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充新闻 > 正文

那些年, 我们一起经历的 高

来源:四川政协报 2017-06-03 04:0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高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中国高校招生制度在1949年后经历过几次大的变化。1952年起,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1966年高校停止招生;1970年,北大、清华等学校进行“推荐制”试点;1972年,高校全面恢复招生,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原则,给予“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推荐资格,至于应届高中生,或者进厂务工,或者下乡劳动,失去直接升学的机会。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

谨以本版文章,纪念高考恢复40年,纪念我们为高考奋斗过的青春岁月。

1977年的 高考记忆

■吴 英

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

我是1976届高中毕业生,因身体残疾未能“上山下乡”,按当时政策也未能参加高考。但曾目睹了身边许许多多同学的高考经历,也算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吧。

记得那是1977年10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听到了恢复全国高考的消息,不久,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也见诸报端。我把这一消息写信分别告诉了下乡的同学们,很可能他们也知道了这件关乎他们命运前途的特大喜讯。

于是,知青们纷纷回城,找教材,访老师,开始了他们只有不到2个月时间的高考复习。我当时在南充市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每天都有熟人带人来借书。那时,百废俱兴,出版社来不及编印一套高考复习资料,连旧教材也不好找。图书馆里凡与高考沾边的读物和科普小册子被一借而空。更难忘的是,每天不到开馆时间,就有人早早地来占座位,到闭馆时还迟迟不愿离去。那些知青们成天埋头书本,头悬梁,锥刺股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文革”后的首次高考于1977年12月7日至9日在全国举行。

春节前后,参加高考的同学们陆陆续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第一个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是川平,他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接着,我们知道了亚明被西南石油学院录取,丰年被吉林大学录取的消息。舒翼的录取通知书到得较晚,他已经开始准备新一轮复习了。

1977年全国高考考生为570万人,仅录取27万人,录取率不到5%,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的那些同学们真的不容易。

我的同学明森的高考富有戏剧性,他参加1977年高考,被一所中专录取,他却坚决不去,引来家人的反对和众多微词,要知道那时考上一个中专也不容易。

明森的父亲是当时南充方圆百里有名的中医外科名医,他家就住在离我家不远的诊所里。我去明森家玩,他的留着长长胡须的父亲,情绪激动地向我“投诉”:“老九(明森排行第九)啊,把中专退了哟,24级干部啊!”他连连叹息,流露出十分惋惜的神态。当时中专毕业拿国家24级干部工资,也算是脱离了农村。然而明森力排众议,在送走读大学的同学后,平静地在家复习,准备再次参加半年后的1978年高考。

1978年高考距离1977年高考只有半年时间。

那时,没有高考复习资料,没有复习班,时间紧迫,明森又是在考上中专不去的情况下选择复考的,他的压力可想而知。可是,我感觉明森的复习却异常轻松。

我们家附近的东南街道图书室新买了一台匈牙利产29英吋黑白电视机,每晚对外售票,每张票一角钱。那时电视机还是稀罕物,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明森几次买了票,约我去看电视,丝毫看不出他有什么紧张和焦虑。

那年高考结束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明森考了400分,是他下乡时户籍所在的南充县的高考第一名,当时高考考5门,总分是500分,不久他接到了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

1978年高考参考人数为610万人,原计划录取29.3万人,后增加录取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录取率也不到7%。明森真是不容易。

40年弹指一挥间。

我的那些当年风华正茂考上大学的同学如今已两鬓微霜,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恢复高考40年了。岁岁高考,圆了多少学子梦,也为国家培养了多少建设人才。

2015年全国高考参考考生942万人,录取人数已达700万人,录取率已达到74.3%。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和普及时代,千军万马过独立桥已成为历史。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1977年高考。因为它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不但改变了无数青年的命运,也标志着中国社会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我的高考

■姚秦川

我的高考是在1997年。当时,我参加高考的考点在离家50多公里的县一中,总共考3天时间。前一天,母亲就已经为我烙好了够吃3天的锅盔。随后,她从一个包袱里取出30元钱递给我,说,你爹在外打工,妈又不识字,跟你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再说,3天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钱,你就一个人去吧,别怪妈就是。

说到这里,母亲擦了一下发红的眼睛,最后说,考试时心里别有压力,能考成什么样就考成什么样。大不了,妈养活你。母亲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我差点掉了眼泪。

