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晚报记者 邓坦妮/文 乐校臣/图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7月11日,南充晚报小记者训练营2018年第二期的百余名小记者, 参观了嘉陵区世阳镇的川东北农耕文化陈列馆。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穿越”时空,小记者们看到祖辈使用过的各类农耕用具,听到发生在南充土地上的农业发展故事,全景式地感受了南充的农耕文化,接受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体验农耕文化 小记者们感觉新奇
“这些农耕用具看上去太稀奇了!”“这个村为什么叫麻扎桥村?”7月11日上午, 小记者们带着期待的心情走进世阳镇麻扎桥村, 来到川东北农耕文化陈列馆。
还没开始参观, 他们就因为好奇提出了很多问题。对此,当地村民热情地给小记者讲了村名的来历。以前,村里“安”姓和“柯”姓人居多,相传清代有一柯姓人在朝为官,每年清明节回家祭祖,为行走方便,柯姓人在木老河上修建了一座桥,安砌桥墩用的麻扎石, 故而得名麻扎桥。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 小记者们参观了收集在“水泊蒙山”外的各种农耕用具。很多小记者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些用具, 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有的不停地拿出手机拍照,有的则拉着讲解员或训练营老师问东问西。
“这是枷档,过去放在牛肩上犁地的一种农具。还有囤子,用来装稻谷。”面对小记者的提问, 讲解员耐心地一 一讲解。看着一米多高的屯子,小记者们不由得感慨, 过去装粮食的器具真够大。“这不是最大的, 还有两米多高的哩,只是现在都见不到了哟!”
据介绍, 陈列馆里收集了近百件具有川东北特色的传统农耕用具,其中很多是村民无偿捐献的。“过去种庄稼很辛苦,肩挑背磨,现在好多了,基本上都是机械操作,省时省力。我们农民能腾出时间去打工, 钱也比过去挣得多了!”讲解员说。
“到这里参观学习, 能接受教育。” 一名同行的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以后应多开展,让孩子们感受到祖辈的勤劳和智慧,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感受田园风光 呼吸新鲜空气学知识
近年来, 世阳镇传承川北民俗文化,兴建民俗文化场馆、举办民俗文化活动, 打造以川北民俗文化为灵魂,以种、养、加(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 互联网+为内容的新型农村产业综合体, 建设以川北民俗文化为特色的城郊新型小镇。
体验了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小记者们还在世阳镇感受了一番美丽的田园风光。 在种满荷花的荷花池里,通过当地村民的帮助,他们体验了采摘荷叶的乐趣。
一路上, 讲解员给小记者们讲解了世阳镇的文化背景。据《南充县志》记载,世阳镇原名侍郎场,因明朝嘉靖年间世阳人韩士英任工部侍郎而得名。清朝末期,以谐音将侍郎场改名为世阳,1950年成立世阳乡人民政府,2000年6月撤乡建镇。
听了这些历史,小记者们赶紧拿出笔和采访本,记了下来;有的小记者还拿出手机录音,准备回家根据这些解说,写一篇关于世阳镇的习作。
“平时,孩子们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学知识的机会很少, 我们就是希望孩子能多参加训练营的实践课, 多了解一些南充本地的历史文化。”这是南充晚报小记者训练营2018年春季班的最后一堂实践课程,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们在训练营里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延伸阅读
“李阳疯狂英语”开课
小记者开心学英语
7月12日下午3时,“李阳疯狂英语”南充站公益课程在北湖宾馆举行,吸引了上百名小记者和家长参加。
“千万不要死记单词,而是要把单词读准,读准才能轻松记单词,读准才能轻松交流。”作为李阳老师的关门弟子,乔佩东老师深入浅出、幽默的讲解, 让现场观众在掌声和笑声中记下了学习英语的技巧。“学习英语的秘诀有四条!”此言一出,小记者和家长们纷纷拿出笔记本, 认认真真地记了起来。
当得知“李阳疯狂英语”夏令营将在暑假期间举行时, 现场小记者们都非常开心,纷纷报名参加。
南充晚报记者 邓坦妮
新闻推荐
市白蚁防治所按照市房地产管理局的安排部署,继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7月5日,市白蚁防治所组织全体党...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