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
一条条蜿蜒的通村公路四通八达,一幢幢乡村民居精巧别致,一片片产业园区生机勃勃……如今,行走在嘉陵农村,处处是青山绿水的美景,时时感受到村美民富的欣欣向荣气息。
嘉陵区总人口70余万,农业人口就有56.7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全区有贫困村143个,贫困户20871户、6535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1.52%。近年来,该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着力夯实基础,推动产业发展,落实各项保障措施。2014至2017年,共退出贫困村95个,减贫5973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2%。今年,计划再退出贫困村38个,减贫468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
A 夯基础
水泥路通村率、“三网”覆盖率均达100%
蓝天白云下,一幢幢小楼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花团锦簇……6月12日,记者走进嘉陵区三会镇观音院村一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点,感受到一种别有韵味的乡村风情。“现在国家政策就是好啊,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67岁的杜世培和老伴儿已经入住新家近两个月,他告诉记者,从以前的砖木老屋搬进100多平方米的新房,他只出了很少一部分钱,帮扶单位还为他家添置了炊具、桌椅等用品。
记者了解到,该村自愿参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村民有23户,其中贫困户有14户。除长期在外打工的村民外,其余村民都在5月前陆续搬进新家。
“调动一切资源改善农村居住条件,让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嘉陵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017年,该区争取到6000余亩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用地指标,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可自愿申请参与,住房基本按两户一栋、人均35平方米的标准修建,对参与农户的拆旧房按标准分类补偿,贫困户每平方米最多出资400元即可拎包入住,非贫困户每平方米出资也只有700元。
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是该区落实“五个一批”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截至目前,该区按照“建筑面积不超标、自筹资金不超额、质量标准不降低”的原则,实施D级危房重建4780户、易地扶贫搬迁408户、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新建6310户;按照“排危除险、完善功能”的原则,C级危房改造配套“五改三建”8889户,实施改厨改厕为主的“五改三建”4405户,做到屋顶不漏雨、四壁不透风、功能不混乱、人畜不混居;按照“建新拆旧、危房拆除、群众自愿、奖补激励”的原则,拆除闲置危旧房屋22628户,农村面貌得到大幅改善;按照“一个标准、一视同仁、一体推进”原则,对“长期居住、存在安全隐患、且是唯一住房”的45253户非贫困户的住房进行排危除险、完善功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38处川东北特色民居、四合院落、祠堂进行了修缮完善。
改善住房条件仅仅是改变农村面貌的一个方面。近年来,该区为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在道路和水利等方面同样加大投入、下足功夫,立足出境公路高速化、乡镇公路等级化、村道公路网络化、入户道路便民化,新(改)建过境高速公路50公里、过境国道78公里、过境省道45公里、县乡公路342公里、村组道路3542公里,实现水泥路通村率100%,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状况。同时,新建(整治)集中供水工程1045处、分散供水工程5445处,解决老百姓吃水难问题。依托升钟二期工程,启动实施“长藤结瓜”蓄水工程、田间渠系灌溉工程,新增灌面10.3万亩,基本结束了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大力实施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通讯网络“三网”建设,行政村通电率和广播电视网、通讯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硬实力”不断提升。
B 兴产业
“四项基金”“三项奖补”,让困难群众稳定增收
基础设施的完善,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要实现村美民富,还得不断提升“软实力”。如何保障群众稳定增收?记者踏访嘉陵乡村,呈现在眼前的连片产业园给出了答案。
6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龙蟠镇大柏山村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只见工人正将采摘好的姬菇包装后搬运到仓库。
“每月工资有1500元,工作不累上班也近。”在基地打工的村民张林清告诉记者,他没有技术,外出务工收入不高开销还大,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轻松挣到钱还能照顾家庭。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占地13余亩,建有16个生产大棚和现代化生产仓储厂房,年产值达100万元。长期在基地打工的村民有8名,忙时每天用工量达到30名。村民们不仅就近务工当起了“产业工人”,还有土地流转租金和股份红利。