就这样,我背着一书包锅盔告别了母亲,坐车到了县城。县一中很好找,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考场。接下来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要找个晚上落脚的地方。由于来县城参加高考的考生很多,许多旅馆都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有空房子的旅馆,老板一口价,大通铺,一晚上10块钱。我一听,吓了一跳,自己手中的钱也就刚好住3个晚上,要想买其他东西,就一分钱没有了。

想到这里,我开始对老板说好话,求他便宜一些,我还可以帮他打扫旅馆的卫生。老板一听,笑着说,你是来参加高考的,不是出来打工的,要是考不上大学,我可负担不起这个责任。一看有商量余地,我真诚地对老板说,我手里只有30块钱,如果全交住宿费了,那真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了。

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老板,也许是其他原因。总之,老板最后爽快地答应我一晚上只收5元的住宿费。说实话,当时我感动得我真恨不得当场替老板打扫卫生。

我当时考的是文科,3天时间里,我沉着应答,虽然也不敢保证自己能考上大学,但我想,只要将自己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就行。全部完试后,感觉自己考得还不错。最后,我心情舒畅地专门去和小旅馆的老板道别。好心的老板祝福我早日金榜题名。

回到家后,我将剩下的那15元钱,一分没动地又交回到母亲的手中。

8月初的一天,我天天盼望的录取通知书终于送到了我的手上。那一刻,母亲竟然喜极而泣。待平静下来后,母亲一字一句地对我说,儿子,妈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你听着,你现在是大学生了,妈希望你将来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咱不和他人比吃比穿,咱比学习,比志气。你安心地上你的学,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将大学上完。

听着母亲的话,终于,连续憋了几天的眼泪,在那一刻,倾泻而出。

迟来的大学梦

■王大庆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我是既兴奋又惶恐。兴奋的是取消“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进大学模式,高考平等竞争,深造有望;惶恐的是我这个仅读完初一课程的68届中学生能行吗?

看着父亲充满期望的眼神,我决定立马就开始复习,参加一个月以后的高考。虽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就不能放弃。

我抖擞精神,可寻遍家里的旮旮旯旯,竟未找到一本课本——在那荒唐的年代,它们早已进了废品收购站。于是,当时的废品收购站成了“寻宝”之地,知青们纷纷来到这里,挖掘中学课本和复习资料,一本高中数学教材,竟有人出价5元回收。我寻遍大小废品收购站,仅找到一本初二数学和一本初中地理。没办法,只有在下半夜向有书的考生借来抄。等到书抄完,考期也到了。糊里糊涂上了考场,连初试也没有过关就败下阵来。

母亲看我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心疼地劝我别考了,她说我是“麻布袋绣花——底子太差”。但我不服这口气,基础差可以再学嘛。我白天照常下田挣工分,晚上挑灯夜读,从初中的课程学起,每天强迫自己只睡4个小时的觉,大年初一也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家里啃书本。语文、政治、史地通过自学还有点效果,数学可就难了。我上初中时只学到解一元二次方程,什么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我都没有学过,有时花半天时间也解不开一道数学题,心里急死了。去问同考的知青,有的说解不出,有的说我笨,不愿在我身上费时间。没办法,遇到解不开的数学题,我只好步行10多里到公社请教中学的沈老师。经常到了沈老师家已是深夜,而当我每次小心翼翼地敲开沈老师家的门,他都会披衣起床,不厌其烦地辅导我。有时我带去的难题多,沈老师讲完,离天亮也就快了,这时他就让我在他脚头躺上一会儿,早上硬让我吃完早饭再走。

终于到了1978年的初夏,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我复习的知识也日趋巩固。高考前一天,我想轻轻松松上阵,便到台城浴室洗了个澡。也许是多日的劳累,抑或是用脑过度,我从浴池起身上来时,突然头晕起来,接着便扑倒在地上……等我醒来时,我已躺在我的座位上,旁边是擦背的刘师傅。见我醒来,刘师傅松了一口气,说刚才你头跌破了,流了不少血,你赶快把衣服穿好,我帮你去喊家里人,送你到医院,不要引起破伤风。

在医院,医生在我额头上缝了8针,用纱布一层又一层地裹好后,又给我打了一针破伤风针。嘱咐我一定要好好休息养伤。父亲也一再关照我明天就不要去参加高考了。我也想过放弃,可第二天早晨,我还是坚持从床上爬了起来,在头上又加缠了几层纱布,我决定还是要去参加考试,不然我心不甘啊。母亲心疼地责怪我为了高考不要命了,说这样子去考试能考上?我无言,我只知道任何事只要努力了,就无憾了。

