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充新闻 > 正文

乡风文明聚乡村振兴之“力”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9-03-20 06:25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南充市高坪区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大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自信,提振了精气神、增强了凝聚力,村民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文化聚力

村民多了精气神

3月15日,记者在阙家镇火烽村看到,路边宣传牌、立石上都印满了乡风文明宣传画、宣传标语以及反映农耕文化的图画等。这些文化墙内容丰富,兼具教育性和观赏性,不仅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引领村民积极向上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美德墙前,村民正在认真地阅读这些图画。“这些图画,形象直观,我们看得懂、学得会。”村民如是评价。

近年来,利用脱贫攻坚的有利时机,高坪区91个贫困村都建起了“好人榜”、文化墙(长廊)等宣传阵地,幸福文化院坝、村级道德讲堂、文化景观石、乡风立体墙画等随处可见。

记者在御史乡御史坟村看到,该村的图书室内各类图书琳琅满目,一些村民正在认真阅读。“不要看图书室面积不大,但书却不少。”村干部介绍说,这里有2000多册书籍,涵盖方方面面。

据了解,通过上级部门配送、自筹资金购买、相关单位捐赠、企业赞助等方式,高坪区建立农家书屋、万村书库、社区书屋等432个,基层图书室107个,全区农村、社区书屋的图书总量已超过90万册。

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是让村民受益匪浅。全区每年组织文体演出或活动100余场次,乡镇特色文化活动月月有,村文化服务活动周周有。阙家镇双河村,是2017年出列的贫困村。如今,村里的文艺队已经有20多名成员,他们自编自演了节目50多个,创作村歌《双河人的情怀》,村里文化活动不断。文艺队员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快板、小品”等表现形式,用群众身边发生的故事,潜移默化地感染村民,汇聚扶贫开发的正能量,塑造新风正气。

乡村讲堂

点亮面向新未来的“明灯”

近年来,高坪区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统一,整合远程教育“中心学习户”、民俗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居民院落等场地资源,村村建起农民夜校。依托农民夜校,各乡村因地制宜开展道德、法治、家风等大讲堂。

“通过农民夜校,宣传了脱贫政策,传授了种养殖技能、弘扬了基本道德礼仪,村民很受益。”黄溪乡在全区最早开办农民夜校,该乡乡干部介绍说,他们采取“固定课堂+流动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运用院坝教学、实地操作、互动教学等方式,把农民夜校办到农户院坝、田间地头。

该乡灵观音村通过持续不断开展大讲堂,凝聚了大能量。据悉,该村持续开辟道德大讲堂,深入浅出对群众进行思想引领、关爱帮扶和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寻找、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孝星”“村里好人”“脱贫之星”等活动,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如今,村民向善向上激情高涨,等靠要思想在这里逐渐淡出,村民较着劲自立自强。

高坪区通过开办乡村农民夜校、乡村大讲堂等,深入开展“自立自强”“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等教育,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帮助村民养成好习惯,点亮了群众面向崭新未来的“明灯”。用群众自己的话说,勤劳致富关键得靠自己努力干,争做好人、争当先进无尚光荣。

据了解,近年来高坪区涌现出“十星级农户标兵户”“五星级文明户”等2300多户,“好公婆”“好儿媳”“好儿女”“好邻居”“脱贫之星”“勤劳致富之星”等典型上千个。

持续授渔

不等不靠奔小康

石圭镇壁山村刘先锋,是一位残疾人,2016年被确定为精准识别贫困户,此前他曾一度感到致富无望,甚至对脱贫失去了信心。各级干部与他促膝谈心多方鼓励,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培训。

学到养殖技术后,刘先锋萌发了发展养殖业的想法,得到了帮扶部门和镇村的大力支持,喂养母猪、饲养鸡鸭和鸽子。2016年纯收入近4万元,被镇里评为“脱贫之星”。之后,刘先锋和妻子更加勤奋。去年他家不仅种了3亩多地,还养了140多只鸽子、4头母猪、30多只鸡鸭,信心满满地在脱贫致富路上大步向前。

在璧山村,村民积极创业的例子还不少。由党员养殖大户刘顺艳带动创办的鸽业合作社,如今有养殖户近百户,每年养殖的肉鸽、蛋鸽有5000多对;依托高坪斑竹竹艺公司,壁山村有50多名村民变身为“产业工人”,他们不等不靠,编织竹编,每月能增收1000元左右。

像这样的场面,在高坪区32个乡镇(街道)随处可见。

创业激情迸发出来了,更重要的还得有致富的本领。为增强村民致富的能力,高坪区依托农民夜校等阵地,邀请农业战线的技术人才、经验丰富的“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和驻村帮扶农技人员,走进产业基地、田间地头、村民院坝,面对面、手把手地教授村民技术扶贫、产业扶贫等专业知识和涉农实用技术等,促进各村产业脱贫、技术脱贫。近两年,全区各级为农民开展技能技术培训课程6500多课时,有力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

周汉兵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新闻推荐

南充:全市仲裁机构接案1576件

本报讯(龚攀幸永辉记者牟廷河)“我们虽然案子多,人少,但是我们对每一件案子都认真负责,尽量做到案结事了,摆平搁稳”。南充...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乡风文明聚乡村振兴之“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