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兵
民谣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口头韵文。产生于劳动中的歌谣,具有协调和指挥劳动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劳动号子。随着劳动工种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嘉陵江上的船工号子,就是其中的一种。
劳动号子 原生态的歌谣
劳动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为了协调劳动节奏、调节呼吸、舒缓身体受到的压力,劳动者发出的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或呼号最初是简单的、有节奏的,随着不断衍化,成为有较完整曲调的歌曲。人们的劳动随着工种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动作,如推、拉、担、抬、举等,身体随着这些动作形成或前躬、或后仰、或左倾、或右侧等形状的变化,身上肌肉受力部位的紧张或松或缓也随之变化,劳动号子也就有了轻重缓急。
在高坪,曾经流传的劳动号子有石工号子、打夯号子、船工号子、薅秧歌和栽秧歌等。石工号子,劳动强度小时,调子较为悠缓舒扬,劳动强度大时,较为高亢而沉重。打夯号子是在举夯之前,先由一人领唱,领唱快到最后一个音时,众人协唱,并举夯,协唱完毕,夯锤落地。而船工号子,遇到风平浪静时,舒缓悠长,有较浓的抒情味,遇到激流险滩时,号子则高亢激昂。
劳动号子的歌词即兴编唱,既有指挥劳动的作用,也有调节情绪、缓解疲劳的作用。歌唱方式主要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领唱者往往就是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是唱词的主要部分,旋律上扬,较为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作用;合唱部分往往是衬词或领唱中的歌词,曲调变化少,节奏感强,常常使用同一曲调或同一节奏反复进行。
船工号子 船工的生活“浮世图”
作为一种劳动号子,嘉陵江船工号子生动地反映了嘉陵江船工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在拉纤中唱逆水号子、顺水号子、平水号子和抛河号子,往往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或者众人齐唱,叫众人划桨开大船。歌词以格律体为主,有时领唱者还采用看山唱山、看水唱水的即兴演唱形式,唱腔根据水流形式或高亢有力或悠扬舒展,结束时有长气的甩腔。
过去,人们运输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船工在那时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靠人力推动或拉纤航行,船只配备有船工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
笔者从《高坪区民间传统文化集成》中了解到:当时拉船的纤夫配置按每人5吨计算。纤夫有“号、三、纤”的说法,“号”就是号子手,在拉纤的中间,是组长;“三”就是三桡,在最后面,是检查纤藤的,避免纤藤被杂物或石头挂住;最前面的叫“纤头”,负责拉纤找路,因每次出船的路都有所不同,故而大船每次走的路都要以当时的水位来确定。
嘉陵江上水急、弯多、滩险且地形地貌复杂,给行船造成许多困难,这也使得船工号子特别丰富。在不同的河段、不同的水势中,船工要唱不同的号子,“下水号”轻松,“平水号”舒缓,而高度紧张的“上水号”“拼命号”则近于呼喊。
青居镇村民耿跃升是该项目的传承人之一,谈起当年在嘉陵江边拉纤的日子和船工号子,他滔滔不绝。
据耿跃升介绍,这种原生态的船工号子,是如泣如诉的呼唤、真情实意的宣泄,句句情真,字字意切,荡气回肠。比如:“嘉陵江上啊,求碗饭哦。身背纤索哦走岸边咯!要问路程哟有多远呐,祖祖辈辈走不完!寒冬腊月睡木板,光着屁股去推船。吃饱又怕肠整断,饿肚拉船打偏偏。爬滩脚杆打闪闪,下滩脚在浪里钻!哟嗬嗬,哟嗬嗬……”
而平水号子则节奏轻快,很多唱段都是“半讲半唱”,不少唱段的内容都是表达船工夫妻真挚的情爱及调侃异性的诙谐:“鹭鸶白鹤牛背站,乌龟团鱼爬河滩。船到码头快下岸,今夜夫妻共枕眠。”“四八月天气长,情妹下河洗衣裳。”……
笔者在青居码头采访时,和当地一些老者聊天,他们对过去拉纤的场景记忆犹新。据介绍,三四十年前,嘉陵江边天天都可以听到拉纤的船工号子:“嘉陵江上滩连滩,岩对岩来山连山。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
舞台展演 拾掇曾经的景象
如今,拉纤的行当淡出了视野,这浑厚悠长、自然天成的船工号子,则成了人们难舍的记忆。
为了详细记录嘉陵江船工号子,高坪区曾组织人员到青居、龙门等地走访当年的船工,通过他们的讲述,原汁原味记录下嘉陵江船工的生活状态以及船工号子唱词50多首。笔者在《高坪区民间传统文化集成》中看到,文中详细记录了船工号子的兴起、唱调,唱词的类型、取材等,并对一些唱词进行解读。
同时,为重现船工当年的生活场景,把船工号子传承下来,高坪区文化部门还组织人员编排了嘉陵江船工号子表演节目。在一些重大节日,表演队穿上行头,模拟拉船的情景,表演几近绝唱的船工号子。区文广体局负责人表示,将利用舞台演出、旅游互动等形式,让更多市民记住船工号子,留住这份乡愁。
新闻推荐
10月15日,南充市涪江路小学组织开展宪法小卫士火炬传递活动。自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开展以来,该校以升...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