也许是我的文化底子太差,抑或是临考前的头部跌伤影响了我的正常发挥。考分下来,距录取线差5.5分!这5.5分的差距使我再也无缘进普通高校的大门。因为1977年、1978年连续两年高考都是照顾知青考生,年龄放宽到了30岁。从1979年开始年龄限制在25周岁。而1978年我已经25周岁,没有机会参加普通高校的招生考试了。

然而通往知识的殿堂并非普通高考一座“独木桥”,有梦在,就有圆梦那一天。我深信“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我坚持继续学完高中的全部课程,终于在1983年参加成人高考以高分被江苏电大经济系录取,圆了迟来的大学梦。我这条“麻布袋”上终于绣出了花。

含泪的高考

■钱永广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到了,每年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高考。

那是1989年的夏天,听说高考成绩出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母校。遗憾的是,我的成绩离最低分数线差两分。

我拿着分数条,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眼泪禁不住往外涌。这么多年来,父母供着我,特别是刚读高三时,我的身体又出现了毛病,为了不影响我学习,父母赶紧让我住院治疗,谁知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这让土里刨食的父母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可父母无怨无悔,他们节衣缩食给我治病,供我读书,因为我是家里的最大希望,没想到我只因两分之差名落孙山,我的努力全白费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进堂屋的。父亲看见我的愁容,也不问我,眉头紧锁,他抽着叶子烟,眼睛看着脚下,像是在低头沉思。我知道父亲的压力,我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要在农村砌房找媳妇,可我弟兄四个,二哥的房子和媳妇还没有着落,身为老三的我,又成了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都很沉默。我一声不响,像做了错事的孩子,在家里不敢吭半点声。

晚上,屋子里很热,全家人就坐在家门口的打谷场上乘凉。以前,父亲总喜欢摇着蒲扇,与纳凉的邻居一起唠家常。可那几晚,他不去了,我想他大概怕别人问起我的高考。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从集镇上买回来一百只小鸭。不用父亲吩咐,我就学着母亲的样子,专心侍弄那些娇小的生命。鸭子长得很快,没过多久,就会下河了。一天中午,鸭子跑散了,母亲、我和弟弟循着河塘四处寻找,中午毒辣辣的太阳烤得皮肤生疼,我们还没有吃中饭,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吃不了苦的弟弟不停抱怨天太热,这鸭子太难放!一向很少说话的母亲说,知道放鸭子苦就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将来就可以不放鸭子!看见母亲额头上的汗珠比我们还多,我不敢说话,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快了。

两个月不到,鸭子长大了,父母把鸭子送进了集镇。晚上,我依旧蜷在门前的凉席上,迷迷糊糊听见父母又在谈论我读书的事。母亲说,这孩子病了那么久,旷了两个多月的课,考得不错了。父亲嗯了一声,像是肯定,又像是叹息。第二天我正准备下地锄草,坐在门槛上的父亲开了腔。他说:“三子,家里虽然困难,但再难,我们也要供你读书。”我立在原地,默不出声,因为复读对我来说有压力,万一明年还考不上咋办?见我没有接话,母亲丢下手中的活计,木木地看着我。一边的二哥轻松地说:“家中的房子暂时不砌,有钱还是先供弟弟读书吧。”没有房子,二哥哪里能讨到媳妇?看着苍老的双亲,看着徒有四壁的家,在无边的沉默中,我的心震颤了,我的眼泪像开了闸门,一下汹涌而至。

父亲口袋里揣着卖鸭子的钱,送我去复读。看着父亲弯曲的背脊,那老态龙钟的样子,我的心收紧了,可我自小从未与父亲有过任何亲热的举动,只是跟在父亲的背后,泪水无声地流淌。

一年很快过去。一个流火的中午,我正在池塘边赶着一群鸭子,母亲远远地朝我喊,叫我回家。我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我从父亲手中接过通知书时,感到父亲和我的手都有点不由自主地抖。那天下午,父亲破例让我在家休息,他代替我去放鸭子,而我一个人坐在池塘边,整整一个下午,仰望云来云去的天空,眼泪扑簌簌而下,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大雨伴我 迎高考

■刘关张

20多年前我参加高考的时候,升学率远没有如今这样高,更没有一本、二本之说,能考上大学就很不错了。高考前夕,我依然是该干吗干吗,有压力但绝对不是很大,父母也没有特别关照我,只是每天晚自习回家后,他们嘱咐我别睡太晚。

