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苟明奇(南充)
《管子·心术上》讲“德者,道之舍”,意思是德是道安存之处,道和德是一种依存关系。德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亚于道,在后代应用中更是超越了道。
《说文解字》 用一个已经消亡了的字(字形很像现在简体字的“升”)训释“德”,无奈似乎后来无人能识这个字。《管子·心术上》 则采取了声训释义:“故德者,得也”,是用同音字解释意义。那么,这个德是怎样的得?从何处得?得到了什么呢?
从字形上看,甲骨文的“德”由两部分组成,左边是“彳(chì)”,右边是“目”上加一竖。彳代表行动、运动,眼睛加一竖意谓目光所指,可会意为可见的形象,那么“德”可会意为物质运动和形态的集
合。后来金文把“目”上一竖改为“十
(形似箭头)”,意思不变,并在“目”
下加了个“心”,代表心性,既指人的
意识,又指物的性质,那么“德”就可会意为物质运动、形态和性质的集合。这一变化反映出古人认识上的进步, 他们发现了物质的运动、形态与其内在性质的关系,是性质决定了它们的形态和运动, 于人而言还包括思想指导行动。比如,某人某时内心怒不可遏,其形态就是怒发冲冠,其行为就是板砖拍下;另如南充方言“丧德”,意思是丢脸、无措,说到底是伤自尊,体现了形象、 行为和心理的统一。 再后来, 小篆在“目”与“心”之间加了道横,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划界,把内(心)与外(“目所向”和彳)分开,这反映出古人的思维更加清晰了。
内在性质决定外在表现, 也是一种由此及彼,因此德也是道,那就是由内而外的显明。这就是古籍中“道”与“德”在散用时并不明确区分的原因。
回过头来看“得”。《中庸》 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 意思是物质性质是由大自然赋予的。上天赋予,万物获得,“德”所以为“得”,就这么简单。另一方面,人之德得来的源头很多,基因是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品性是家风熏陶的,习惯是环境造就的,学识是师友教导和指点的,等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会对孟母三迁有更深的感触吧。
问题来了,照这么说,“德”就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因为万物(包括人)都有凶性、丑态、恶行。确实如此,“德”作为名词,本身就只可能是中性的。水德,既滋润万物,又泛滥成灾;火德,既带来温暖和光明,又造成毁灭。大自然既有青山绿水,也有穷山恶水;人既有善良仁慈,也有穷凶极恶。所以,也是在开篇,《大学》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前面的“明”是动词,昌明的意思,后面的“明”是形容词,光明美好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昌明(万物)光明美好的属性和功能,比如兴水利防水患,比如安全用火,比如引人向善劝人戒恶,比如发展经济同时加强环保。
问题又来了, 既然美德恶德都是德,那又该怎么理解“无德”这样的说法呢?首先须明确,“无德”所指对象具有特定性,仅限于人,因为人类以外的各种物质都是忠实地依据德和道存在和运动,绝不可能无德。其次,“无德”之“德”的内容也有特定性,它不是本义上和广义上的德,而是狭义的,具有某些特定意义,比如《周礼·地官》所定“六德”(知仁圣义中和),比如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如果不具备这些品质,那就叫“无德”。
由于中国人更关注人伦道德, 甚至有把自然现象伦理化的倾向, 这种狭义的“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造成后来人反而生疏了它的本义和广义, 在读到先秦经典中的一些“德”字时往往不得要领。
新闻推荐
党员户挂牌 身份亮出来有1名及以上共产党员的家庭,都将挂上“共产党员户”门牌
本报讯(吴雍)“高一点,再往左边一点。”10月18日,顺庆区东南街道西湖街社区共产党员费茂华的家门口,东南街道办工作人员正将一...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