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杰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在嘉陵区南虹路一个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就上演着一个痴情女子悉心照顾瘫痪丈夫的感人故事。她说,夫妻本来就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都会照顾他。”
在平淡中享受爱情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近几年家里的重活都是我一个人在做,可是没想到他的病还是复发了。”9月5日下午,在租住的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杨秀玲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按摩、揉搓丈夫彭友瑜日渐萎缩的肌肉。
杨秀玲今年47岁,外貌看起来比同龄人要苍老许多,但她的笑容却让人觉得十分温暖。
1991年,杨秀玲在老家嘉陵区世阳镇与彭友瑜结婚。婚后,彭友瑜对杨秀玲十分体贴。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婚后不久,彭友瑜便外出打工,勤劳贤惠的杨秀玲便留在老家,种地、操持家务。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彭友瑜突然感到浑身无力,回到家中后,在妻子的陪伴下去医院检查,被查出患有肌无力病。当时彭友瑜的病症不是很严重,经过中医治疗后,很快便有了好转。为了贴补家用,彭友瑜不顾杨秀玲的担心,再次外出打工。
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家庭生活逐渐有了改善,两人的儿子也渐渐长大,为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期盼。
时间一晃而过,今年4月1日,回到家中的彭友瑜再次感到浑身无力,根本站不起来,强撑着给正在外面办事情的杨秀玲打了电话。杨秀玲急忙赶回家,陪丈夫去医院检查。彭友瑜被确诊为肌无力病复发,他的整个身体都无法用力,只得卧床。
在患难中坚守前行
患病前,彭友瑜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彭友瑜患病后,杨秀玲便用孱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每天,杨秀玲要给瘫痪在床的丈夫按摩、熬药、做饭、喂饭,还要照顾正在上高二的儿子,常常忙到深夜才能休息……看着日渐憔悴的妻子,彭友瑜心疼不已,可自己却不能动弹,无能为力。
丈夫的病复发后,杨秀玲抓紧时间为丈夫治病。为了节约钱,她从医生那里开来中药药方,跑到乡下,对着药方,一味药一味药地寻找挖掘,挖回来后洗净晾干,再给丈夫熬药。为了能够更加专业地护理丈夫,杨秀玲通过上网查询肌无力病的护理知识,对着网上教授的办法,学着一步步地给丈夫按摩。
“最难的是上厕所和出门看医生,每次只能背着他。”杨秀玲说,从床上到厕所,短短几米的距离,她先要把丈夫背过去,再帮助丈夫坐下,并站在一边扶着丈夫。等丈夫上完厕所后,她又背着他回到床上。出门看医生时,杨秀玲要背着丈夫下到八楼,回来时又背着丈夫爬上八楼。每一次背丈夫外出,杨秀玲都累得汗流浃背。
“他自己不能动,我每天夜里都要为他翻身,少则三次,多则五六次。哪怕是我的头晕病犯了,也要把他放第一位。”杨秀玲说,她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一日夫妻百日恩,“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都要把他照顾好。”
在期盼中等待幸福
丈夫病发,转眼到现在已经5个多月。在这每一天里,杨秀玲精心地照顾着丈夫,期盼着丈夫能够恢复健康,重新站起来。看着丈夫瘫痪在床的样子,杨秀玲总会偷偷流眼泪。
“流过的泪水可以用来洗脸,但我不能让他看见我流泪。”杨秀玲说,虽然觉得累,但她从没有想过放弃,“夫妻本来就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都离不开对方。”
“你要坚强点,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你这个病是医得好的。你放心,无论何时,我都陪着你,背着你去看医生!”坐在床边,杨秀玲温情地对丈夫说。彭友瑜无法说话,只能眨眨眼睛,两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为了照顾丈夫和儿子,杨秀玲无法外出工作,家里也失去了经济来源,巨大的压力压得她时常喘不过气。
虽然日子过得很艰难,可杨秀玲依然满怀信心。“哪怕倾家荡产,我也要治好我丈夫的病。只要他病好了,我们的幸福就来了!”杨秀玲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奎)持续多天的降雨,从5日午后基本结束。9月5日下午,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称,8日晚至9日,南充市又将迎来一次降雨天气过程。5日上午,市城区细雨还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午后就渐渐停止了。根...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