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充新闻 > 正文

创新机制体制 激发乡村新活力

来源:南充日报 2018-10-30 03:45   https://www.yybnet.net/

●唐忠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0月24日,笔者在位于高坪区溪头乡金华村的本味农业柑橘产业园内看到,一株株柑橘树枝繁叶茂,硕果盈枝。一批来自奥地利的外国客商在品尝了新鲜的早熟柑橘后,纷纷竖起大拇指,当即签下50吨的柑橘订单。本味公司发展柑橘产业的历程,是高坪区创新方式、发展多元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典范与缩影。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高坪区创新经营、投入和资源集聚等机制体制,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创新经营方式 产业发展可持续

2012年,土生土长的溪头乡金华村人邓东成立了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目前,我公司累计流转溪头乡4265户村民70%以上的土地,全部栽种以晚熟柑橘为主的优新品种。”邓东介绍,村民每年按亩分得土地流转费,还可以通过入园务工、多样入股等方式获得收入。

“仅我乡本味公司的4000余亩成熟柑橘林,预计柑橘产量能超100万公斤。”谈起柑橘,该乡党委书记郑程如数家珍。据他介绍,为高效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该乡积极探索机制,改以往个人单打独斗局面为龙头引领抱团发展,大建基地,组建合作社,实行“公司+农户+集体”的模式。农户以土地和柑橘树入股公司,除去成本后按“6:3:1”比例分红,未见效益前,实行每亩土地300元至700元保底分红。

据了解,高坪区正重点打造“高坪甜橙”这一地标产品,全力打造嘉陵江流域百公里30万亩柑橘产业带,柑橘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得到全面发展,已建成优质柑橘基地25万亩,预计今年柑橘产量有望突破20万吨,实现产值10.5亿元。

与此同时,该区大力打造螺溪河流域百公里20万亩现代农业和珍稀林木复合产业带、金城山脉百公里10万亩竹木及特色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带、双叉河流域百公里5万亩优质花椒产业带,还建成蔬菜基地31.2万亩,花椒种植面积1.5万亩。

这些产业基地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吸纳乡亲们参与劳作。同时,“反租倒包”“飞地模式”等新机制为乡亲们开拓了参与基地建设新渠道,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增收致富的积极性。

创新投入机制 激活资源“一盘棋”

10月27日,笔者在鄢家乡金锁桥村看到,经过“五改三建”的村居精致典雅。翻修一新的房屋,青瓦粉黛,掩映在绿树、竹林之间。这些改建的农房,既保留了川东北民居的风格,又避免了大拆大建。

如何以最少投入产生最大效益?高坪区在推进农房建设及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机制。这一机制的明确,不仅节约了资金,而且缩短了建设周期。近几年,全区先后完成1万余户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五改三建”等任务。

钱从哪里来?高坪区坚持从整合资源、盘活资产、释放资金活力、转变增收方式入手,大力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切实构建专业、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近2年,全区统筹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近10亿元,确保了住房建设、乡风文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全线、全速推进。为确保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高坪区探索实践报账制、资金退出机制、“村决策、乡统筹、区监督”的资金运行机制等,真正做到“先议后动、全程透明、群众监督”。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近两年来,高坪区共有300多名企业家、业主捐资捐物用于乡村振兴,价值超过3000万元。

创新集聚机制 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是高坪区一家较活跃的民营企业。这几年,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该公司负责人万学的引领作用,先后在斑竹乡倒马坎村、石圭镇璧山村、胜观镇东林寺村等区内多个乡镇及周边县区的乡镇开设竹编点10多个,组织开展竹编培训班20多期,培训1000多名农村贫困妇女熟练上岗,并将学员学成后的竹编产品回收销售,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社员的家庭收入,社员工资由原来的400至500元上升到现在每月的2000至3000元。

近年来,高坪区引进36家龙头企业、98名业主。在这些龙头企业和业主的带动下,全区流转土地近10万亩,让众多村民实现“抱团”发展。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为推动全区优势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高坪区大力开展教育扶贫。据了解,近三年,该区累计投入资金4亿余元,划拨教育用地近470余亩,实施学校新建和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项目36个,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今年又投入资金3110万元实施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同时,坚持采取“资格准入、考聘上岗、聘任管理”的方式对标充实配齐教师,公开考聘教师348名,其中音体美、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99名,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大力推行城乡联动,建立“校对校”“师对师”的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的支教制度,建立健全了教师队伍稳定机制。认真实施《农村教育支持计划》,全区共交流教师499人,带活了农村教师队伍。

新闻推荐

路破“无人认” 出行很闹心

■南充晚报记者祝真珍文/图“大洞小坑无数个,路上就没几片完整的地砖。”近日,家住顺庆区新建街道玉带路社区的陈女士...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书房大道通车2018-10-30 02:31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机制体制 激发乡村新活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