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陵记者站 蒋旭辉 文/图
近期,为面对进入汛期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险情,嘉陵区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巡查、监测、群防和应急演练等工作,形成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效预防、动态监管”的良好局面,为群众织就了一张“安全防护网”。
应急演练 提升预防地质灾害能力
“铛铛铛……”5月29日上午9时,一阵阵急促的锣声在嘉陵区曲水镇纪村沟村响起。“梁顶山滑坡了, 大家赶紧撤离!” 该村地质灾害监测员李和平在例行监测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时发现,村子里梁顶山后山出现滑坡,他一边敲响铜锣报警,一边大声呼叫村民紧急转移……一场山洪地质灾害应急实战演练, 在嘉陵区曲水镇纪村沟村展开。
“报告指挥长,曲水镇纪村沟村因山洪暴发引发山体滑坡, 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并直接威胁到山下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场还有群众受伤。”演练现场模拟了纪村沟村梁顶山受强降雨影响,山体发生滑坡情况, 直接威胁到滑坡区域内25户78人生命和财产安全。 面对重大地质灾害险情,指挥长一声令下,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随着演练的开始, 早已待命的救灾抢险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 电力通信抢险救援组等救援小分队紧张有序地展开行动。 救灾抢险组队员挨家挨户搜寻,组织群众撤离,确保不漏一人; 医疗救援组队员用担架把伤员抬到安全地点实施包扎抢救, 并对灾害发生点周围开展消杀灭工作, 有效防止疫情发生; 电力通信抢险救援组立即抢修受损电源及线路, 迅速恢复通信和供电。
伴随着急促的锣声,村民扶老携幼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早已等候在此的后勤安置组工作人员送上了饮用水、牛奶、面包等食品……上午10时10分,村民们全部实现安全转移, 秩序维稳组还对滑坡区域拉起了警戒线。抢险队顺利完成任务,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此次山洪地质灾害防灾救灾实战演练圆满结束。
通过此次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嘉陵区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检验了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对普及公众应急避险、防灾救灾知识,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效预防 监管地质灾害隐患点
“昨晚下了雨,我一定要去看看才安心。”5月31日一早,桥龙乡石板沟村村民谭孟春穿上雨靴,拿着手电筒,来到离他家500多米远的“隔山坡”,这里是嘉陵区重点防范的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50多岁的谭孟春自2014年担任监测员以来,每逢天气变化都要提前巡逻一番。 他告诉记者,石板沟村是高山村,地质灾害易发, 为了保障全村上千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村选出3名村民经过培训后成为监测员, 对村里两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24小时专人监测, 当发现地质情况出现异常时,只要监测员一发出预警,村里将立即疏散村民, 提前做好避险和转移工作。
“全区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经启动了24小时专人监测。”据市国土资源局嘉陵分局副局长唐林介绍, 嘉陵区从今年2月初开始,实行了网格化、地毯式、拉网式地质灾害大排查, 共排查梳理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51处, 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区、乡、村、组”四级监测网络;坚持“定人、定岗、定责”,对每一个监测点都明确了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实行日常定期巡查、重点时段专人值守,确保监测到位、防范到位。
此外,该区还针对5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应急方案,逐一细化预警方式、避险路线、营救方法,确保一旦灾情发生能够迅速处置并将损失降至最低。
消除隐患 实施避险搬迁安置
“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还住在滑坡体上,现在搬了新家,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过日子了。”6月1日,嘉陵区龙蟠镇大柏山村村民侯伦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告诉记者,他和同村的其他3户村民由于屋后的山体滑坡,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彻底消除滑坡隐患,该村在对边坡治理的同时,还给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村民重新选址建起了新房。
“为切实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 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嘉陵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居住的部分农户采取重新规划选址, 实施房屋整体搬迁政策, 让他们脱离灾害隐患地点,以此达到防灾治本目的。”唐林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区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 对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136户农户进行了避险搬迁安置, 整个项目力争8月底前全面完成,让群众喜迁新居。
同时, 嘉陵区还加快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截至目前,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13处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整治, 通过搬迁避险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等多种手段,为群众架起了地质灾害防治安全“保护伞”。
新闻推荐
40岁的宋女士,单身,在五通桥城区经营一家理疗店。她不曾想到,一场“网恋”,竟让她被人骗走82万元。感觉良好于是加了...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