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部新闻 > 正文

钓鱼大赛举办十年看库区四变

来源:南充日报 2018-09-19 03:01   https://www.yybnet.net/

●张枥 李果 曹伯同

9月16日至20日,第十届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在南部县升钟湖景区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选手参赛。

从2009年南部县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性钓鱼赛事至今,已整整10年。10年间,升钟水库变成升钟湖景区,具备能同时容纳3000人参赛的池钓、野钓、路亚钓比赛的承载能力;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潍坊国际风筝节成为全国三大休闲体育赛事。10年间,一业变多业、村民成老板、产品变礼品,升钟湖名满全国,享誉海外,升钟人抢抓机遇,脱贫奔康。

1 库区变景区 “六难”不再难

8月31日,南部县城通往升钟湖风景区的快速通道定升公路实现主线贯通,喜讯传来,沿线群众一片欢腾。这不仅打破了制约升钟库区10万群众发展的交通瓶颈,更为巩固库区发展成果、加快升钟湖风景区开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基础保障。

回首10年前,升钟库区群众经历了交通难、用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六难”。

“孤岛是库区曾经的特有现象。双峰乡龙马镇村村小就是一个孤岛学校,1个教师3个年级9个学生。那时交通落后,老师不愿来也留不住,不少学生不得不中途辍学。道路不通,孩子们上学难啊!”升水镇小学教师杜明聪感慨道,为此,当地年轻人纷纷举家外迁,有时走遍好几个村子,都看不到有一户壮劳力在家,农村毫无生气。

在升水镇寨子山村村民王国强的记忆中,过去的库区生活可谓艰辛,“望得见水,吃不着水”,曾经为了挑水,村民要从深夜一直等到凌晨,走上五六个小时山路肩挑背扛;曾经为了节约一度电,连用煤油灯照明都算计着时间。“水阻路断,少粮缺钱”,一个“穷”字道不尽其中的艰难困苦。

升水镇发英村党支部书记赵克万仍记得当地曾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小病拖,大病磨,患了绝症跑不脱。”当时,乡村医疗站点较少,且缺乏医疗设备、缺少医生,一些群众生生将小病拖成了大病。

穷则思变,差则思勤。经过反复论证,实干苦干的南部人决定以升钟湖为依托,以钓鱼项目为切入点,打造升钟湖国家4A级风景区。2009年,中国升钟湖钓鱼大奖赛暨首届钓鱼文化节举行,以休闲垂钓和水上运动为核心的库区旅游业全面展开。2011年,中国三大钓鱼赛事在此成功举办,升钟湖成为全国钓鱼人的焦点,引来世界关注的目光。2015年,首届全国钓鱼运动会举行,升钟湖打响了“中国·升钟湖生态旅游”这块特色品牌。

以赛事促发展。一个个水厂建了起来,一条条供水管网进了农家,一座座学校建了起来,一条条旅游路、便民路伸进院坝,库区周边乡镇的面貌和库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如今,正值首届钓鱼比赛成功举办的十年之期,连接南部县城和升钟湖景区的定升公路实现了主线贯通,再次拉近了升钟湖景区与外界的距离。升水镇金鸭场村村民宋永尧说:“一池碧水,让升钟湖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景区。”寨子山村村民彭永君说:“一场赛事,让升钟湖成为全世界钓鱼爱好者的天堂。”如今的升钟湖,基础设施完善了、文化内涵丰富了、旅游竞争实力提升了。村民们都在期待着,下一个十年,升钟湖景区的发展迎来又一个新高潮。

2 钓鱼变赛事 人气商机大汇聚

第一届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冠军李大毛已经连续10年参加升钟湖钓鱼大赛。每当金秋时节来到升钟湖,他就会感叹:又是一年升钟湖,又是一年细雨相思。在他看来,在升钟湖垂钓不仅是一份难舍的情结,更是一份与库区群众的十年相守,钓鱼不仅让升钟湖广为人知,更让库区得以发展、群众得到实惠。10年间,李大毛见证了升钟湖的点滴变化。他将把钓鱼运动推介给更多钓鱼爱好者,把升钟湖推介给更多钓鱼人,为升钟库区的发展再添动力。

赛事总裁判长郝卫东见证了升钟湖钓鱼品牌的十年打造。他说:“从落后的库区,到今天的景区,南部和中国钓鱼协会一致坚持以赛事树品牌。尽管最初碰到不少困难,但通过不懈努力,用10年时间造就了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成功探索出升钟湖钓鱼比赛模式和全国钓鱼大赛模式,更开启了以钓鱼为主题的体育扶贫‘升钟湖模式\’‘南部模式\’。南部和中国钓鱼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钓鱼运动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及倒逼生态环境建设功能,促进升钟湖景区更好、更快、更优的发展。”

湖南卫视《快乐垂钓》节目执行导演王东从2014年开始到升钟湖直播比赛。他告诉笔者,升钟湖钓鱼大赛不仅规模全国最大,且赛事齐全。这几年,他感受到了升钟库区群众的淳朴与热情,更看到了他们的感恩与勤奋。库区一年一个新变化,更是赢得了所有钓鱼爱好者的心。他将和南部人民一起努力,争取钓鱼大赛迎来更辉煌的十年。

