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枥 李果 曹伯同
2018年8月31日,对南部县人民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当天,全长29.9公里的定升公路,经过建设大军730天的艰苦努力和沿线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实现了主线贯通,打破了制约升钟库区10万名群众发展的交通瓶颈,掀开了振兴乡村的新篇章。
这一天,定升公路沿线群众欢天喜地,自发组织起来购买慰问品,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建筑工人,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定升公路如期贯通的背后,凝聚着决策者、指挥者、建设者和沿线乡镇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这其中,还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A “钉”在工地上的交通人
都说张工干事有点“狂”。初见张工,只见他挽着半截裤腿,手拿一张施工图正对着公路不停地比划。“乱石、杂物等,都要清理!”说着,他搬起几块石头就往斗车上放。
张工名叫张博武,是南部县交通局的总工程师,也是该项目负责人之一。定升公路建设一直按照计划有序推进。谁料8月10日这天却出了点状况。当时碑垭大桥正在架设桥梁,突然一股强风,将架桥机掀落至50余米高的深沟里。工人们又急又惊,齐刷刷地看向张博武。
“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张博武立即组织项目各方会商,10天后,一套崭新的架桥机重新立在桥面上,他兴冲冲地准备恢复作业。然而,现场情况却让他愁眉紧锁:工人们有了心理阴影,不敢也不愿上桥。
“工期紧急,时间紧迫。”略一思忖,张博武转身走到桥上,顶着烈日坐在桥面顶端,给工人做起了思想工作。近两个小时的思想动员后,施工得以恢复。此时张博武又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陪着工人一起施工,直到桥梁架设完成。
“室外温度40℃,还是50多米的高空。工人都是轮班倒,他却像‘钉\’在桥面上一样。这得有多‘疯狂\’。”说起这段作业经历,工人们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敢拼命的“狂人”!
汪东的“严”与张博武的“狂”有一拼。
今年7月,定升公路建设进入决战阶段,为加快施工进度,县交通局抽调人员成立工程突击队,汪东就是突击队中的一员。“24小时待命,全程驻守现场,随时解决各种施工难题。”汪东说着,迅速从包里掏出一粒糖,麻利剥开后塞进嘴里。监理敬鑫解释说,汪东有低血糖,劳累过度后常会头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得吃一颗糖,等症状缓解后又立即投入工作。
为督促施工,汪东给自己定下两条规矩:工作时间从早上5时至晚上10时;每天在公路上转、到工地上看、和工人为伴。7月29日早晨5时,莲花湾大桥开工架设,连续驻守现场近10个小时后,还没来得及吃午饭的汪东终于没有坚持住,晕倒在施工一线。
“老汪经验丰富,要求严格,有他在才能放心。”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同事们对他的工作十分肯定。
对南部交通人来说,修建定升公路就是一场攻坚战。
白天下工地、跑现场,晚上查进度、摆情况,定升公路开建以来,该县交通局局长喻凤鸣习惯了每天只在办公室眯一会儿,习惯了把项目相关会议放到晚上11时以后。组织建设者火速入党,把党课开到攻坚现场,把清凉送到建设工地……喻凤鸣每天忙得连轴转。
作为项目指挥部的一员,730天时间里,该县交通局副局长杜大成走遍了定升公路沿线的每一个乡镇。
自从被抽调到项目一线,体重不足50公斤的县交通局公路一局副局长余建林又瘦了不少。家成了旅店,工地倒成了他的家。
……
“……衣裤都是汗,加班又加点。烈日晒破脸,夜晚不入眠……”喻凤鸣介绍,这是县交通局一位干部写的打油诗,真实反映了交通人的艰辛。项目开建以来,该县交通局干部职工发扬“四拼精神”,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确保道路如期贯通。
B 把工地当家的建设者
罗浩东是重庆中环公司南部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2016年7月定升公路开建以来,他从参与勘界到征地丈量,每天早出晚归,以工地为家。家人给他打电话时总问:“你什么时候能休假呢?”他只好说:“工地这么忙,哪有时间休假啊!”家人不免有点儿埋怨:“工作再忙,也不能连家都没时间回吧!”
