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充市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比如,从2017年底开始,嘉陵江南充城区段两岸灯光秀璀璨迷人。记者获悉,随着“嘉陵江城市会客厅”首个项目缤纷水岸建成投用近一周年,上中坝湿地公园即将竣工,大营山生态人文景观和蓬安桑树坝主题公园建设加紧推进,将于2022年全面完工的“嘉陵江城市会客厅”总体规划已陆续浮出水面,届时,将带给市民更多福利。
缤纷水岸 光电幻景照亮全城
市民李女士一家都是摄影爱好者,自从南充嘉陵江两岸灯光秀竣工投用,她和丈夫为此操了不少心。为了选择最佳拍摄角度, 他们花了一周时间踩点。“我丈夫一共拍了上千张夜景图片。”李女士说,尽管如此,丈夫与她仍在不同季节的周末,一起驾车到不同拍摄地去拍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环境,江边的景色不一样。”李女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的确如此。 嘉陵江两岸灯光秀所展示的场景,除了脸谱、孔明灯、丝绸和大红灯笼外, 还增加了闪耀平昌冬奥会的“熊猫队长”等。灯光秀不只是色彩多变,形式多样,氛围炫丽,更重要的是其内容也非常厚重,主题颇具表现力,江景、灯光、文化等要素,把整个嘉陵江装扮得像一个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今年春节期间, 不少市民以灯光秀为由头,邀请亲朋好友来南充参观,南充城市人流量比往年有较大增长。“为了充分展示南充城市魅力,夯实城市美誉度,我们在节约资源的情况下, 对灯光采用两种模式。”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罗灵介绍, 平时采用定格画面播出的屏保模式,在法定假日和周末,一律采用动画变幻的幻景模式。除此之外,南充承办大型活动和重大接待活动期间,也会打开。
江中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相依
清风拂过,涟漪圈圈。粉红色的景观茅草此起彼伏。“哇, 这里像是有鱼儿了呢!”在一阵惊呼声中,一位现场施工人员介绍, 这个袖珍小湖已经建成大半年了,湖水清澈,有鱼也很正常呀。于是,一些围观者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这是上中坝湿地公园建设工地一景。位于上中坝嘉陵江大桥的下游,中坝岛上的所有主体工程趋于竣工,回栽的植被和错落有致的景观, 加上规划得恰到好处的步行道和水景路, 整座岛在湿地植被的点缀下, 变得像是童话世界一般。记者看到,从这座大桥延伸到岛上的引桥已经竣工, 一些工人正在加紧修建林间通道。在大桥两边的引桥侧,有两个环形旋梯,方便市民上岛。
在大桥的上游,既有湿地再造,也有对原有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据介绍,上中坝湿地公园项目占地约2700亩 (含水域面积),陆地面积7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桑蚕园区、 森林湿地区、 群岛湿地区、风情演绎区、东岸生态走廊区、生态停车场区等六大区域。
截至目前,南充市已经公布“嘉陵江城市会客厅” 项目共有12个, 计划总投资223.01亿元。其中,以嘉陵江沿江风光带为轴线,建设上中坝生态湿地公园、大营山生态人文景观、 蓬安桑树坝主题公园和城市会客厅缤纷水岸。
相关链接
南充:“三城九片”城市形态
2016年5月, 国务院出台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将南充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一轴两带双核三区”中的“南遂广城镇密集区”首位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呵护好绿水青山、碧海银滩,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南充市“十三五”规划也将生态发展纳入城市发展的重点, 要求加强市域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构建“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梯次衔接、以大带小的市域城镇发展布局和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引领,拥江主城、产业新城、北部新城和9个城市功能片区的“三城九片”城市形态,建立起一个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与需求的科学的城市结构模式。
按照“以江为轴、跨江东进、拥江发展、北拓南延”的思路,南充以新区建设推进城市扩容增量。 北部新城着力打造省级产城融合发展示范新城和南充城市副中心, 清泉坝片区着力打造以居住及商务功能为主体的生态之城和商务之都。江东新区、下中坝片区等高品质城市新区涌现。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20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8%。
南充是“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市”,也是全省首批省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南充大力开展水电气遗留问题处理, 完成水电气增容和户表改造200余个小区、30余万居民, 自来水普及率达97%。建成排水管道1120公里,改造老旧供气管网1030公里,燃气普及率达95.7%。
目前, 南充被纳入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南充晚报记者 张松/文 乐校臣/图
新闻推荐
近日,南充十一中高三年级全体教师利用月假来到青松林海“战狼”特训营参加团队拓展训练活动,以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和整体向上...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