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气温渐高。我很惦念我的帮扶对象———高坪区会龙镇桂花井村80岁的唐婆婆。
“唐婆婆,在家吗?我是小李,和同事们来看你了。”5月初,我跟同事一道来到唐婆婆家。听到我的声音,唐婆婆打开了房门。跟唐婆婆一阵寒暄后,我们表明了来意。夏天蚊虫多了起来,我们为她带来了蚊帐,并帮忙挂起来。了解我们此行的目的后,唐婆婆露出了笑容:“劳烦你们还天天记得我这个老婆子。”
唐婆婆有儿有女,但是女儿外嫁,儿子在外务工一直未归家、联络少。失去劳动能力、无人照料的唐婆婆,就这样成了贫困户。但人穷志不穷,唐婆婆爽朗、乐观、乐于助人,是一位让人亲近、敬佩的老人家。
在一次进村入户中,我来到了唐婆婆家。经过易地扶贫搬迁后,她家破烂的泥坯房变成了砖混房。新房子被这位年迈的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唐婆婆,这个房子住着还行吗?平时有什么困难,要给我们说哦。”原以为生活这么清苦的老年人,肯定会倒一番苦水,但她却说:“没什么困难。破房子变成了新房子,还有国家补贴,我已经过得很好了,感谢你们帮我这么多。”
虽然年岁已大,但唐婆婆却尽可能不麻烦邻里。相反,她还经常帮助乡邻。记得有一次入户走访,我到了院坝里发现唐婆婆竟在房后砍竹子,吓得我一身冷汗,这么大年纪,怎么经得住如此折腾。我赶紧跑到房后,叫住了她:“唐婆婆,你这是干嘛!你哪有法砍竹子哦,还是让我来帮你吧!”旁边一位年近七旬的婆婆赶紧答话:“老唐是在帮我砍竹子,竹子被风吹倒很久了,砸在了别人家的树上。我也是一个老年人在家,儿女都不在身边,没办法,老唐才来帮我砍的。”我听着,心里一阵感动,我上前想拉住唐婆婆,但是她不停地挥着手中的斧头,呼呼地砍着。我只好跟着打下手,以便唐婆婆能早点收工。
“唐婆婆,我这次来想和你商量种柑橘树的事。你这个前院面积小,怕是只能种几棵。”“种几棵你定了就是。”临走前,唐婆婆塞给我一盒牛奶,说我来回跑着辛苦。趁她不注意,我把牛奶悄悄放在了桌上,但是“机智”的唐婆婆最终还是发现了我的“小动作”,将牛奶再一次塞进了我的口袋中,“你莫嫌弃我这个老婆婆的东西,天气热,快喝点。”
经过帮扶,唐婆婆住上了好房子,吃穿不愁,每个月还领到低保补贴、高龄补贴等政策补贴等共计400多元。挂蚊帐的时候,我们发现唐婆婆的床已破烂不堪了。没有衣柜,一件坏掉的行李箱装满了旧衣物,家里没有电视机、收音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完全没有其他娱乐活动。经过和单位领导汇报,同镇上积极沟通,我们决定,先买一张新床解决睡觉问题,随后镇上再统一给贫困户配置电视机和柜子等生活物品。
和唐婆婆接触久了,她的慈祥和蔼让人倍感暖心。这样一位生活在乡村的贫困老人,她从不埋怨生活,也从不主动诉说困难。面对不幸,唐婆婆总是那么坚强、乐观。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的不到失望和艰辛,更多的则是勇气与从容,还有感恩人生的豁达。
(袁璐 整理)
■相关新闻
“感恩教育”主题宣讲走进乡村
本报讯(成潮生)8月10日,高坪区政协机关脱贫攻坚帮扶小组来到该区斑竹乡四河头村,开展了题为《感恩奋进 自立自强》的感恩教育主题宣讲。
当天上午,四河头村文化活动室内座无虚席,挤满了前来听讲座的村民。宣讲中,宣讲干部向村民讲述了该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绩,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要转变思想观念,提振脱贫信心,树立感恩奋进思想,力争早日脱贫奔小康。
聆听了讲座后,不少村民纷纷表示,一定要知党恩、感党情。村民龙世永说,听了感恩教育主题宣讲,他很受启发,以后要更加努力,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据了解,四河头村有贫困户49户。通过精准扶贫,已有9户贫困户通过发展林下养殖、竹编等产业实现脱贫。其中,龙大国靠养殖、竹编和打工,2016年收入10多万元,不仅摆脱了贫困,还买了一辆小车跑销售。
记者获悉,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各级帮扶机构积极响应区委号召,主动扛起“扶贫先扶志”的大旗,组织精干宣讲力量,编写感恩教育讲稿,安排干部分片包干开展宣讲活动,引导贫困群众摒除“等靠要”思想,增强早日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截至目前,该区已派出宣讲团深入贫困村开展宣讲50余场,受教育人员达6000余人次,有力助推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易立权实习生蒲丽雅艳丽的花卉开满大棚、成林的果树点缀山野,乡间道路旁,还有成片的莲藕和随处可见的鸡、羊……这个生机勃勃的乡村,是顺庆区渔溪乡渔溪桥村。通过2年半的发展,在...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