2016年10月,罗浩东挽着爱人的手走进了婚姻殿堂。他曾为她许下最美的诺言:一场隆重的婚礼、一次完美的旅行……举行婚礼后的第3天,他又回到了尘土飞扬的工地。而浪漫的旅游却遥遥无期。而今,定升公路已实现主线贯通,罗浩东却依然坚守一线。
和罗浩东一样,有着20余年党龄的赵建平把工地当成了自己的家。赵建平是该项目二标段机电队队长。2016年7月项目开工时,他就带领工人吃住在工地上,风雪中的机电安装,炎炎烈日下的管道疏通,风雨交加的突击抢修……他从未缺席。
8月的夜,沉闷得没有一丝风。临时板房内,赵建平和工友把风扇开到了最大。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元山抽水站水泵损坏,施工被迫暂停。”看着熟睡的工友,赵建平悄悄穿起衣服,一个人赶到两公里外的抽水站抢修。两个小时后,水泵正常运转时,赵建平已是筋疲力尽,和衣睡在了工地上。
作为项目二标段工程部部长,常兵常说:“党员要在关键时刻有作为、关键环节有突破。”面对前阶段工程推进困难、工期滞后等问题,今年3月,他牵头组建临时路基二队,组织人力、物力,有重点、有秩序地对施工进行合理安排,他每天在工地上从早忙到晚。工程突击半年来,常兵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每天不知疲倦地转动。
面对定升公路工期滞后、项目推进不利等问题,中环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洋今年3月临危受命以来,至今没有回过一趟家。今年8月,得知父母从重庆回老家阆中探亲,刘洋十分高兴。晚上9时从工地上下来,他不顾满身灰尘,一路驱车赶到父母身边,但只是匆匆一面,第二天一大早,刘洋已坐在项目部的食堂和工人们一起吃早饭。上午10时,一对年迈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进了工地,寻找一早便不辞而别的刘洋。面对父亲的询问和母亲的责备,刘洋满脸愧疚。他知道晕车的母亲,只能坐着摩托车从阆中赶来,但工期不等人,主线贯通在即,例会、专题会、协调会等他必须全部参加。整整一个上午,刘洋四处奔忙,而父母却在项目部等待,等着和他告别。三言两语,简短的交代后,刘洋都没时间挽留父母在食堂吃一顿午饭,便叫来了两辆摩托车将父母送走。这一场特殊的探亲就这样在匆忙中结束了。
今年刚满30岁的蒋小建是项目一标段技术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和这支年轻的团队,肩负着一标段13公里道路的测量工作。730天,寒来暑往,他们每天都要步行2万步以上,检验每一段道路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两年多时间,蒋小建从一个书生气十足的白面小伙儿,变成了一个“黑娃儿”。“黑娃儿”回家探了一次亲,妻子见他“面目全非”,心疼得流下了热泪:“身体要紧。这个钱不挣了,行不?”
蒋小建何曾不想留在家中陪伴爱人和孩子,可库区人民的期盼、团队的信任让他清楚使命所在、责任所在、希望所在。如今工程已快完工,蒋小建说,辛苦终于有了成果,累点也觉得很值得。
工作中,蒋小建和同事之间几乎没有太多交流,测量、打手势和记录数据等,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主要方式。他们之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转场,去下一个点。”就是这样的工作方式,蒋小建和他的团队一干就是730天。
730天的风雨考验,留给这个年轻团队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痕迹。但他们留下的是,却是建设质量的保证。
凤仪大桥,是定升公路二标段的重量级工程,共设计桥梁桩基36根。大桥桩基要浇筑在淤泥土质的河道附近。开工以来,状况不断,先是涌水、涌泥,接着是护筒偏移桩位等,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为了抢抓工期,2017年4月,项目部成立重难点工程现场工作组。通过现场蹲点和联合会诊,决定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项目部选派有经验的工人,组建了一支人工桩孔挖掘队,吃住在施工一线,24小时轮流下井、轮班作业。一个月不休,他们肩挑背扛,将一根根桩基稳稳地钉在地上。两个月的艰难施工,36根桩基全面完成。
定升工路三标段全长7.11公里,有4桥1隧道的建设任务,而位于峡谷之上的碑垭大桥,由于墩身高达50米,常遇横风突袭,施工难度倍增,工程进展缓慢。为确保8月31日项目主线贯通,三标段项目部全力攻坚,扩大预制梁场,增加T梁运车,增派施工人员,对每天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工人进行奖励,增加后勤保障费用……一条条切实可行的措施连夜出台,一张张按天计算的施工计划表清晰明了。桥梁施工队干脆在桥头搭起了帐篷,两班倒施工、24小时作业,硬是把10天的工期压缩到了4天。
C 心怀感恩的沿线群众
定升公路项目起于定水镇,止于升水镇,沿途经过大王、兴盛、万年、永红、升钟等多个乡镇,拆迁安置群众超过300户。
“补偿赔付的计算不合理。你们不拿出个说法来,我就不得搬。”就在拆迁安置工作如火如荼进行时,永红乡凤仪村村民王勇全的态度,让拆迁组愁眉紧锁。
“突然变卦,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但补偿标准核定后就绝对不能再改。”定升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李贤中没有气馁,反复给王勇全做工作。几番谈判下来,王勇全不仅丝毫不肯松口,矛盾还有了升级的趋势。
“工作还是要继续推进。正面交锋不行,就侧面迂回。”李贤中立即组织乡村干部对王勇全的情况进行调查,最终找到问题的症结:原来,被拆迁房屋归王勇全及其远在深圳打工的弟弟共有,他担心会与弟弟因赔偿款发生矛盾。工作人员立即赶赴深圳,与其弟协商,并让兄弟二人达成书面协议,难题迎刃而解。
针对拆迁安置中的可能性矛盾纠纷,定升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探索出一剂良方:动员沿线乡镇、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参与拆迁的矛盾排查。拆迁组放弃所有休息时间,配合乡镇,对发现的问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力促“拆迁未到,问题先消”。
