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部记者站 张枥
李果 曹伯同 文/图
5月3日,农历三月十八, 南部县玉镇乡大力寨村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当地一年一度的传统农耕民俗文化活动“牛王会”在此举行。 引得四面八方群众不约而同会聚于此, 纷纷前来参加牛王会, 共庆牛王节。
1 品特色小吃
5月3日牛王会当天, 不仅当地男女老少前来赶会,西充、盐亭等周边县的群众也早早赶来, 他们或沿路步行,或以摩托车、汽车等代步,短短数公里的村道上熙熙攘攘、车来人往。
大力寨村一处山腰的仿古牌坊处,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大坝子,如今已被村民改造成兼具集市功能的小广场。坝子左侧留有一块空地作停车之用,一旁则搭建起简易凉棚,置以石桌、石凳等供赶会的游人临时休息。 右侧建有房屋,临时形成街市,进行各种交易。从广场往下,还建有简易的戏园和食堂,可供千人看戏、百余人就餐,极为闹热。
牛王会上,美食繁多,其中最诱人、最具特色的当属色泽黄亮、 个头偏大的大麻花。游客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前来购买。大麻花也被当地人称作犁后盘麻花,最初只在牛王会当天作为一道祭品,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如今,大麻花已成为牛王会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更成为许多人心里的一种乡愁。
大麻花颇为香脆,有甜、咸两种味道,每根重0.5公斤左右。 为了赶制这些麻花,店主邓贵荣需要提前1周开始准备,8000个麻花必须在牛王会正式举行的前一天全部炸好,然后由车辆运至山上。而堆码上架则必须由人工进行, 讲究码放整齐、互留间隙,以便通风,保持麻花的口感和风味俱佳。邓贵荣告诉记者,他家制作麻花的工艺从清朝流传下来, 能够存放1个月以上不变质。
除了颇具特色的大麻花,牛王会上的大馒头也令人垂涎欲滴。又白又大的馒头软甜可口,配以十字花刀,一个就有0.5公斤左右。当地人介绍,过去由于山高沟深,村民劳作十分不便,而大馒头一个就能抵壮汉一顿的饮食,于是村民也就有了制作大馒头的习惯, 同时也祈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 看川剧表演
牛王会期间,“唱大戏”必不可少。所谓大戏,就是传统的川剧表演,这也是吸引人们前往的原因之一。 不用口口相告, 不用广播宣传, 只等鼓乐一响,人们就必定准时到来,早到的有机会坐到现场摆放的简易条凳, 来晚了的则只能靠墙站着观看, 但现场个个看得津津有味。
平日里,大力寨村的山上行人稀少,村民生活比较单调,而到了农历三月十八,在这里就会碰见很多熟人,因此牛王会也成为拉近彼此关系的纽带。
靠着戏台的一间宽敞瓦房内,搭上十来张折叠桌椅,就成了一个简易的餐馆,几个简单的农家菜肴,不但量足味美,价钱也极为公道,熟人在一起,气氛也不错,畅快地喝上两盅,相谈甚欢。亲朋好友在一起,或喝茶聊天,或把酒言欢。一时间,简陋的餐馆成了升华亲情、 友情的所在,牛王会也成为人们祭祀、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活动。
3 睹“牛神”风采
大力寨山顶上有一尊高约8.8米的紫铜牛像,凡赶会者多会前来一睹“牛神”风采,同时还会祈求牛王保佑来年丰收、六畜兴旺、家庭和睦、子孙健康。
牛王会这天,公鸡的交易历来特别火爆。许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大多会带着公鸡到牛王庙里祭拜祈福,然后出售给商贩。也有一些人到商贩手中购买,然后再到庙里虔诚祈福。
据传,过去人们以公鸡祭拜牛王,通常用一把弯刀将公鸡宰杀,然后取血祭拜,而鸡肉则被视为牛王的恩赐, 带回家去让全家食用,以求家人都享受福泽。如今随着人们文明程度提高, 这一祭拜方式被逐渐简化,演变成将公鸡的鸡冠切掉一点,滴血在地即祭拜完毕。
“耕地全靠耕牛,且年年收成不错,村民便认为这是牛王在暗中相助。”当地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养牛的农户都要让牛在家休息, 并把牛厩收拾得干干净净,用最好的谷草和饲料喂养。现在农村的耕牛少了, 大家祭拜牛王更多是一种心理寄托,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传,唐末宋初,老百姓为逃避战乱搬迁到大力寨山一带依山建起房屋。由于这里的耕牛耕种庄稼十分卖力,人们便在大力寨山上修建了牛王庙进行祭拜,祈求牛王保佑耕牛不生病、爱卫生、力气大、不偷吃庄稼。从清乾隆年间起,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起举行为期3天的牛王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林阳)4月28日,记者从南部县农牧业局获悉,四川省2017年度贫困村优秀驻村农技员名单日前进行公示,该县周廷雄、张翔宇、焦全爱、邓育华等4名农技员名列其中。据了解,驻村农技员周廷雄自下派...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