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绥芬河口岸留影
②在霍尔果斯口岸留影
③在塔克什肯口岸留影
●本报记者 杜杰 实习生 张旭伟
7月19日上午,朱兴弟坐在电脑前,熟练地点开电脑中的照片文件夹,一张张他站在不同边境上与国门合影的照片有序地展开,静静地呈现在他眼前,轻点鼠标,敲开了一段段回忆……
今年64岁的朱兴弟,是市内一家出租车公司副总经理,也是顺庆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他喜欢游历,酷爱写作,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踏访了祖国大部分的边境国门,留下了二十余张与边境国门的合影。这些照片,是祖国飞速发展的见证,也是朱兴弟二十余年踏访足迹的记录。
(照片一)
时间:1996年6月1日
地点: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
事件:拍下第一张在边境国门前的合影照片
随着傻瓜相机快门“咔嚓”一声,身着小西装、白衬衫,夹着公文包的朱兴弟被定格在中俄边境绥芬河口岸前,这一天是1996年6月1日,43岁的朱兴弟以南充罐头厂销售科副科长的身份第一次踏访边境国门。
“当时的绥芬河口岸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中俄边境,有近百年的国际通商历史,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格罗捷阔沃21公里,有1条铁路、2条公路与其相通,通过纳霍德卡等港口,可转口贸易到日本、朝鲜等国家。”说起自己第一次踏访的边境国门,朱兴弟兴致勃勃,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大门,“当年我是以南充罐头厂销售科副科长的身份,到那去考察南充企业如何走向边贸发展,这一经历,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朱兴弟说。
在距绥芬河市区仅3公里的中国国门前,朱兴弟看到边境国门的那一瞬间,他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长串的卡玛斯大货车正依次验证过境,繁华的景象让他忍不住想要写一点东西来抒发感情。在归程的火车上,朱兴弟写下了《北国边陲看边贸》《中俄贸易前景诱人》等文章,回到南充后,他向《南充日报》投稿,没有想到的是,这两篇文章于当年8月14日、8月27日在《南充日报》上一前一后地刊登了出来。
“之所以说踏访绥芬河口岸是我人生的转折,是因为由此得来的灵感促成我写出了两篇文章,从此我便开始了写作,一天也不曾停歇。”说到这,朱兴弟面露笑容,向记者展示了办公桌上,摆着的几本他写作、编著并已经正式出版的书籍。
(照片二)
时间:1996年10月26日
地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口岸
事件:国门前巧遇南充三轮车夫
第一次在边境上和国门合了影,满足了朱兴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发了他踏访其他边境国门的兴趣。1996年10月下旬,朱兴弟再次踏上了探寻边境国门的旅途,而这一次他的目的地则是霍尔果斯口岸,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蜿蜒的霍尔果斯河为界,霍尔果斯口岸因其而得名。
南充动身,乘坐一天的汽车到成都,再从成都坐56个小时的火车到新疆乌鲁木齐,再搭乘汽车经阿拉山口到达霍尔果斯口岸。长途的奔波,加上一路上的颠簸,让朱兴弟感到疲惫不堪。
都说“每十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四川人”,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四川人的身影。而在祖国西北边陲,四川人所占比例之大,则让朱兴弟感到惊喜和意外。无论是在车上、路上、饭店、旅馆、集市,随处都可听到乡音浓郁、原汁原味的四川话。而一些年轻人变了调的“川味普通话”“椒盐普通话”更是随时随地传进他的耳朵,朱兴弟说,人在异乡,只要一听到乡音,便会忍不住想用四川话交谈。在阿拉山口的“南充饭馆”里,朱兴弟遇见一位来自川北山区20多岁的年轻老板;在霍尔果斯边贸市场里,朱兴弟与一位做小食品生意的老乡聊了很久,聊天中他得知小小的霍尔果斯目前至少有200多个四川人在此经商;在国门宾馆内的卡拉OK厅里,朱兴弟邂逅了家住南充市滨江路,已到霍尔果斯两年多时间的卡拉0K厅老板关先生。
乡人乡音让朱兴弟忘却了旅途的疲惫,10月26日,朱兴弟的双脚真正踩在了霍尔果斯口岸的土地上。在边境上,西装革履的他,站在边防哨卡前留下了一张单人照,“边境禁区、严禁通行”八个大字庄严肃穆。
令朱兴弟兴奋的是,就在霍尔果斯口岸,他又巧遇了一位蹬三轮车的南充老乡。
“当时我看见有揽客的三轮车夫,便走上前去询问价钱,一说话,听口音便觉得熟悉,经过交谈,才得知车夫也是南充人,跟着亲戚在边境上做生意已经两年了。”朱兴弟说,隔着国门望过去,就是哈萨克斯坦,在这里又遇到“老乡”,自然会拍照留念,于是有了一张他坐在车上、南充老乡蹬着三轮车的黑白照片。
“西北人对四川人的评价是:朴实、勤劳、适应能力强。的确,外出谋生的四川人能干别人不愿干的活,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如今,朱兴弟已经记不起三轮车夫老乡的名字了,可他却记得西北人对四川人的评价,“我们四川人为异地他乡的城镇建设、为异地他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流下了辛勤的汗水,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当年我在与他们的谈话中,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种温暖和温情。”
(照片三)
时间:2016年8月6日
地点:新疆阿勒泰地区塔克什肯口岸
事件:自驾3000公里来到北疆边境国门
转眼20年过去了,63岁的朱兴弟,头发白了、皱纹多了。2016年8月,朱兴弟再一次动身,他要踏访的边境口岸是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中蒙塔克什肯口岸,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体恤短裤替代了以往的西装革履,自驾出游代替了长途火车。
“咔嚓”,随着单反相机快门声响,2016年8月6日,身着白色体恤、黑色短裤,戴着墨镜、穿着凉鞋的朱兴弟被定格在中蒙塔克什肯口岸国门前,朱兴弟的头顶上,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
“从南充出发,和朋友一起,3天时间驾车3000公里,终于达到中蒙塔克什肯口岸,在国门前,朋友替我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比轻松愉悦。”平日里,除了忙工作,朱兴弟唯一的乐趣就是绘画与写作,这20余年来,他始终没有放弃走遍祖国边境国门的心愿。如今,朱兴弟只有南疆的边境国门没有去了。电脑里,20余张与祖国边境国门的合影,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由傻瓜相机变为单反数码相机,满洲里、东宁、延吉红河、瑞丽、姐告、丙冒、巴克图等边境口岸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时间在流逝,祖国在快速发展,边境国门也变得更加稳定繁荣,这二十年来,我走过的边境国门,无一不给我一种祖国繁荣强大的感受。”朱兴弟说,现在他正在规划明年动身去南疆,走完没有走过的边境,完成未了的心愿。
新闻推荐
四川贫困地区投资推介会在南充举行 185个项目揽金逾390亿元
四川经济日报南充讯(记者张小星)昨日,由省政府主办,省投资促进局、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南充市委市政府共同承办的“四川省贫困地区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南充举行。副省长朱鹤新、南充市委书...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