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力(江西)
大学四年, 我从赣东名城抚州来到川北重镇南充。嘉陵江静静地流出两岸,我从心底愿把这相望又相依的两岸称作一座城市。当这座城市穿越我的生命,我能准确地感受出她的质感:或温暖潮润,埋藏着熟稔的笑容;或灼烫奔放,预示着勃发的生机, 如同城市瓷实的土地给人一种厚重感、归宿感,更主要的,这是一座生长着的城市。
城市忍受着扩张的阵痛, 当挖掘机掏去土地的雀斑, 撕裂着大地皱褶的肌肤,城市吮吸着嘉陵江千年如斯的江水,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从刚结疤的土层冒出,追逐着风的速度和光的高度,城市在时间的每个点不停地生长。 江之南长出了开发区,夜晚人车络绎;江之西,老城区如老树新芽, 新兴的北部新城正喷薄而出,快速生长。南充以城市新区建设为突破,加速中心城区规模扩张,形成了拥江主城、产业新城、北部新城和9个功能片区的“三城九片”城市结构形态。
一个初秋的中午,我骑车前往城南、城北、江东、北部新城,切实感受到新城的变化:宽阔的马路、错落的建筑、整饬的行道树、鲜艳的花草,带给心灵舒畅。当我游走的目光扫过一座座高耸的大楼、划一的住宅、雍容的商厦、络绎的人群,松弛爽利占据心房。
闲来无事, 我总喜欢在南充的大街小巷逛逛,感受这座疯狂生长的城市的变化:南充火车北站站前广场、 南充机场新航站楼、市博物馆、嘉陵黄金江岸、西河体育公园……南门坝和江东新区趋于成熟, 望天坝商业气息日渐浓厚, 清泉坝日益显露出崛起之势。我们在城市里工作,出于对安居的渴望,为心灵找一个栖居地。“人,诗意地安居”, 正如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所说,南充为人们安居提供了无限可能。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说过, 建筑不仅仅是通向安居的一种手段和道路———建筑本身就是安居, 建筑就是我们创造的安居之诗。在这座城市,林林总总的建筑彰显了诗意的存在。政府机关大楼的灰色肃穆,春风玫瑰园、天来豪庭的黄色暖意,绿地凤垭城、万科金润华府的素淡雅致,再加上蓝光COCO香江的朴实淡蓝,给视线一种多彩柔和,无意中默契了色彩的协调。建筑本身凝聚了空间的诗意, 正如走进气势逼人的楼群,你依然可以感觉一份放松,楼与楼之间,缓缓的草皮斜坡与路面之间,地面与地下空间之间,无不透漏着自由元素。建筑之诗更在于格调上现代美与古典美的融合,英伦城邦新古典主义的运用、绿地凤垭城古典主义的华丽渲染、 交投置地上河湾异域风情的迁移,无不是诗意的主旋律,欧美建筑文化元素与本土基础文化的结合,衍化出独特的建筑风味———新型古典美。城市建筑的诗意还蕴藏在建筑的层次感上,楼层的高低谐和、错落有致、下实上巧,立体感充斥着你的视网膜。
南充的建筑给人以色彩、空间、格调、层次等视觉冲击,丰富着你的思维。行进在宽阔的路上,走在高高的楼间,声音消化在空气里,心境濡染到宁静,思绪有序地神驰八方。思是“诗”前提,静谧的环境逼近着荷尔德林要回归的精神之所, 这种丰富的安静来源于南充的大气、大度。
如果说一座城市是一个坐标,那么,零落在各象限内的点串联成了我人生的轨迹,当我每一次穿越城市,我发现原来是这生长的城市穿越了我的生命, 并带着让人期待的诗意。
新闻推荐
■南充晚报记者乐校臣文/图近日,一位市民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并很快在互联网上传开。这位市民在文中称,自己在高坪区江东...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