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充新闻 > 正文

诗歌是安静的

来源:广安日报 2016-05-29 00:26   https://www.yybnet.net/

□侯立新

(一)

诗言志,诗歌是心声的表达。诗歌需要借助一些沉稳的事物来叙述。在表达和叙述的时候,需要把心安顿下来,把喧嚣和浮躁过滤一遍。只有安静下来,才能听见万物在心壁上的回音,才能预感到诗歌的来临。

喧嚣是可以无限放大的

宁静却无从退却

而世界上最美丽的宁静只来自我内心清脆的心跳

——摘自老童诗集《安静书》

对这个世界的平铺直叙是可以轻易做到的,但泥沙需要沉淀,诗句离不开浪花淘洗。正如我们的思想和灵感需要穿过一些河流,需要清新的风吹拂。

有一些声音需要静下来,才能听得更加真切。比如,我们的心跳和祖先的呼吸。比如,一朵花绽放的声音,以及与大师们围炉夜话的窃窃私语。

静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无关的声音轻而易举破门而入,让你防不胜防。即使无话可说,也难以安静下来。当一些粗糙的声音随意放大,一些虚掩的清净之门随之关闭,只有复制和记录,或者宣泄某种躁动,诗意不复存在。

(二)

一旦安静下来,我们有常常被巨大的寂静之声包围,令我们窒息,这时,最容易窥视到我们的真实面目,令自己虚汗淋漓。于是,便生出逃出围困的念头。

曾经寂寞是一座山绵亘在我的面前

莽苍深邃高不可攀

——摘自老童诗集《安静书》

这只是安静的表象,或者安静的初始状态,还未真正安静下来,尚未给心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要真正安静下来,就要慢慢地消化寂寞。当把寂寞嚼出味道,就会有安静的诗句流出。

如今我从云端俯瞰着寂寞它低眉臣服渺小遥远

像一枚可以把玩的图案

——摘自老童诗集《安静书》

寂寞如山,面对寂寞,是望而却步,还是一步步爬上云端?如果被寂寞征服,也只能徒增一些寂寞。而进入深山,在攀登的过程中,走到寂寞深处,你会发现山中有无尽的宝藏,会让你有许多意外的收获。也许寂寞只是一种迷彩服,山风穿过汗珠,每登高一步,心中就生出一份喜悦。最难走的几步上去后,眼界更宽,有豁然开朗之感。走进山中,你至少会发现,有一条路在等你。爬到山顶,接近云端,不禁生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叹。

(三)

战胜了寂寞,才能真正安静下来。安静下来,才能观照内心,打量自己,感悟自己与宇宙万物的某种神秘联系。置身事物之外,或把自己比作某种事物,行走天地之间,出入诗句之中,从一些美丽的裂缝,看到生命的光亮。

安静是一种力度

安静地写作其实是喷薄积蓄的能量它让我爱上孤独穿透悲伤在黑暗中打磨淬炼予灵魂以光亮

——摘自老童诗集《安静书》

孤独是战胜寂寞后的一种独特体验,是一种安静状态,是积蓄能量的过程。穿越黑暗,对自己进行打磨和淬火,更接近真我。

诗人为什么爱上孤独呢?孤独是安静的另一个层次,离诗歌更近。写诗,就是享受孤独,就是与另一些安静的事物进行安静的交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安静的诗歌场。这四句写花、酒、人、月影,旨在表现孤独,物我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进入了通灵的境界。古今诗人穿越时空,沿着诗歌,在同一轮明月下,共享孤独。

(四)

安静需要一些声音来衬托和陪伴。“鸟宿池边树”是一种静,“僧敲月下门”,弄出的动静更衬托出月夜的安静,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群鸥鸟的天空在湖底洁白的

云上一群鱼的湖底

在天空清澈的水上

邛海之滨分不清鸟在畅游或是鱼在飞翔牵一根摇曳的水草会微风吹怀拈一片颤抖的羽毛会碧波人心

倒映的楼房鱼自由进出平静的湖面鸟等着日落星火点点

引来渔舟唱晚

——老童诗集《安静书》

海天一色,鱼翔鸟飞,风吹草动,渔舟唱晚,白云落日,星火点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更衬托出静。在这安静的场景里,诗人也是安静的,诗人用安静的语言营造了一个安静的语境。鸟在天空飞,鱼在水里游,草在风中摇,星在天上闪,歌在舟上唱,而诗人的内心定然有些心动。我推测,此情此景,老童定然想与友人喝几盏,“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此时,诗人并不一定想起古人的诗句,但已与古人置身于相同的意境里,我们眼前似乎浮现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情景。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长空一片白云越飘越远,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表现出千般惆怅。原本就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一个“闲”写出了万般无奈。

写诗就是这样一种孤独的追求,爱到深处人孤独。有相同情趣的人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片“孤云”离去。谁也无法陪伴我们走完所有的路,必定有一段路要自己独自去走。

(五)

物是人非,安静中更显孤独。风景里的人一拨一拨地离去,这些景物似乎是为体现寂静和孤独而存在,为进入某首诗歌而等待。繁华和喧嚣退去,只剩下安静的诗句。

湖水

不涨不退但荷花年年

开谢昨日的青春换成了今天的

风景只听到一声鹤鸣就过了半生

——摘自老童诗集《安静书》

老童的大学时代是在南充北湖湖畔度过的,上面的诗句摘自他的“南充记忆”之《北湖畔》。已过知天命之年,故地重游,旧月依旧在,照的是新人,找不到当年那个孤独少年的身影了。当年也许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真正感受到孤独,反而变得平静坦然,连落寞也是安静的。以这种心境对待世间万物,一切都是安静的。最安静的事物和比喻,莫过于一座山。

但那些山峰却在

暗淡亿万年的冰雪在一个傍晚颓然消融

美丽的霞光

照耀不出它们的辉煌铁黑色的岩石展现出来是永远的寂寞风离它们而去鹰离它们而去连严寒也离它们而去

——老童诗集《安静书》

诗人在《雪山残》里刻画的数座山峰,每一座都是孤独的,连严寒都离它们而去,仿佛一位掉光头发的五十多岁的孤独男人,甚至比鸟飞尽、云去闲的敬亭山更寂寞。诗人对这座山投射了某种情感,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诗人和诗歌都不能缺少山的安静,只有安静下来,才会生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浪漫情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每一个诗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彼此含情脉脉,深情凝望。管它鸟飞云去,只要与一座山彼此守望,就能生出安静的诗歌。

新闻推荐

卖报帮助老伴抗癌“微笑大妈”3年走了6000公里

“无论天晴或下雨,3年来,58岁邵雪兰大妈每晚都要坚持卖报。从下午6点到晚上10点,她至少都要走上6公里。邵雪兰的老伴患有胃癌,家里日子紧巴,她坚持卖报,就想给家里减轻负担,帮助老伴抗癌。”近日,家住顺...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诗歌是安静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