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然
1月日,记者从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多个行政村(含个贫困村)挂牌开办“农民夜校”并开班授课。
因地制宜 村里办起“农民夜校”
“我准备养殖肉牛,有什么优惠政策吗?”“我想到‘脱贫奔康产业园\’打工,现在还需要人吗?”日晚6时许,记者刚到嘉陵区世阳镇鲜家寺村“农民夜校”门外,便听到教室内村民争先恐后地询问相关政策。透过窗户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教室里,一排排桌椅板凳摆放得整齐有序。此时,世阳镇有关负责人正在为该村余位村民讲解全市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
“听了讲课,全面了解了全市脱贫攻坚政策,产业怎么发展心里有数了。”该村村民林家贵年月刚脱贫,他告诉记者,虽然通过帮扶养殖黑山羊脱了贫,但为了产业持续发展,他还是坚持每堂“夜校课”都不落下。
“今天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全市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同时在村民中开展感恩教育。”世阳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年月中旬,鲜家寺村“农民夜校”落成,并于月日正式开课。目前,该镇利用远程教育站点、道德讲堂、农民文化家园等场所,在全镇个村全部建起了“农民夜校”。每所“农民夜校”都兼顾科技培训、政策法律普及、民主议事等功能,并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课程表。负责讲课的教员主要是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农技人员等,教学内容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农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为主。
注重实效 “农民夜校”里长知识
“南充市从年月中旬开始全面启动‘农民夜校\’建设工作。”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夜校”建设从全市农业、农村和农民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有场地、有标识、有人员、有设备、有师资、有教材、有制度、有活动的“八有”标准推进。
据悉,“农民夜校”的建设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统筹整合村级学校、农家书屋、居民院落等场地资源,利用现有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配备高清电视机、投影仪、LED显示屏等设备。每所“农民夜校”至少配有6名相对固定、素质较高的教师,平均每月至少开展集中学习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教学内容以政策宣讲、脱贫攻坚、道德法治、感恩教育、移风易俗等为主。此外,贫困村“农民夜校”还要对贫困群众开展针对性强的脱贫培训,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普遍掌握1至2门实用技能。
新闻推荐
本报讯16日上午,2016年南充市职工运动会在该市西山运动场隆重开幕。南充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贾德华致开幕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单木真宣布运动会开幕。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南充市人大副主任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