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赞助商、成都钓鱼人钓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升钟湖的钓鱼大赛,越办越有名气,越办越有品质。升钟库区从无到有的崛起,是从落后到富裕的转变,更是南部人民敢想敢干的决心和不甘落后的奋进。他期待在崭新的十年,与升钟湖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在升钟湖景区生态停车场,一场完全由本地企业和群众参展的展销会引得游人纷纷驻足。展销会上,核桃、花生、有机鱼等土特产品一应俱全,手工挂面、卧龙鲊、锅魁夹凉粉等地方特色小吃琳琅满目。升钟镇堰坎上村76岁老人杜锡尧说,每年钓鱼大赛期间,他都要带来自家的脆香甜柚参展,连续10年的钓鱼比赛对他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柚子俏销了,自家增收了,日子红火了。

从2009年起,升钟湖景区一带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在家开办农(渔)家乐的农户超过100家。周边乡镇的群众也先后组建了10余个专合组织,培育业主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近百家。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100万人次,带动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60亿元。

3 一业变多业 乡村振兴起航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的偏远之地,也能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提及已经连续10年在家门口举办的中国升钟湖钓鱼大赛,年过六旬的升水镇临江坪村村民宋发明直呼想不到。的确,曾经的升钟库区沿线乡镇,山高路远、地力贫瘠,村子没有产业、村民没有出路。

改变源于联姻。升钟湖与钓鱼比赛的联姻,让这个贫穷落后的库区开启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之路。库区群众感受到:“山村要大变样了。”

2009年,来自32个省份的1004名钓鱼高手云集升钟湖,垂钓在阳光铺满的粼粼水泊中,体验着“体育+扶贫”在升钟库区的点滴脉动。随后10年,一群又一群垂钓高手从国内各地、甚至国外来到这里,感受钓竿颤动带来的欢乐。

临江坪村曾是升水镇最为偏远的村子,是水库边落后的小渔村。以钓鱼大赛为契机,以绿色发展为基调,以自然秀美、如诗如画的渔家风情为本底,融入川北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钓鱼文化,临江坪村逐步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最美渔村”。

“一片好山,一湾好水,一张钓鱼名片,把农村带起来,把乡村发展好。”升钟湖假日酒店有机蔬菜水果基地负责人感慨,借力钓鱼大赛的名气,他们在2014年流转土地千余亩,成立升钟湖德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蔬菜、脆桃、枇杷、猕猴桃与花卉、林木等。通过推广有机农业、有机渔业等,给升钟湖品牌锦上添花,让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感受新农村的新气象。

升钟镇蜀昇源中药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程,至今仍忘不了合作社刚刚起步时的艰辛,道路不便、通讯不畅、网络不通,让本地优质农产品不为人知、不被人识。他也曾困惑,规模种植的优质农产品出路在哪,他能坚持多久?

但钓鱼大赛的持续举办,让向程坚定了坚守库区,做大做强品牌的信心。“基础设施完善了,钓鱼比赛进来了,升钟湖品牌响亮了,客人慕名而来了,产品被人熟知了。”历年参加中国升钟湖土特产品展销会的向程,让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走了出去”,并迅速打开了通往全国的市场。

展望未来,向程说,“一业变多业、产品变商品。”因钓鱼大赛而声名鹊起的升钟湖品牌,定将会随着一届又一届钓鱼赛事的举办,成为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农业产业必将随之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农民变老板 家门口创业增收

一年一度的钓鱼大赛,吸引的不仅是12个国家和地区的钓鱼高手,更有前来观赛赏景的游客。在升钟湖景区的美人鱼码头,一艘艘仿古游船、一只只快艇在碧波中静待游客,56岁的船老板彭泽云正在招呼客人。“升钟湖钓鱼大赛已连续举办了10届。这10年间,我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彭泽云的身份不仅是农民,更是一名商人,随着景区的不断发展,游客的逐渐增多,他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可要是放在10年前,彭泽云可没这样乐观。“过去我们只能望湖兴叹。”彭泽云说,当时的升钟湖不通公路,配套设施不完善,根本没什么名气。当地也有少数人跑船,但基本是渡运两岸群众,解决温饱都成问题。随着钓鱼比赛的举办,来升钟湖景区旅游度假、休闲垂钓的人越来越多,船老板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如今,彭泽云家拥有4条船,一年下来轻松收入20万元。

钓鱼大赛让升钟湖景区声名远播,并成为“休闲的乐园,钓鱼的天堂,体验的圣地”。彭泽云也在发展中不断谋求转型,联合其他船只经营业主成立了公司。

与彭泽云不同,家住湖畔临江坪村村民宋劲波则选择开办渔家乐。得益于钓鱼大赛带来的爆棚名气和自己独家钻研的鱼主题美食,他已经多次上过央视。如今不少到升钟湖来的游客,都寻着到他家吃饭住宿。

不过,在2009年举办首届钓鱼大赛之前,宋劲波一家的日子并不宽裕。当时,由于致富没门道,他只能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一场钓鱼比赛,让升钟湖成了游客竞相追捧的旅游好去处,不少年轻人都回来创业了。

看着景区发展越来越好,去年,宋劲波又投入300万元,对渔家乐进行了改建,“十年之际,我打算给自己换了一辆车,算是犒劳自己吧。”他说,祝愿下一个十年,景区蒸蒸日上,大赛越办越好。

新闻推荐

四川男篮联赛总决赛南充自贡上演龙虎斗

本报讯(唐澜菁记者钱晞)2018四川男子篮球联赛半决赛9月9日在蓬溪县体育馆结束。客场作战的南充南部永生化工集团队以89...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钓鱼大赛举办十年看库区四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