■ 谷芳
南充晚报记者 伍罗文博 文/图
“村民口袋不富,何来振兴?”近年来,顺庆区凤山乡采取“党支部+”脱贫产业、民生项目与基层治理的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擦亮生态底色,推动村美民富产业兴,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党支部+产业 村民口袋鼓起来
一条条水泥路宛如一条玉带, 越过沟壑向远处延伸; 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玫瑰花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 散发出阵阵清香……5月7日, 记者走进凤山乡伍家沟村,站在山坡上俯瞰,一副大美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这些玫瑰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待放。”“还未呈现出最美的景色,玫瑰花节可以再缓几天……” 在玫瑰产业园内, 几名党员群众正在查看玫瑰花的长势与开放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商讨如何筹备今年的玫瑰花节。
“玫瑰花即将迎来繁盛时期,党支部成员也来帮着出谋划策、 办好玫瑰花节。”该产业园业主孟钰霖笑着说,自打产业园落户伍家沟村, 该村的党支部成员就积极协调土地流转、 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在种花过程中, 他们还主动学习种植技术帮忙种花, 并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农民夜校对在产业园务工的村民进行指导。据了解,玫瑰产业园年土地租金17万元, 年支付村民劳动收入近15万元,带动周边近60户村民增收致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凤山乡党委书记蹇森国表示,为带领全乡人们脱贫奔小康,凤山乡按照“党建+脱贫攻坚”的模式,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 充分发挥党员“领头羊”作用,以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为载体,在各村大力培育李子、柑橘、玫瑰等脱贫奔康长效产业, 确保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党支部+治理 生态环境靓起来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凤山乡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既有思路,又讲方法。从砂石场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处理切入生态建设,切实让群众因农村环境改变而喜上眉梢。
“以前,离家不远处就是砂石场,运输砂石的车辆每天来来回回从我家门前经过,一天下来,屋里屋外到处都是一层厚厚的灰,脏兮兮地……”回忆起以前的生活环境,凤山乡小坝子村村民杨六文无限感慨。
杨六文表示,近年来,他家周边的砂石场陆陆续续被关停、取缔、复垦,如今,自家的窗户已是窗明几净。“最直观的就是这棵树,你看它现在的叶子绿得发亮,没有一丝灰尘,搁在以前哪里看得出树叶上的细小纹理……”来到家门口旁边的柑橘地里,杨六文满脸欣慰。
记者注意到,杨六文家不仅干净整洁, 而且柴草也堆放得整整齐齐。“以前,部分村民家中鸡鸭牛羊的粪便遍布门前屋后,臭烘烘的,既影响环境,又不利于健康。”蹇森国表示,该乡通过组织党支部成员入户走访做宣传、开展感恩教育、发放倡议书、设置宣传展板等形式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结合产业园将该乡打造成观赏玫瑰、采摘鲜果的乡村旅游胜地。
据介绍,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凤山乡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谋发展,依法取缔8个砂石场,复垦土地500亩。各村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模式,修建垃圾中转站1个,集中处理生活垃圾。 各村生活污水则采用多户统一处理、联户集中处理、单户就地处理的方式,修建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处。
新闻推荐
古正举在调研“四馆一中心”等会展经济场馆建设情况时要求强化责任精心组织 全力以赴推进建设
(记者徐嗣千)5月6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古正举在调研“四馆一中心”等会展经济场馆建设情况时要求,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