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霞 黄宇翔
2月14日,55岁的嘉陵区白家乡庙山沟村贫困群众王泽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在嘉陵广场上举行的“春风行动·2019年东西部劳务协作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现场应聘。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他很快被一家爱心企业“相中”。
为推进就业扶贫,嘉陵区通过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援助、送公益性岗位、建立贫困劳动力数据库等方式,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问题,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春风”送来岗位 1355人找到“饭碗”
王泽军、文秀琼夫妇都是60后,一直在家务农,家里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求职人群中,由于无技术、无学历,王泽军夫妇俩在招聘会现场逛了一大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我们这里招收贫困户,年龄在60岁以下,男女不限。”在写有“南充米乃玉食品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名工作人员一边热情地接待应聘人员,一边向大家介绍公司的情况。展位前,聚集了很多“50后”“60后”。王泽军循声而去,不禁喜上心头,“我们想应聘操作工,可以吗?”一番交谈后,夫妇俩很快就与该企业达成意向协议。
“作为招商引资企业,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回报社会。目前公司已招收12名人员,其中贫困群众10名。平均工资近5000元,最高的约7000元。”南充米乃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龙介绍。
当天和王泽军夫妇一样幸运的还有白家乡的贫困户杨坤,他被聘为某房产公司的保安,包吃包住,月薪3000元。“以前总是在外奔波,现在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好工作,太高兴啦!”杨坤说。
盐溪乡有33人组队参加这次招聘会,其中有8名贫困户。43岁的易锡国来到新希望集团应聘,因他有丰富的装卸工作经验,很快就与该公司达成协议,并于当天下午到该公司上班了。
据了解,嘉陵区于2月14日、15日在城区和吉安镇举行“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180余家企业共提供8000余个就业岗位,1355名求职者与用工企业达成意向性协议,其中贫困劳动力21人。
此前,该区列出“2019年东西部劳务协作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活动”清单和企业的用工信息,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推出不限学历、不限技能的“爱心岗位”。按照年度计划,该区还将于2019年5月、9月、12月举办专场招聘会,满足农民工的求职需求。
推出服务“套餐”促进就业创业
为让农民工享受到良好的就业创业服务,早在“春风行动”开展前数月,嘉陵区就业局局长唐阳胜就忙开了。他一方面密切联系浙江金华市的企业,动员他们参加嘉陵区举办的就业扶贫招聘会,另一方面与浙江武义县人社局协商,搭建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工作站,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经多次洽谈,双方决定共同组建嘉陵-武义劳务协作工作站,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服务。另根据双方协定内容,由武义县支持嘉陵区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相关培训,嘉陵区就业局积极与用工企业对接,组织引导培训机构,对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对接”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为激励务工人员到浙江用工企业就业并进一步加快对接工作的有效推进,2018年,该区出台针对赴浙就业务工人员的交通补助政策,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的积极性。此外,及时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劳务经济人、中介机构等主动参与东西部劳务协作,促使全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了“政府引导、中介帮带、个人参与”的良好局面。通过以上举措,2018年,该区有616人通过劳务协作实现了转移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606人。
除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外,今年以来,嘉陵区还组织力量深入本地企业调查了解,梳理出企业的用工需求、数量、薪酬等信息,并走村入户,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加大就业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对就业困难对象还实施上门服务,面对面解决“就业难”问题。
就业困难人员唐加力想在本地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该区就业部门工作人员在走访调查中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将他的求职意愿进行登记,并根据他年富力强、积极阳光的特点,将他介绍给某物业公司。如今,唐加力月薪达到3000余元。
设立职业介绍窗口、出台优惠政策、落实关爱服务农民工行动方案、送公益性岗位……该区针对不同人群的求职需求,提供丰富的就业创业服务“套餐”。出台奖补政策 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
2月28日一大早,家住双桂镇范家桥村的钞士侠同往常一样,背着1岁大的孩子来到双桂镇永跃服饰扶贫车间上班。她以前一直在外打工,干的也是针车工。如今已39岁的她上有老下有小,远走他乡已不现实。但值得庆幸的是,去年5月扶贫车间建到了镇上,她在家门口当起了“产业工人”,平均每月能领到2500元左右工资。“每天按时上下班,而且收入稳定,平常又可以照顾家人,再也不像过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处找工作了。”谈到现在的工作,钞士侠很满意。
嘉陵区出台奖补政策,把就业扶贫车间搬到乡镇,建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贫困劳动力既能就近务工挣钱,又能照顾老小的愿望。2017年以来,该区已建成一立镇顺成纺织、吉安依格尔纺织、新庙乡银海丝绸、双桂永越服饰就业扶贫车间,解决劳动力就业3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9人。
完善区、乡、村就业服务网,建立完善信息台账是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截至目前,该区已在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建成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143个,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岗位信息推送、技能培训、网络招聘、惠民补贴办理等就业服务。同时该区完善“一库五名单”等信息台账,摸清贫困劳动力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贫困原因、就业创业状况、就业创业意向、培训愿望等基本情况,夯实就业扶贫基础。
此外,该区坚持产业带动,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兑现就业奖补政策,鼓励本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吸纳贫困劳动力。坚持创业带动,通过提供创业贷款、发放创业奖励等办法,支持贫困劳动力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坚持转移带动,大力开展省际劳务协作和省内转移,提供岗位信息、落实跟踪服务、帮助劳务维权等措施,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关新闻1
开发公益性岗位 安置贫困群众就业1701人
本报讯(向荣)3月1日,早上7时30分,嘉陵区三会镇观音院村的贫困户杜银和便来到自己管理的山林,看看有没有树木被砍伐、有没有安全隐患。该区开发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共安置像杜银和这样的贫困群众1701人。
“政府设置公益性岗位,帮助我解决了就业问题。”今年58岁的杜银和是观音院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无一技之长,又患有疾病,无法干重活,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生活十分困难。2016年10月,通过推荐、评议、审核等环节后,他和观音院村“两委”签订了《农村管理员劳务协议》,走上了护林员的岗位。
“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的人员需要达到一定条件。”该区就业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则上选聘收入较低的贫困人员,或已脱贫但没有达到稳定脱贫要求的人员。另外,要热心公益事业,服从管理,认真负责,能够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该区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701人,有效解决了“零就业家庭”和特别困难家庭就业问题。
■相关新闻2
138万元奖励创新创业人才
本报讯(杜成澄)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嘉陵创新创业,加快嘉陵经济社会发展,2月28日,南充市创业小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座谈会暨颁奖仪式在创业小镇一会议室举行,11名引进人才获得奖励。
“我们对创业小镇打造的一流创新创业环境非常满意。从小镇创立之初我们就来到这里发展,今后将继续扎根嘉陵创新创业,为嘉陵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创业小镇一公司负责人说。
据了解,此次颁奖仪式上,南充腾客科技有限公司杨铮等11人共获138万元补助,其中一人获得补助50万元。
“南充创业小镇是全市创新创业主战场,嘉陵区将不断完善小镇运行机制,服务企业发展,努力将南充创业小镇打造成全省一流的‘双创’平台,助推嘉陵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创业小镇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3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同轴度车间,管理人员邱财琼向记者介绍,开年以来,该公司一手抓员工招募培训,一手...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