在定升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的推动下,县乡村各级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到农户家中,心平气和说理,与群众交心谈心。村民高树兵说:“党员干部们不顾天晴下雨,费尽心思研究我们的种种困难,这是在为我们修路,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大多数群众的心声,大家主动要求尽快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两年多来,定升公路项目部工作人员蒲旭安已经记不清总共协调处理了多少件征地纠纷。随着施工队的陆续进场,矛盾日益增多。
“然而,从县级领导,到指挥部成员,再到乡镇、村干部,都没有被这些困难压倒。他们苦口婆心,化解了若干矛盾。”升钟镇回龙场村党支部书记何泽炳说。
这期间,无数个夜晚,指挥部会议室的灯光彻夜通明,他们正在研究推进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无数个烈日午后,各级党员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两年多时间里,他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路上”成为工作的全部。
这种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深深打动了公路沿线的群众。兴盛乡二龙场村村民高吉森家因修路占去各类经济林木近百棵,其中40余棵柚子树正值盛产期,10余棵桂花树总价值近万元。他二话没说就把柚子树砍了,将桂花树低价售卖,每年少了万余元的经济收入。“虽然损失了不少,可修路是大事,县里乡里的干部们都肯这样吃苦受累,我这点损失不算啥。”
兴盛乡白家山村村民李大松看着自家的祖屋被推倒,有些恋恋不舍,“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道路要从我家祖屋经过,我虽然心中难受,但坚决支持政府的工作。公路早一天建成,大家早一天受益。”
“项目工作只有工期,没有假期!”两年多时间里,县、乡镇、村干部几乎没有休过双休日和节假日,但他们从无怨言,全身心投入到公路建设工作中。
升钟镇党委副书记敬友贵坚守施工一线,有一次晕倒在现场,但他稍稍休息后又回到工作岗位,直到主线全线贯通……
正是他们,以勇扛责任的担当,为项目推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8月31日,定升公路主线贯通,公路沿线群众一片欢腾。他们点燃爆竹庆祝,买来慰问品送给建筑工人。
“这条快速通道的打通,将提速升钟库区群众增收步伐。对库淹区的孩子来说,将会打开他们的视野。”升水镇小学教师杜明聪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这条快速通道将拉动升钟湖旅游开发的大幕,拉近群众和外面世界的距离。
“这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升水场镇个体经营户郭晓蓉难掩兴奋,主动加入到慰问建筑工人的行列中,和大伙一起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她说,战高温、斗酷暑,一条路修得艰辛,却打动了人心。库区群众、南部人民,将感恩于心。
两年多来,这样温馨温暖的慰问场景不胜枚举。
皂角乡偏柏树村村民何文珍带着自己采买的防暑物品送给建筑工人,“建筑工人们不顾暑热赶工程、赶进度。这是为我们子子孙孙做的一件大好事。除了感谢,还是感激。”谈起工人们高温下坚守工地的情景,何文珍觉得心痛,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公路建设献一份力。
保城乡瓶垭岭村村民江丽一大早从家里赶到项目三标段建设现场。她说:“我要去当面感谢他们,为升钟库区修了一条致富路。”
看到工人们白天在工地上辛苦地作业,晚上在工地搭建的临时帐篷里住宿,条件十分简陋,升水场镇居民敬启军组织场镇上10余户居民走上碑垭大桥,给工人们送来了慰问物资。“烈日下、暴雨中,工人们都在抢工期保进度,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一包糖果、一瓶矿泉水、一条毛巾……是公路沿线群众对建筑工人们发自内心的感激。“定升公路通了,距离山外的世界近了,干群的心也更近了。”升钟湖大酒店工作人员张锡国说,这是一条助力发展的道路,更是一条库区腾飞的道路。
“美哉壮哉定升路,带动群众同致富。七百三十日和夜,建设团队同吃住。寒冬腊月建设急,风餐露宿战酷暑。四拼精神尽诠释,同心协力把路筑。隧洞桥梁路基础,质量安全不疏忽。喜看今朝主线通,谁又知道个中苦。待到工程竣工时,功劳碑上把你塑。”这是李贤中在定升公路全线贯通当天有感而发所作的诗。他说,定升公路主线贯通,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离不开沿线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730天艰苦奋战,充分展现了南部人民争分夺秒的“拼抢精神”、挑战极限的“拼命精神”、不胜不休的“拼搏精神”和万众一心的“拼合精神”。
■相关链接
定升公路起于南部县定水镇庙子山村,接国道212线,经定水、大王、兴盛、万年、永红、升钟、升水等7个乡镇,止于升钟湖景区大门,全长29.9公里。该项目于2016年7月开工,建设工期730天。
定升公路全面建成后, 将惠及沿线10万名群众, 成为南部县城通往升钟库区的快速通道, 县城至升钟湖景区的行车距离和时间将由原来的近百公里、1个半小时缩短至30公里、半个小时。同时,对于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改善沿线交通环境,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促进南部、阆中旅游产业发展,巩固升钟库区扶贫开发成果,提升升钟湖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林阳)9月4日,笔者从南部县经信局获悉,日前,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该县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