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充新闻 > 正文

仁心砺术 追求卓越 ——记稳步发展中的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

来源:德阳日报 2013-04-09 22:07   https://www.yybnet.net/

画满卡通墙画的儿科病区。

华西儿科专家来院查房。

儿科新生儿室设备先进、管理规范。

3月16日,四川省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新生儿及小儿呼吸疾病诊治新进展研讨会在德阳隆重举行。据悉,本次研讨会由德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办,德阳市人民医院承办。研讨会上,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华西妇产儿童医院院长母得志对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挂牌成为“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德阳分中心”表示祝贺,并对分中心今后的工作寄予了殷切希望。该院儿科主任刘小芸当选为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德阳分中心主任,并继续连任德阳市医学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这场学术盛会受到了来自全市以及成都、绵阳、南充等地市200余名儿科同仁的高度评价,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让参会嘉宾耳目一新。让人好奇的是,在一般的综合性医院里,儿科常常不是优势学科,其一是相对于分科精细的成人科室来说,儿科规模较小;其二则是全国性的儿科医生短缺导致医院常常留不住人才,以至于科室发展往往滞后。而市医院的儿科是怎样从“小儿科”发展到现阶段拥有两层楼、整套儿科专用设备的现代化病区,业务技术更成为本地区龙头的省重点专科的呢?其中过程想来必是充满艰辛。在与刘小芸的沟通中,在记者的亲身体验中,在患儿及家属的笑颜中,答案逐一揭晓。

求“新”——

实力坚强  新技术推动新发展

“其实儿科的发展由来已久,从1960年建科起,几代儿科人一直致力于科室的业务发展和技术提升,经过多年的累积,这几年的变化比较凸显,才让人突然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儿科从事了近30年工作的刘小芸一语就道出儿科取得如今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据她介绍,儿科目前年门急诊量近2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超过4000人,是德阳地区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规模最大的儿科,其新生儿专业更是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四川省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之一。

儿科雄厚的技术力量,源自一批在德阳地区享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及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医护人员。全科现有技术人员87名,其中包含有中国医师协会儿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卫生技术高级职称评委、省医师协会儿科专委会常委、省医学会儿科专委会委员及各学组成员、市医学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委员等。精英荟萃的阵容,让该院儿科在全市业界成为优势学科,在全省的专业领域也拥有影响力,更多的新技术和新项目不断引进、开展,推动着儿科发展越来越壮大。

2011年底,儿科医师刘巧在全国病例比赛总决赛中,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严谨、科学的论证征服了现场评委和各分赛区观众,勇夺全国亚军。而他当时参赛的课题《不同剂量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是全科人员智慧的结晶。比赛中,该课题赢得了全国儿科学界知名专家盛锦云的高度赞扬,认为这个题材选择很有意义。这一项目在赛后也被确定为市医院儿科的科研项目,与“小儿哮喘及慢性咳嗽的规范化治疗”一起成为了该科室打造“儿童呼吸内科”亚专业的基础。

自市医院多年前提出“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战略思想后,儿科就琢磨着要跟随医院的发展脚步,必须在新技术、新项目上下功夫。“近年来,儿科重点发展特色亚专业,开展了儿童保健、早教、新生儿、呼吸、心血管、神经、肾脏等亚专业,也开展了一批与国内外同步的先进技术为支撑。”如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早期饮食干预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等技术属省内先进;小儿肺功能监测、儿童呼吸支持治疗、早产儿的管理、医学和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早教、生物反馈治疗等技术在省内地市医院属先进,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多项科研也获得了德阳市科技进步奖。

求“变”——

厚积薄发  传统科室谋求突破

先进技术的开展,让患者受益,也让儿科越来越提升对自我的标准——不仅要发挥德阳地区龙头的作用,还要跻身省内先进,向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科而努力。这是儿科领军人物刘小芸追求的理想。这一位“求新求变”的领导,在科室中发挥着标杆作用,引领着全科室不断进步。“主任称得上是我们科室的灵魂,她在专业上的一丝不苟和平日里的平易近人,都值得年轻人敬佩和学习。她经常在科室宣扬的观点就是学无止境,尤其是医学专业。常常看到她要么外出学习回来后查阅资料到很晚,要么就是在病房里和患儿家属沟通。每次遇到疑难病例,主任都会查阅大量文献,或者请教知名专家,直到把问题搞透彻。她的身体力行,让整个儿科学习气氛浓厚。科室的高年资老师从不‘藏私\’,他们把自己所有的经验都拿出来和年轻医生分享,曾经的教训也会和我们共同总结,让年轻医生在这个团队里都能很快成长。”儿科教学秘书邓全敏说。近几年,儿科新进了10名硕士研究生,但团队的学风让他们备受感染,认为在这儿既学到了知识,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自然也愿意留在德医。

