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 王林均 高林阳
诗言志,歌传情。在位于南部县升钟湖畔的双峰、店垭等地,流传着一首名为《吼拐》的民歌。这首流传近百年的民歌,产生于“背二哥”随口吼唱的山歌小调。这首民歌包含了哪些寓意,它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8月21日,笔者专门对此进行了走访。
源于底层劳动者
“吔(嘛),清早起来(嘛)走(呃),走上梁(嘛)……”当天上午,位于双峰乡场镇的老年活动室内热闹非凡。来自双峰、保城等地的几名老年人正聚集在一起摆龙门阵,民歌《吼拐》是他们讨论的焦点话题。
“吼拐,其实就是过去交通不便时,‘背儿哥\’们在肩挑背驮长途运输货物时传唱的一种民歌。”家住双峰乡寨山村、今年69岁的冯明海是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会员。他一直很喜欢家乡的这首民歌,并颇有研究。
双峰乡地处南部、阆中、剑阁、盐亭等县(市)的交界处,山路崎岖,最高山峰海拔高度接近900米。“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由于交通不便,背篓、背架子曾经是人们最主要的运输工具,所有的货物全靠人力背驮。”冯明海介绍,吼拐兴起于彼时。迫于生计,当地群众三五成群,手杵木拐,用背篓和背架子将本地的腊肉、棉花、染料等产品背到几百公里之外的甘肃、重庆等地贩卖,再用同样的方式运回当地人生活生产所必需的食盐、粮食、布匹等物资。
“身背100多斤的货物,走几百公里的山路,往来一趟至少耗时1个月,行走途中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冯明海说,途中疲惫的时候,“背儿哥”们便用状为“T”形、名为“打杵子”的木拐撑在背篓底部歇脚。在短暂的休息之际,大伙灵机一动,便以途中的人或物为题材,随意吼上几句,以达到鼓舞士气、消除疲劳的效果。
长年累月,随口吼唱几段山歌小调的人越来越多了,“吼拐”便成为流传于川东北大山深处的民歌。
曾登上省级舞台
“哟哪嗬(哪),斑鸠飞起尾巴(呀)因哪妹儿(嘞)……”当天中午,当笔者途经双峰乡曹家窝村时,同为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会员、77岁的冯益民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正手杵拐杖,用背架子背着刚掰下的玉米棒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歇脚的时候,冯益民一时兴起,随口扯开嗓子吼起了《吼拐》。
据介绍,《吼拐》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与30年代之间,直到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才流行于当地。“那时候,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非常多,无论是山间小道、田间地头,还是深山老林,也无论是种田地的还是做买卖的,累了乏了都会在歇息的时候吼几嗓子,既解闷又解乏。”冯益民说,当时的吼拐非常盛行,几乎人人都能唱几句,歌词题材也很广泛,既包括路边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也包括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俏皮话”。
50年代末,由于当地社会生产和商业活动得到进一步恢复发展,《吼拐》在当地的流传达到了鼎盛,成为人人会唱的“流行歌曲”,当地村民米月德还凭借着《吼拐》独特的艺术魅力在1959年四川省群众业余文艺演出中获得金奖,米月德也被当地人称为“吼拐第一人”。
后来,随着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出现,“背儿哥”的身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作为劳动者之歌的《吼拐》渐渐被人们淡忘。
改编传承赋予新内涵
“吔嘛,年轻娃儿都外出(呃)打工(呃)忙(嘛哟),那田地荒芜(哟)……”近段时间,利用暑假里难得的清闲,南部三中音乐教师向兴斌一有空便拿出他根据《吼拐》改编的《吼拐新唱》进行琢磨,以求日臻完美。
“作为我们本土的民间艺术,《吼拐》不仅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向兴斌说。近年来,随着该县加大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吼拐》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吼拐》的旋律很具有传唱性,但由于歌词内容距离现代生活较远,不利于广泛流传。”向兴斌告诉笔者,于是决定对其加以改编。如何才能创作出受欢迎的《吼拐新唱》呢?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向兴斌经常利用假期自费往返于双峰、店垭等地走访,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吼拐》的资料,并对《吼拐》进行改编。
此后,每当任教一个新的班级时,向兴斌都会将这首自己改编的《吼拐新唱》作为见面礼送给同学们。歌曲中流露出的情感总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林阳)8月11日,由共青团南部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及县总工会联合主办,主题为“亲水南部爱在七夕”的南部县第二届...
南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