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蓉萍 见习记者 罗虹
日前,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布,清音入选。清音即用四川方言演唱,婉转细腻、别具韵味,曾如今天的流行歌曲一般,广泛流行于城市和农村。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记者走进顺庆区川北清音传承人张正玉家中,听她讲述清音的故事。
传唱清音59年 每分每秒都是享受
“西风飒飒雁门关,怀抱琵琶马上看,王昭君奉旨出塞和北番……”5月20日,记者刚刚走到市桑园路一栋公寓楼楼下,就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曲调传来,循着歌声上楼,只见一名身穿汉服的女性,正打着颇具节奏感的快板,翩翩长袖间萦绕着声声“清音”,她就是张正玉,正在教学生唱《昭君出塞》。
在不足10平方米的生活阳台上,张正玉丁字步站在鼓架前方,她一手拿字板,一边敲着板鼓,一边一句一句地教唱,气定神闲,如鱼得水。学生们整齐地站成一排,跟着老师的节奏,一字一句地学习。霎时间,余音绕梁。
说起与清音的渊源,张正玉很兴奋。1959年,12岁的张正玉考进了南充市曲艺团师从张金玉老师。学艺之路是辛苦而又漫长的,需要全面且多能,张正玉被安排学习清音、花鼓、车灯,每天早上5点起床苦练基本功,一年半载才能回家一次,12岁的张正玉就在这样的“魔鬼训练”下不断成长。教室里、院子里,总能看见她的身影,她不停地唱、不断地琢磨,实在难以明白、理解的就找老师请教。“当时团里老师很少,老师一个曲目一个曲目地教,没有乐谱,全靠老师口传心授。”在张正玉的记忆里,唱清音是轻松快乐的,每分每秒都是享受。
曾是流行音乐 如今行业冷清
早年的清音很盛行,不用担心听众匮乏,但如今却成了一门濒临失传的民间曲艺。谈起清音的辉煌,张正玉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南充的大街小巷都能听见人们传唱清音,“那时候的清音就和现在的流行音乐一样,传唱度很高。”
那时,农村交通还不便利,每次下乡演出,张正玉就背着道具、被褥等徒步60多里到演出现场,先把舞台搭好再去吃饭。“清音不拘泥于舞台,表演形式灵活,随口即可演唱。与观众之间没有距离,表演时唱上两句就会赢得满堂喝彩。有时候把准备好的曲目表演完了,观众们还不过瘾,要求再来上两段。”谈起清音现在的处境,张正玉说,“如此美妙的清音,现在却没几个人愿意学,传承艰难啊!”
清音长于抒情,兼能叙事,曲牌丰富,以娇媚见长,柔媚著称,具有典型的东方婉约之美。尤其是演唱中的“哈哈腔”和“舌尖弹音”,能发出类似西洋歌剧唱腔一样的美妙声音,被誉为“东方花腔”。
为什么如此美妙的清音却没有人愿意学呢?“清音的艺术表现主要是弹舌音、哈哈腔、绕口令,技巧性很强,要培训多年才能熟能生巧。”张正玉说,这一周期与流行乐相比,出成绩慢,也就成为很多人不愿学清音的原因之一。
张正玉说,目前很多清音创作人要么离开,要么转行,《断桥》《关王庙》《昭君出塞》等曲目,都是多年前的老曲,如今能创作新曲的人才寥寥无几。
加入创新元素 排练戏曲串烧
百年历史的清音该如何重新焕发生机?这是张正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南充清音行业思考的问题。
去年,在庆祝从艺50周年的音乐会上,张正玉带领着自己组建的艺术团为果城市民带来了一场风味独特的清音音乐会,打破了传统的左手拿板、右手敲鼓一个人演唱的表演模式,增加了伴声、伴舞以及用交响乐伴奏,把现代元素融合到传统艺术之中,这也是南充清音的一项重大突破。
除了在题材、表演形式上,张正玉大胆创新,内容上也不断与时俱进。此外,她还注重全面美化曲艺唱曲的舞台呈现,让川北清音充满传统、经典而又蕴藉、时尚,充盈着新雅气质,洋溢着时代气息。“我们最近正在排练一个戏曲串烧,下半年下乡表演。”张正玉说,她不仅将自己擅长的二胡、小鼓、扬琴、盘碟等一些清丽乐器加入到清音表演中去,还取材一些接地气的内容,编成清音曲调,到田间地头,为乡村老百姓表演。
“清音要真正走下去,传承下去,就需要吸纳年轻一代进入清音队伍,用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唱清音,真切感受古老艺术的魅力。”经过59年的艺术修炼和沉淀,如今已71岁的张正玉说,“我想把我近60年积累的全副技艺继续‘口传心授\’给年轻人,希望传承清音这门曲艺文化。”
新闻推荐
6月3日,市民余先生向本报热线反映,6月1日,顺庆区镇江西路阳光香堤小区内,20名业主的爱车惨遭“毒手”,轮胎莫名遭人扎破。...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