去年开始,儿科开始运用在雾化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绩,着手打造省内最好的儿童雾化治疗中心。小儿哮喘及慢性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症,但治疗效果常常不佳,给患儿和家长带来很大的困扰。针对这一现象,刘小芸带领团队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摸索出一套规范化治疗方案。为了提升德阳地区的整体治疗水平,科室专家把潜心研究的成果积极在各基层医院宣讲,带动了全市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进步,同时还在科内成立了“哮喘之家”,定期给哮喘患儿的家长做健康教育。

市医院儿科独立设置了新生儿病区,致力于新生患儿和早产未成熟儿的治疗护理,配备了进口的暖箱、小儿呼吸机等完善的治疗和监测设备,充分满足了各类重症患儿诊治的特殊需求。新生儿病区采用全封闭式无陪护管理,成熟地开展危重新生儿的呼吸管理、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等专科技术,这些先进技术的开展和引进为新生患儿提供着最安全的保障。去年,儿科护士长蒋丽主研完成的《新生儿不同监测部位脉搏血氧饱和度与血气分析的比较研究》获得德阳市科技进步奖。

新生儿、呼吸“两个品牌”,成为儿科突破和新一轮发展的开端。

求“真”——

“三心”汇集  真诚温暖患者心

对自己专业的无比严苛,到了患儿这里却变成了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和热情。在儿科,医护人员在这片小天地里用自己的专业解除了患儿身体上的痛苦,也驱散了病魔笼罩在家庭上的乌云。

走进儿科病房,墙上画着的卡通图案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儿童乐园,看着孩子们在医护人员循循善诱的引导下乖乖地吃药打针,家长们在一旁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要知道,要让小孩听话认真治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超乎常人的耐心还真做不到。不过与新生儿病区的护士们比起来,普儿科护士们的工作算轻松的了。

治病难,给不会说话的婴儿治病更难。换上专用的衣服、戴上口罩,记者跟随儿科副护士长李雪梅一同进入新生儿病区这个神秘的地方,看看小宝贝们在里面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李雪梅当天负责重症病房的10个婴儿,从早上8点开始,她需要一直呆在这10名宝宝的身边,随时查看婴儿们的情况,对每个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病房中整齐地排放着清洁透明的新生儿暖箱,里面住着一个个稚嫩的小生命,几名白衣天使穿梭其间,或配药,或打针,或喂奶,或为患儿换尿布、量体温,或借助各种监测设备了解患儿的病况,而所有的工作,她们都是在站立或行走的状态下完成的。因为新生患儿抵抗能力差,病势凶险,病情变化快,症状体征隐匿,极易出现窒息、休克甚至死亡,这就要求新生儿科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细心以及慈母一般的爱心,“三心汇集”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从爱心、细心、责任心做起,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如何才能真正做好?李雪梅笑着说:“在这里,尽管我们有的护士还没结婚,但我们都是孩子们的妈妈,用母亲一般的爱去爱护这些孩子,温暖他们,照顾他们,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与自己的父母团聚。”新生儿科的护士有一种“鸟巢式护理”,让暖箱里的宝宝躺在一种类似鸟巢的护理垫上,有一种被怀抱的感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护士妈妈还会给宝宝做抚触,让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患病宝宝远离母亲时也能感受到爱。正是如此,儿科的护士们用爱对待每一个生命,尽管身体劳累,但内心却无比充实且充满希望。

在儿科工作,或许辛苦、或许劳累、或许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但这里,儿科的全体人员每天都能感觉到希望,那就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绽放在眼前。 本报记者 唐丹

新闻推荐

南充市原市委常委 杨建华被依法逮捕

新华社成都3月26日电(记者吴光于)经依法审查,四川省人民检察院26日对南充市原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杨建华以涉嫌受贿罪批准逮捕。目前,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仁心砺术 追求卓越 ——记稳步发展中的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