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嗣千 实 习 生 刘春云 魏红晶
今年64岁的蒋胜火,家住高坪区清溪街道北斗坪村。因为年幼生病被截肢,在自制假肢的过程中,他迷恋上了创作发明。他总是独自思考、设计图纸、制作模型,尽管在别人眼里,他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然而他设计的自动清洁车却获得了国家专利。
“我还要继续搞发明,争取再获国家专利。”7月16日,蒋胜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A 年幼生病被截肢 制作假肢激发创作灵感
16日上午10时许,尽管艳阳高照,但蒋胜火的小屋内却有些昏暗,亮着日光灯。他一个人坐在桌子旁,一会儿用笔在纸上快速绘画,一会儿又挠头思考,一会儿又欢呼雀跃,屋外的鸡鸣犬吠,对蒋胜火似乎毫无影响。
见记者前来,蒋胜火放下了笔。一提起创作发明,蒋胜火的眼睛放着光芒。他两岁时,右脚拇指患病生疮,当时家中十分贫困,加之医疗条件有限,致使病情不断恶化。
“当时脚趾患病生疮,整个右脚下半部分出现红肿,然后又开始变色,出现溃烂,最终被迫截肢。”蒋胜火说,截肢后,痛苦不堪的他几度失去了生活信心,性格也变得有些孤僻。
最初,蒋胜火在医院花了700多元定制了一副假肢,仅一年后,就已无法再使用。于是,他便开始试着制作假肢。“因为我在使用假肢,所以更清楚合不合适。我将在医院定制的假肢进行改动,更加适合使用,也更加牢固。”蒋胜火说,因为他的假肢做得好,不少残疾人还慕名前来要求帮忙定做。
“我当时就在想,既然假肢我都能做,那我也可以尝试搞一些发明创作。”有了这样的想法后,蒋胜火开始动手创作。
B 路边拾荒受启发 历时一年设计自动清洁车
时间回到1994年,没有稳定收入的蒋胜火整日只能在街边拾荒。有一天,他一边埋着头行走、一边思考,无意间走到了环卫工人面前,他道歉后就蹲在一旁观看环卫工人劳作。
“因为地面垃圾很多,那名环卫女工就把垃圾先扫在一起,再清运走。结果越扫越累,即使在寒冷的天气里,她也累得满头大汗。”蒋胜火心想,如果能发明一辆清洁车,只要推着走就能把地打扫干净多好。
受到启发的他,说干就干。回到家后,蒋胜火迫不及待拿出纸和笔,一边比划,一边构思,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最终完成设计。在采访时,蒋胜火从包里拿出了几张照片,并向记者展示了他设计并制作完成的自动清洁车。
“首先我在清洁车的轮胎转环附近安了齿轮,并在齿轮上加装履带,以带动中间这个滚筒。滚筒采用专业特质的材料,只要转动就可以对地面进行清洁,为了增强清扫效果,我同时还在车子两边安装了清洁刷。”蒋胜火说,只要人力推动清洁车,就能将地面的垃圾,甚至污渍清除干净。
设计完后,1998年,蒋胜火在朋友的帮助下申请了国家专利。记者在专利证书上看到,实用新型名称一栏写着“自动清洁车”,设计人为“蒋胜火”。
“拿到这个专利证书是对我设计产品的肯定,也是对我自己的一个安慰。”蒋胜火笑着说。
C 创作空气净化器 浙商愿出资生产
如今,蒋胜火做完家务事后,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发明创作上。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有7项发明,值得一提的是,他创作的空气净化器十分受关注,更有浙商出资相助。
1999年,蒋胜火发现新闻报道中经常提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他发现身边的工厂也时常排出废气,于是他便下定决心要设计一台空气净化器。
“原理很简单,排出的废气中有二氧化碳、烟尘和粉尘等,但气体都很干燥。我们可以通过加湿的方法对空气进行清洗,这样就能达到净化的效果。”蒋胜火告诉记者,原理虽然简单,但是要通过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来生产出效果更好的空气净化器,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2014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浙江一名商人对蒋胜火发明的空气净化器大加赞赏,并表示愿意出资生产制作。蒋胜火说,制作这个空气净化器一共花了1.3万元,他则全程参与制作。
“做好后,我们迫不及待进行试验。当时烧的是橡胶,冒出了浓浓的黑烟,而机器一开,黑烟就被抽进管道进行过滤处理。我们对排出的空气进行检验后,发现净化能力非常好。”蒋胜火自豪地说。
蒋胜火说,接下来他还要去申请国家专利,并希望将这些技术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活到老,学到老嘛,只要身体允许,我还要继续搞发明创作。”蒋胜火笑着说。
新闻推荐
1963年,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首创了以“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为目标要求的“枫桥经验”。50多年来,“枫桥经验”...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