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南充市高坪区龙门码头江面上,等待切割报废处置的渔船。 本报记者 蒲南溪 摄
1月8日,嘉陵江全面禁渔后,阆中古城湿地迎来了更多鸟类栖息。王玉贵 摄(视觉四川)
近日,10万尾鲤鱼、草鱼、鲢鱼、鲫鱼、鳙鱼、黄颡鱼等鱼苗被放流嘉陵江支流——白溪壕。 姚海 摄(资料图片)
1月12日,记者来到南充市高坪区龙门码头,20艘渔船已静待岸边,1月13日将全面启动上岸。
2019年6月,《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出台,切实落实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修复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全省2019年度退捕总任务是6470艘,涉及12个市41个区县。
南充境内的嘉陵江作为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水产资源丰富,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截至1月1日,南充市含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顺庆区、高坪区、南部县、仪陇县、阆中市,共实现退捕渔船813艘(顺庆区141艘、高坪区234艘、南部县99艘、仪陇县55艘、阆中市284艘),退出渔船将在春节前陆续完成报废处置,南部县99艘渔船全部移交,该县文体广局,计划建捕捞博物馆。
退捕之后的渔船或报废或移交、渔民何去何从?渔业又将如何发展?□本报记者 蒲南溪
现状
嘉陵江捕捞量逐年下降
46岁的陈志德是顺庆区的一位渔民,有15年捕鱼经历。“2004年开始捕鱼,就在小龙到青居这一段。那时候能捕到一些珍稀鱼类,如江团、白甲鱼等。”陈志德说,随着技能的提升,2015年,他的捕鱼收益达到了最高,一年下来有10余万元。但捕鱼事业也从这个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近两年来,过度捕捞使得嘉陵江顺庆段的鱼类数量锐减,渔民收益也大幅下降。
1月8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陆域交叉检查组来到南充,看到嘉陵江平静的水面、清澈的水质,检查组成员心中既有欣喜也有怅惘。“嘉陵江里从前有60多种鱼类,现在有十几种已经见不到了。”四川省水产局渔政处处长张志英说,由于捕捞量超过了鱼类繁殖可负载的数量,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如今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保护长江,保护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基因库刻不容缓。
“从2016年开始,四川春季禁渔制度将禁渔期延长到了4个月。而这次十年禁渔,力度前所未有。”张志英说,鱼类的生存繁殖能力很强,通过这十年禁渔可以有效保护长江现存的鱼类。“这是好事,不然以后嘉陵江、长江真的没鱼了。”记者采访中,准备上岸的老渔民们也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转型
捕鱼者变身“美容师”
“转型是必由之路。”陈志德说,实际上,两年前他就听说嘉陵江要禁捕,所以一直在准备转型,江面打捞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他已经跟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打捞公司,主要业务是承接政府的服务外包,打捞嘉陵江江面的漂浮物。
“目前打捞公司聚集了14名退捕转产的老渔民,工作地点还是跟过去一样,不同的是我们成了嘉陵江的‘美容师’。”陈志德说。
在仪陇县,渔民何江承包了两百亩土地,计划种植花椒。同县的渔民刘伟忠则告诉记者,他将利用自身的驾驶技术,从事货物运输。
“为了帮助退捕渔民顺利转产,南充市设置两年过渡期,为渔民提供生活补助。”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五个县市区都对渔民基本状况进行摸底评估,预计春节前将渔船及渔具回收补偿、生活补助、转产转业扶持、奖励资金支付到户。
“更重要的是为渔民找到新的就业路子。”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退捕渔民一部分就地转产发展种养业,一部分转为江河湖垃圾清理工,还有的进入农业园区务工,选择外出就业也是一条途径。
亮点
科技助力生态养殖
十年禁渔,将为多数鱼类争取2至3个世代繁衍,缓解当下长江鱼少之困。为了能够尽快恢复长江的生态,相关部门开展了人工投放鱼苗等增殖放流的措施。
2019年12月23日,在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嘉陵江段,工作人员向嘉陵江投放优质鱼苗150万尾,主要投放了鲢鱼、鳙鱼、草鱼等品种,鱼苗的体长都在5厘米以上。
“冬季水温较低,鱼苗成活率高。投放的滤食性鱼苗、草食性鱼苗还可以很好地改善水质。鱼苗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消耗掉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水草,减少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改善生态系统,保护水质。”投放活动负责人介绍说。
嘉陵江南充流域禁捕,南充本地消费者对鱼肉的需求并不会受到影响。随着物流业以及南充本地和外地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市场上的鱼类供给依然充足。
近些年南充的水产养殖还有新的亮点。总投资1.5亿元的营山县现代水产融合示范园,实现了生态养殖、科技养殖,依托营渔水产、中坤农业等龙头企业,改造鱼塘1800余亩,发展稻田综合生态种养6500亩。
“我的园区水域面积有400亩,全部智能控制,只需要4名员工。”营山县现代水产融合示范园营渔水产负责人杨长军说,园区36口鱼塘都采用新型池塘循环水集约化养殖技术,通过“水产养殖推水增氧设备”“流水养殖槽污物收集排放装备”等智能控制系统,90%的鱼类粪便都可以得到收集过滤,并通过湿地实现水体的自我净化。
“冬天养鲟鱼,夏天养鲈鱼。目前年产量能达到75万公斤。”杨长军说,预计2020年达到3200吨,其中鲈鱼、鳜鱼等特种水产450吨、虾类600吨、优质鱼苗100吨,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带动11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示范园还积极与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合作,将建设现代水产品种展示区800平方米和水产技术培训推广中心。
编后
近年来,长江流域一些地方出现的开发无序等问题,让鱼越捕越少,渔民也越捕越穷。不久前,长江白鲟灭绝的消息,更让长江生态保护成为关注焦点。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去年6月,四川省出台《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今年,我国也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十年禁渔,对渔业来说,有挑战也有机遇。如何同时解决退捕渔民安置、产业持续发展问题,对不少地方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从一些成功的发展经验看,渔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找到平衡。在南充,禁捕前,当地已打好了提前量。引导退捕渔民创业就业,实现水产养殖产业化。种种措施,短期内可能会给当地发展带来阵痛,但长期看,这无疑是“刮骨疗毒”,能有效解决发展中的很多顽疾,为长江水清鱼美、生态恢复,经济发展找到良好的途径。
新闻推荐
四川欣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业执照:91511321555774739G)因保管不善,将川(2016)南部县不动产证明第0001601号的不动产登记证...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