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晚报记者 黄岚
近日, 南充日报社媒体矩阵携手CCTV-7《聚焦三农》栏目组,联合开展寒门学子暑期公益行动,面向南充九县(市、区)寻找品学兼优的2018年农村户籍高考寒门学子,挖掘他们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 助力寒门学子圆梦大学。昨(29)日,记者获悉,为了挣大学学费, 家住南部县太华乡坛神庙村的18岁女孩谢戴鸿正在浙江宁波一家布料厂打散工。尽管车间里的温度高达43℃左右,她依然咬着牙关,在为自己的大学梦想努力奋斗。
家庭贫困 她家被评定为贫困户
18岁女孩谢戴鸿出生在南部县太华乡坛神庙村六组, 坛神庙村是太华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今年,她以648分的高考成绩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
谢戴鸿家中有7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和她。由于家境贫寒,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 她和弟弟妹妹3人由爷爷奶奶一手抚养长大。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谢戴鸿的母亲因强烈地震恐吓后经常生病,被查出患有脑出血后遗症;与此同时她家的房屋也受到了损坏,后来在村、组的帮助下,她家房屋被翻新。母亲患病后,家里的经济更加拮据。 后来, 她家被村里评定为贫困户,在相关部门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生活水平渐渐提高。
谢戴鸿的奶奶常年患胃病, 爷爷患有冠心病, 但他们一直在老家坚持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庄稼来补贴家用。为了3个子女上学的费用, 谢戴鸿在外地务工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每年以3万余元的收入勉强撑起这个家。
贫困学子 为了改变命运刻苦学习
谢戴鸿在太华乡小学读完小学和初中课程,曾被评为“南充市优秀团员”。“就是这一次上台领奖的时候,由于心情太激动,我在现场摔了一跤。”谢戴鸿告诉记者。
因为在贫苦农家长大,“脱农皮”的信念一直鼓舞着谢戴鸿奋勇前行。 因为家境贫寒, 谢戴鸿亲眼目睹了很多心酸故事: 农村一些老人总是强忍着病痛而不愿去医院,每每遇到生病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忍忍,再忍忍吧!”“每当这时,我就想:长大后我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去帮助那些贫困的病人。”谢戴鸿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初中毕业后,她幸运地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成为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的一员。
“在高中校园里,大家经常能看见我忙碌的身影:同学们在酣睡时,我已悄然起床吃完饭,早早地投入一天的学习中;同学们蜂拥回寝室时,我暗暗劝自己:再学习15分钟吧。正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15分钟,无数个早起的早晨,我才能以648分的高考成绩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
勤工俭学 在43℃左右的车间打工
太华乡坛神庙村村委会主任杜水泉告诉记者,谢戴鸿的父亲叫谢光强。由于要抚养3个孩子, 加上两个老人体弱多病,谢光强家确实很困难,以前,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 他找到在外地务工的村民, 请他们为谢光强在浙江宁波一家布料厂找到一份工作。今年,谢戴鸿考上大学后, 谢光强一家人都在为她的大学学费发愁。
今年7月初,为了筹集上大学的学费,谢戴鸿离开老家,到父亲打工的布料厂打散工。昨日,谢戴鸿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在厂里,她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12点。上班时,尽管风扇不停地扇着, 车间的温度仍在43℃左右, 而那些布料在定型机中达到165℃-200℃的高温。她的任务则是在布料出来后将它打包做标记。滚烫的布料捏在手中,痛感直达忍耐极限,她的双手经常被烫起泡。为了尽量让双手不受伤,能做的只能是加快动作。“每天上班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全身的汗味超级难受。不过,哪怕再苦再累,我都能够忍受,因为我内心有一个强大的信念———我想跨进大学校园,圆自己的大学梦,为能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而奋斗。”
新闻推荐
千帆竞发势如虹 项目攻坚捷报传———“三场突围战”之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杜杰见习记者童铃曦实习生龚衡熊媛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