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苟明奇(南充)
混沌既开,天地归位,万物生长,人类出现。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有两大法宝,一是语言(当然包括数学这样的逻辑语言), 二是实践(包括科学试验和社会活动)。 语言方面最基础的工作,就是给物取名。物有名,思维才能运转;名必正,沟通才能畅达。所以,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由“口”和“夕”组成。《说文解字》解释说:“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自称其名———“夕”表示晚上,天黑了人们彼此看不见,必须得自报名号,不然容易遭当成贼打。看起来,这场景和情节设计得还是合情合理的。
不过,有人不赞同许慎的解说,认为“夕”本义为莫(即暮), 指太阳落坡夜幕降临的时候,这时的“口”,不是在黑夜里自报名号,而是呼喊自家娃儿的名儿, 叫他们回家吃夜饭。这让人想起儿时光景,心中流出暖意。
这两种解说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他们都把“名”局限在人名上,存在疑问。人类是先给物(比如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命名,还是先给人的个体取名, 从轻重缓急上看, 应该是前者。在原始部落里,恐怕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名的。因此,用自称和呼喊人名来说明“名”的出处,可能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且依着第二种解说的场景, 打开思路来想象———太阳落坡夜幕降临的时候, 除了喊娃儿回家吃夜饭,还要把鸡猪牛羊赶回圈,还要把晾晒的衣物、粮食收进屋。儿?回来了!女?回来了!鸡?进圈了!衣?收回来了……就像点名一样, 一个不落。 用这个情景来展示“名”的意义,是不是更贴近真实?
如果这一情景符合“名”的造字构思,就可以把“名”的字形会意为“天将黑时人们口中所呼所点”,那么,“名”的初始义就该是“名称”,属于名词,而非以前认为的动词,即“呼喊名字”或“自称名号”。而且,从“呼喊名字”或“自称名号”这样的动词,引申“命名”和“名状”之类动词,引申“著名”这样的形容词,都不如从名词的“名称”引申来得自然顺畅。
接下来,随着人们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名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名的类型也越来越多———从个体到群体,从类型到集合,从具体到抽象。名不再只表示某个具体的人或物, 还要表示某个概念。认识名与名的关系、名与实的关系,引导着人们进入逻辑思维的境界。所以说,语言既表达思想,又反过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大概意思是:能够用语言描述的概念,就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概念。这句话有两个逻辑前提,一是宇宙万物既多变又多面,二是人造的名永远都是狭隘的、短视的、粗浅的、死板的。前者体现了道家的世界观,后者揭示了名以至语言的本质。
先秦六家之一的名家以研究名为专业。他们分析名词与概念的同异、名与实的关系,开创了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研究。著名的“白马非马”就是其代表人物公孙龙提出的。现在我们可以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理解“白马非马”,但他老先生还有一篇文章《指物论》,读起来像绕口令, 理解起来绝对可以把脑浆搅成豆花儿。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评价:“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既批评了名家的“咬卵匠”做派,也肯定了他们的思辨之谨严细致,还是很中肯的。
儒家中,荀子也对名实问题有深入思考。他的《正名》中“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一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而且还浅显易懂,应该作为现代人学习国学的必读篇章。毫无疑问,荀子是儒家理性思想和逻辑思维的代表人物。
可惜,名家的理论太高深缴绕,荀子则受两个法家徒弟韩非和李斯的拖累, 导致他们及其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里都一直不受待见。朱熹编撰的《四书》,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然而他收《孟子》而弃《荀子》,把读书人几乎全都培养成了“纯文科生”,以至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过来时,全都傻了眼。
新闻推荐
国务院决定2018年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反映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这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