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涪江路小学的“美习储蓄银行”成立于2013年秋,在校所有学生都是该银行的“储户”。这里储存的不是实体货币,而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好习惯。“银行”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衡量,并给予相应奖励。
如今该“银行”已运营近5年,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走进涪江路小学一探究竟。□程政本报记者敬松
创办初衷探索德育教育新模式
近日,涪江路小学举行了一学期一次的“美习储蓄银行最佳储户”颁奖典礼,31位学生获得“最佳储户”荣誉称号。
“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美习储蓄银行\’已达成当初的设计目标,成为德育课程的重点项目。”校长唐龙云介绍,当初有老师向她反映,班上独生子女较多,父母比较娇惯,容易让学生形成自私、傲慢、蛮狠、过分要强等不好的性格,简单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没有太大效果。面对这种情况,老师通过讨论认为,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效果,就必须善于引导,投学生所好,用学生最熟悉、最愿意接受的形式开展。
会后不久,“发展银行”这个名称引发了唐校长的思考。“假如,我们发行一种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好习惯的‘钱币\’,孩子们一定会以一种好姿态来管理和约束自己。”唐龙云说。
将“尚美”和“习惯”作为养成的核心内容,唐龙云和同事经过探讨,将这个既契合儿童年龄特征,又颇具生活气息的教育方式命名为“美习储蓄银行”。
“美习储蓄银行”成立之初,学校组织全校各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美习”大讨论,向孩子们提出“什么是美习?”“美习有哪些?”“我应该怎么做?”3个问题,通过整理归纳,列出了好习惯清单。
“为了将抽象的‘美习\’具象化,学校决定发行‘美习币\’。”该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蔡秀介绍,学校每学期给“美习超市”补贴1万元,包括文具、美习娃娃和年终神秘大奖这些物资,6年间已投入10余万元。
“当学生拥有的‘美习币\’达到10元后,就可以带上‘美习币\’到学校‘美习储蓄银行\’的服务中心去办理存储业务。”蔡秀说,此时,学生就真正拥有了一本具有付费功能的储蓄存折,用存折便能到“美习超市”去购买学习用具和“美习娃娃”纪念品等。
迎难而上借鉴银行管理推广升级
每周一,学校会根据课程发放数额不等的“美习币”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老师会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外行为给予学生奖励。最初,所有的学生都被激发了干劲,他们积极表现,都希望得到一张“美习币”。学校掀起了获取“美习币”、比较“美习币”数量的热潮。
“不少学生得到‘美习币\’后非常珍惜,舍不得用,将‘美习币\’保存好,连父母都不让碰,这便导致了‘美习储蓄银行\’成立后的第一个‘危机\’。”蔡秀说,由于来之不易,学生不愿将“美习币”存储到银行里,也不愿用“美习币”进行消费,这就违背了银行成立的初衷。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方面鼓励学生“存款”,并对“存款”者进行奖励,同时加大发放力度。
“好事多磨,没想到这么做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通货膨胀\’。”蔡秀感慨,由于发放数量过多,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美习币”,不少学生觉得太容易获得,没有意思,“美习币”“贬值”了,“美习超市”的商品也很快被学生兑换一空。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向专业的银行管理人员请教,并借鉴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和货币发行机制,及时进行了改制,才使“通货膨胀”危机得以平息。
同时,该校还探索出“家校共育”模式,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
“我非常感谢学校能够成立‘美习储蓄银行\’,是它让我发生巨大改变。”六年级学生张洪明说,一年级的时候,他非常顽皮,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经过这些年的“美习储蓄”,他不仅与同学相处融洽了,更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变得讲礼貌、明事理。
“‘美习储蓄银行\’采取的代币制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进行的一种管理激励模式。”唐龙云说,在这种理念下建设的“美习储蓄银行”,能强化学生的内驱力,实现德育教育的体验式内化,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超越。
编后
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是长成教育,应该内化于孩子的学习生活这些具体事务中,让孩子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长大做一个合格公民。成立“美习储蓄银行”,鼓励学生养成好习惯,南充这个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实践,值得点赞。
但也要看到,单纯的物质奖励有可能带来激励对象的价值观单一化。在教学中,学校还可以探索更多奖励手段,如一些公益组织的相关公益活动的奖励,以为别人服务的时间换别人为我服务的时间,这些模式都可以探索出“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么做是对的”教育效果,最终达到教育育人的目的。
新闻推荐
■南充晚报记者李雪“现在天气这么炎热,如果没有水,那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近日,在顺庆区平城街南充铝材交易市场一楼...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