好像一下子就要开考了,那时高考时间是7月7日到9日,共3天。7月的天气已经很热,第一天上午考语文。天公作美下起了雨,语文是我的强项,尤其是作文,在年级里也是排前面的。早已经忘记那天的考题,但凉爽的感觉让自己发挥得较好。中午骑自行车回家,吃了点饭后要赶回考场,忽然雨大了起来,从家到考场要骑20多分钟车,并且要过一段一下雨便要积水的洼地。父亲执意要送我,我俩并排骑着车并没说话,过了那片水已近膝盖的洼地后,我便让父亲回去——快到学校了,自认为已是大人的我不愿意让同学们看到家长陪着的样子。

下午考化学,进入考场时,老师在门口迎着我们呢。她拍拍我的肩膀笑道:“加油啊小伙子!”教室里很是潮热,自己的雨鞋进了水,感觉脚很是不舒服,又不时听到大街上卖废品的小贩有气无力的吆喝声,心里顿时充满了焦虑。正好那年的化学比较难,最后自己的成绩为46分。正因为化学拉了分,最后总成绩不很理想,上了一所专科学校。

想起那年的高考,印象较深的是三个瞬间:一是和父亲在雨中分别时招手的情景,二是进考场前化学老师拍我的肩膀,三是考完化学后沮丧的自己悄悄避开老师骑上自行车飞奔回家。多年后,再次看到慈祥的化学老师时,我已经是初为人父的中年人,她仍然拍着我的肩膀说:“那年你有些失常。”

高考就是人生中的一个台阶,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正如作家柳青老先生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考应该是这几步中的一步吧。

然而高考中偶然因素确实很多,只要自己努力发挥出了水平就好,毕竟人生的路很长,考得不理想也不要气馁。就像我,虽然只是专科毕业,但自己酷爱文学、文字,这个特长在工厂里得到了充分发挥,最终让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那年高考后远行

■张 叶

年少的时候,总有一个梦,骑马佩剑走天涯。高考的弓弦绷得脑仁子发紧,更加无比渴望自由自在地“浪迹江湖”,打马飞驰逃离故乡,让我海阔天空。

于是那年从高考的考场上出来,第一个念头就是要独自远行,谁也别拦我。高考结束第二天,我挤上一列开往南方的绿皮火车,豪情满怀冲进苍莽原野和高山。我倚在车厢交接处,看窗外怪兽一样的山岩斜逸出杜鹃,看羊在山腰挂着觅食,细瘦的黄河带子一样从山脚下迂回过去。路过黄山,大片的竹林在水汽中亭亭而立,鸟巢在树梢与天地共存。我掏出学生证,在空白处写下我灵魂的吟唱——我毕业了,我可以写诗了!迎着猎猎的窗风,想起海子的《日记》:“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在上海站下车是中午时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这么热的城市,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密集的高楼,我像鱼游在人群中,然后不知何去何从。在我茫然四顾准备买票返回的时候,一个来自俄罗斯的老外用不流利的汉语指引我去住一家宾馆。那宾馆富丽堂皇的装修让我望而却步,我没有去登记,在中央空调开得很足的会客大厅,我背着背包趴在宽大的沙发上美美地睡了一下午。总台服务员好几次想叫起我,终没有忍心。我醒来后,她问我是否入住,我说我马上就要走了。她建议我去看一看外滩,说来上海不去外滩,就等于白来。

黄昏的外滩波光粼粼,我一袭白裤白裳,持一把折扇,傲然独立。我想此刻我就是杨过或者楚留香。上海外滩我只在《上海滩》里略知一二,很神秘。黄浦江畔的熏风里沐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远处的船舶如同剪影,我感觉我走进了电影,穿行在胶片里。

我乘坐当晚的火车返回。到家后,母亲吓出了两眼泪。而父亲,愠怒的眼神里却暴露了他的惊喜:孩子长大了。我从此也知道,单飞其实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张开翅膀,自由和天地就属于我。

进入大学,才渐渐懂得,少年都有一个或华丽或凄楚的梦,都想仗剑独行“要找天边的星”。

如今过去了很多年,往事就像冬天里剔透的玻璃窗花,晶莹中凝结着如泣如歌的少年情怀。时光转入静好人生,我已经想不起来那时候为何忧伤,只是偶尔心尖怦然一动,突然无比怀念那些抬脚就走、健步如飞的日子。

新闻推荐

全市首届“工匠杯”百万产业工人技能大赛举行机动车维修技能预赛弘扬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发现培育更多南充工匠

(记者刘洋)6月2日上午,南充市首届“工匠杯”百万产业工人技能大赛机动车维修技能预赛在高坪区举行。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正元到场观摩。李正元希望参赛选手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那些年, 我们一起经历的 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