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罗虹
在南部县西北部,有一处保留有大量文物古迹和遗址的地方,名曰“大桥镇”,那里曾出了陈氏父子四令公,两状元两宰相,因而被称为“状元故里”。在状元故里内,“新井”二字颇具盛名,自唐武德元年 (618年) 设置,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新井” 二字却依然保留至今。从新井县到新井村,再到如今的新井社区,“新井”二字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在大桥这块土地上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近日,记者跟随南部县三陈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衡立峰、新井社区党委副书记吴年峰,走进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探索其千年的文化奥秘。
1 因多盐井而得名 唐朝设县取名“新井”
据史料记载,新井县,唐武德元年(618年) 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南部县大桥镇。《太平寰宇记》卷86新井县:“县界颇有盐井,因斯立名。”新井县因为县内多盐井而得名。新井县先天初属阆州,天宝初属阆中郡,乾元初复属阆州。元至元二十年废,入南部县。
至于为何在元至元二十年废,入南部县,当地流传着一段“孙子打婆婆,改州换县”的历史故事。
据说,在元朝初年的一天,府官来到新井县了解民情,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背着小孙孙。老婆婆扭过头慈祥地哄着小孙孙,可小孙孙却伸着小巴掌不断地扇婆婆的耳光。这孩子是不是不懂事才出现如此忤逆之举呢?于是,他买来一碗凉粉,有意把筷子倒插在碗里,让人端去给那孩子吃。只见孩子从碗中抽出筷子,调过筷子头来,用筷子尖夹起凉粉,很有滋味地吃起来。府官长叹道:“此地民风如此不淳,哪还有法作县衙所在地!”新井县被撤,改设南部县。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新井县,就这样在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了。
“孙子打婆婆,改州换县”这只能作为一种民间传说而已,衡立峰认为,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新井县被撤主要因素是当地没有大的河流,用水很困难,不适宜建城。据说,撤县前不久,大桥场就发生了一次大火灾,由于缺水救火,损失相当惨重。后来出土的文物证实了当年确实发生过火灾。
2 “悬梁刺股” 陈氏三兄弟名扬天下
作为南部县三陈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衡立峰研究三陈文化十多年了。
“唐末,任新井县令的陈翔就是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的祖父。陈氏祖籍河北(今河北省安平县)。”衡立峰告诉记者,陈翔之子陈省华有三个儿子,即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后世被称为“三陈”。北宋初年,三子相继中进士,尧叟、尧咨考中状元,大桥镇因“三陈”状元事,留下了不少佳话和古迹。
《南部县志》载:“宋陈省华对客,子尧叟、尧佐、尧咨列侍,客不安。省华曰:‘学生列侍,常也。’”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三子成名而母获殊荣。《保宁府志》载:“陈冯氏,南部人,陈省华妻,多智术,有贤行。教子以礼法,以尧叟贵,封鄢国夫人。”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潜心学习,陈省华夫妇为陈氏三兄弟寻了一处读书胜地。”在衡立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一处小山湾,湾内有一长38米、深3米、高4米左右,略呈弯月形的天然岩洞,岩石顶上刻有“漱玉岩”三字。岩石前方茂林修竹,环境清幽绝俗,还有缓缓清流从岩洞中流出,洞内有三处小石孔,相传为陈氏兄弟效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读书而留下的遗迹。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三陈’为官勤政爱民,连皇帝也写诗相赞。”衡立峰告诉记者,北宋第三代皇帝真宗赵恒《赐尚书陈尧叟出判河阳》诗云:“文苑昭清誉,朝端仰盛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也曾撰文《卖油翁》言“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记者注意到,洞内的石壁上还刻有不少文字,仍然清晰可见。“这就是漱玉岩石刻,凿刻于宋代,目前,已经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衡立峰介绍,漱玉岩石刻见于县志和能够辨认的石刻共9副,书法涉及行、隶、楷,刻工精湛,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
3 境内遗迹颇多 金鱼桥思乡井保留至今
如今新井社区内,遗迹颇多。最负盛名的便是这金鱼桥和思乡井。
沿着镇上的大街,左拐进入一条石板铺成的金鱼巷。巷内两侧的木屋已经无人居住,金鱼巷尽头便是一座石桥。这是一座三墩四孔平板石桥。桥墩呈长方形,顶部向两侧伸出30公分,呈“丁”字形。
在当地,金鱼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神射手。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于是冯夫人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金鱼配饰坠地,便化作了金鱼桥。
从金鱼桥沿着热闹的大街,返回大桥镇政府,大院内有一处用石头盖起来的水井,掀开石盖,只见井水清澈。“这口井名叫思乡井,也是有历史渊源的。”衡立峰告诉记者,北宋年间,陈氏三兄弟奉御旨之召,进京为官。兄弟三人不忘陈母养育之恩,接母亲进京。但母亲却茶饭不思:“京城虽好,却故土难离。”兄弟三人听了母亲之言,才知母亲思乡心切,以致病生。于是派人在家乡儿时读书处,掘井一口,后人在井旁立碑一块,曰:思乡井。
“这口井遇旱不枯,遇涝不溢。”吴年峰说,有时停水了,居民还会用这口井的水。
4 入课程拍电影 擦亮三陈文化名片
因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今年3月,大桥镇原新井村、金鱼街社区、龙泉村、封銮村合并为新井社区,下辖2160户5740人,辖区面积8.1平方公里。
当天,记者走进新井社区的场镇,只见一条条街道热闹非凡,在一个三角街口,大桥小学立于此处。“北宋端拱年,新井苏岩湾。一门三兄弟,相继中状元……”还未走进学校大门,教室内便传出琅琅书声。“学生们朗读的就是由学校老师所作的《颂陈氏状元》,讲述的就是‘三陈’的故事。”衡立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三陈文化资源,大桥小学已构建一套系统的“三陈”文化乡土课程。不仅如此,师生还根据史实创作排演了多部微电影和舞台剧,《悬梁刺股》《仗坠金鱼》《状元颂》等舞台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将‘三陈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只是我们擦亮‘三陈文化’名片的做法之一。”新井社区党委副书记吴年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传承状元文化、红色文化、延续传统文脉、记住乡愁,弘扬具有川北特色的乡土文化,他们以‘弘扬状元文化 打造三陈故里’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新井社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古民居和川北特色民居建筑艺术的保护性开发,加大古新井县衙、漱玉岩、金鱼桥、思乡井等历史文化遗迹的综合开发,探索盐卤水与地热水结合的深度开发,把新井社区建成一个特色突出、形态个性、城乡互动、主客相融的融休闲文化体验区、科考晋阶参拜区、陈氏宗亲祭拜区、忠孝文化、红色文化教育区、自然生态康养区等为一体的文化古村落。
新闻推荐
“清早起来走上梁,看见贤妹晒太阳。太阳照在山梁上,贤妹想穿花衣裳……”日前,四川省文旅厅公布了2020年四川省乡村...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