“产业发展让群众致富有渠道、增收可持续。”嘉陵区农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脱贫“摘帽”首先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今,嘉陵现代农业发展初见规模,产业质效大幅提升。全区按照“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填充、微田园到户”的思路,实施“2211”工程,力争2021年前新建20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建成20万亩柑橘柠檬、10万亩茶(果)桑、10万亩花椒核桃基地。目前,该区采取“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专合组织+贫困户”的模式,建成标准化脱贫奔康产业园171个,发展柑橘、茶(果)桑、花椒、核桃等标准化产业基地近15万亩,带动1.6万户贫困户实现增收;采取金融扶贫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引导1.2万户贫困对象借贷资金1.9亿元,实行跨村跨乡异地入股入园发展,年户均保底分红1200元;坚持“一户一业、一户一策”,安排户均3000元的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发展庭院经济17578户,确保户户都有增收项目。
同时,该区还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建立起贫困人口就业数据信息库,对务工有技术的18324人,鼓励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对务工无技术的4574人,实施技能培训扶持就业;对务工不愿离乡的568人,协调区内企业,依托产业园及扶贫车间就近就业;对难以就业的1573人,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基本实现了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在此过程中,充分盘活产业扶持、贫困户小额信贷分险、教育扶贫救助、卫生扶贫救助“四项基金”,并辅以“三项奖补”等政策,通过以奖代补正向激励困难群众稳定增收。
C 强保障
医疗救治、教育资助实现贫困家庭全覆盖
6月12日,记者在三会镇观音院村卫生室偶遇几位前来拿防暑降温药的村民,村医杜定洪一边热情地为其准备药品,一边讲解防暑知识。
“现在我们有点头疼脑热的,在村卫生室就能看好。村医还经常上门送诊。”该村67岁的杜泽洲大爷告诉记者,他家已于2016年脱贫,但享受的医疗政策依然没变,看病既方便又花不了多少钱。
“筑牢‘三道防线\’,才能让贫困群众小病看得好、大病不犯愁。”嘉陵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建成41个达标卫生院和143个标准卫生室,新聘262名卫技人员充实到一线,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实现预防保健、家庭医生签约、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确保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近年来,为强化医疗保障,该区大力推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代缴、大病救助、特殊门诊补偿、住院免起付线、先诊疗后结算等100%全覆盖,实现贫困人口区内住院个人支付不超过10%。同时,设立“三项基金”,每年落实卫生扶贫救助基金300万元、医疗爱心救助基金100万元、民政慈善救助基金300万元,对穷尽一切医疗保障政策后,个人医疗费用支出仍较高的贫困患者,给予特别救助,有效杜绝了因病返贫的现象。
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嘉陵区更是下大力气,做足文章,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确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目前,该区新(改、扩)建农村学校61所、幼儿园19所,缓解“大班额”问题。构建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程帮扶体系,对10045名贫困家庭学生实行结对关爱,帮扶政策覆盖到人,帮扶资金滴灌到人。仅去年,全区共发放教育资助资金1616万元,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覆盖面达100%,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
■相关链接
夯实基础
改善居住条件: 实施D级危房重建4780户、易地扶贫搬迁408户、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新建6310户;C级危房改造配套“五改三建”8889户,实施改厨改厕为主的“五改三建”4405户,拆除闲置危旧房屋22628户; 非贫困户住房排危除险45253户; 修缮完善川东北特色民居、四合院落、祠堂38处。
道路和水利建设:新(改)建过境高速公路50公里、过境国道78公里、过境省道45公里、县乡公路342公里、村组道路3542公里, 实现水泥路通村率100%。新建(整治)集中供水工程1045处、分散供水工程5445处。启动实施“长藤结瓜”蓄水工程、田间渠系灌溉工程,新增灌面10.3万亩。
“三网”建设:行政村通电率和广播电视网、通讯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
发展产业
采取“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专合组织+贫困户”模式,建成标准化脱贫奔康产业园171个,发展柑橘、茶(果)桑、花椒、核桃等标准化产业基地近15万亩,带动1.6万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采取金融扶贫贷款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引导1.2万户贫困对象实行跨村跨乡异地入股入园发展,年户均保底分红1200元。
安排户均3000元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发展庭院经济17578户。
民生保障
建成41个达标卫生院和143个标准卫生室,新聘262名卫技人员充实到一线,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推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代缴、大病救助、特殊门诊补偿、住院免起付线、 先诊疗后结算等100%全覆盖, 实现贫困人口区内住院个人支付不超过10%。
设立“三项基金”,对贫困患者给予特别救助。
新(改、扩)建农村学校61所、幼儿园19所,缓解“大班额”问题。
构建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程帮扶体系,对10045名贫困家庭学生实行结对关爱。
新闻推荐
(记者杨晓江见习记者汤鹏飞)日前,参加完“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的国青小将刘若钒回到南充短暂休假。期间,他受西南石油...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