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现在的医疗条件这么好,我还担心什么呢?”家住高坪区的廖大妈1999年退休,至今已近20年。长期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工作让她落下了一身疾病,但她总是乐观面对,积极生活。
廖大妈虽然现在仍是药不离身,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完善的医疗事业正悄然改变着她的生活。
过去大医院少 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昨(17)日,记者见到廖大妈时,她精神饱满, 让人看不出她的日常生活是药不离身的状态。廖大妈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十年代她刚从重庆乡下来南充时,身体就不太好,进入一家国营丝绸厂后, 常年的三班倒让她患上了神经衰弱和浅表性胃炎。
在廖大妈的印象中, 当时市区内的大医院屈指可数, 被人们熟知的就只有专区医院(现在的市中心医院)和医专(现在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医院的医疗条件比厂里自建的职工医院好一些, 但相对集中的患者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她告诉记者, 一两个挂号窗口前总是排着长队,简陋的石地板,陈旧的小楼房就是当时医院的环境,一间间小病房里面摆放着几张小病床。“病房里没有空调、 没有按铃,到换药的时候只能由家属去叫医生来。在看病高峰期,病房也不够,很多患者被安排在病房过道的病床上。”廖大妈说。
如今变化很大 医疗环境越来越好
在廖大妈的家中, 各种大小药盒加起来有10多个,包括感冒药、胃药、降压药、镇痛药等,每个药盒上还标注了药物的种类。
记者发现, 廖大妈虽然药不离身, 但仍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现在,她与社区里的几个老朋友组建了一支广场舞队, 因悟性好爱钻研,她被推举为领队,经常带着大家进行户外练习,还在逢年过节时参加高坪区和南充市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现在疾病发作越来越少,精神状况也越来越好。
有一句话,廖大妈时常挂在嘴边:“生病这么多年来,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改革开放后南充的医疗条件变化真的太大了。”说起就医的变化,廖大妈滔滔不绝:“新建的医院大楼明净瓦亮,病房里电视、空调样样不少,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服务也越来越周到。”说着,她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公众号,“你看, 现在市内多家医院已经开通微信公众号,可以直接微信预约挂号,还能查看排队信息、治疗费用和检验报告。”廖大妈告诉记者, 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不少常用药还在降价,而且医保报销力度和覆盖范围都在增大。“现在我的养老金每年都在上涨,所以我要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棒,更好地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廖大妈说。
相关链接
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 惠及生活方方面面
近年来,南充陆续推出“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 一项项便民举措相继落地,南充的民生改革成果惠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大民生工程”加速推进,不仅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还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就业促进工程实施了扩大就业规模、 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等分项目。 扶贫解困工程实施了农村扶贫解困、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分项目。教育助学工程实施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学前教育等分项目。社会保障工程实施了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分项目。 医疗卫生工程实施了农村妇女健康促进、食品安全等分项目。 百姓安居工程实施了缓解城镇居民住房困难、 安全社区建设等分项目。 民生基础设施工程实施了农村交通建设、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分项目。在生态环境工程方面,实施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分项目。文化体育工程实施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体育锻炼等分项目。菜篮子工程实施了专业蔬菜基地建设、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等分项目。
不仅如此,在每年实施的“20件民生实事”中,涉及教育的包括: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 建设公办幼儿园等;涉及医疗的包括:为“老幼病孕”等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等; 涉及住房保障的包括: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危旧房棚户区、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等;涉及社会保障的包括: 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等。
然而, 惠及民生的改革成果远不止这些。 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 教育方面,地方财政支出从2012年的67.26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81.37亿元,6年累计支出经费419.06亿元; 社保就业方面支出呈历年递增趋势,从36.53亿元上升到65.13亿元; 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也从2012年的30.47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63.55亿元, 住房保障方面累计支出达132.94亿元, 有力地保障了重点领域的民生支出。南充晚报记者 张帆
新闻推荐
15岁女孩为重疾父亲筹款 “父亲卖过的豆腐,像万里长城筑在我心里”
从不玩微博的魏婷,第一次在新浪微博上注册。4分钟内,15岁的她连发了两条信息,微博内容是为她给父亲筹款治病的网络链接,筹款...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