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汇的不断丰富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大趋势。在这一进程初期,大量名词被转性为动词, 人类语言的动词“词库”因而得以大规模“扩容”。 指称人体部位的名词是最古老的名词类型之一,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情况十分普遍,并依据身体部位的多种不同功能和特征, 引申出多种不同的动词意义。例如“顶”,本为名词,代表头顶这个部位, 后来转性为动词, 既指用头顶冲撞的动作,也指用头顶支撑的动作;另如“背”,既可表示用背负重的动作,又可表示背对着他人,引申为“背离”、“背叛”。
再看仔细点会发现, 用身体部位名称表示动作, 身体部位和动作行为可以是同一主体的,也可以是不同主体的, 还可以是多个主体的。比如“跟”,本义为脚后跟,转用为动词则为“跟从”、“跟随”、“跟进”等,这里的跟是别人的脚后跟;比如“肩”,可表示以肩负重的动作,如“身肩重任”,这个肩是自己的肩,但若转动词为“比肩”,这里的肩就包含了自己和别人的多个肩膀了。
南充话中名词作动词用的现象似乎更为普遍,南充人也更喜欢用身体部位名称代指某些动作, 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词汇。
比如“掌”,名词本义手掌,南充人把它作动词用, 表示扶持的动作,比如说“把梯子掌稳,莫倒了”,“把扶手掌到起, 莫绊倒了”等。这种单独以“掌”字表示动作的用法, 比较独特———现代汉语词典中除了“掌耳光”之外,“掌”都是与其他字合成动词,如“掌握”、“掌管”、“掌控”等。
堪称奇特的是, 南充人居然把“脑”也拿来作动词。南充话中名词的“脑”主要指头部,叫做“脑壳”,于是, 但凡把物件往上举到头部附近或超过头部的动作,都被谓之“脑”。譬如,背上背着包,肩上荷着伞,构成了 “南充方言成语”———“背包脑伞”;又如,一知半解或断章取义,被称作“脑起半截就开跑”。
人类的进化,既是人类肢体功能开发的过程,也是人类语言丰富发展的过程,用身体部位名称代指肢体动作的语言现象,正好可以为之印证。同时,这一语言现象还喻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上天给了你完整的身体, 你就该让它好好动起来,身体力行,永葆肢体机能和生命活力。
明奇
新闻推荐
市马市铺汽车客运站质监科科长黎华:全面落实“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成渝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巩固和提高南充在“成渝城市群”中的优势地位。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