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枥 李果 曹伯同
5月3日,农历三月十八,南部县玉镇乡大力寨村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当地一年一度的传统农耕民俗文化活动牛王会拉开帷幕。
牛王会延续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四面八方的群众都要身着盛装,不约而同汇聚于此,共庆牛王会。
A.客从八方来
5月3日牛王会当天,不仅当地男女老少前来赶会,西充、盐亭等周边县的群众也早早赶来,他们或沿路步行,或以摩托车、汽车等代步,短短数公里的村道上熙熙攘攘、车来人往。
大力寨村一处山腰的仿古牌坊处,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大坝子,如今已被村民改造成兼具集市功能的小广场。坝子左侧留有一块空地作停车之用,一旁则搭建起简易凉棚,置以石桌、石凳等供赶会的游人临时休息。右侧建有房屋,临时形成街市,进行各种交易。从广场往下,还建有简易的戏园和食堂,可供千人看戏、百余人就餐,极为闹热。
牛王会上,美食繁多,其中最诱人、最具特色的当属色泽黄亮、个头偏大的大麻花。游客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前来购买。
大麻花也被当地人称作犁后盘麻花,最初只在牛王会当天作为一道祭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如今,大麻花已成为牛王会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更成为许多人心里的一种乡愁。
大麻花颇为香脆,有甜、咸两种味道,每根重0.5公斤左右。为了赶制这些麻花,店主邓贵荣需要提前1周开始准备,8000个麻花必须在牛王会正式举行的前一天全部炸好,然后由车辆运至山上。而堆码上架则必须由人工进行,讲究码放整齐、互留间隙,以便通风,保持麻花的口感和风味俱佳。邓贵荣告诉记者,他家制作麻花的工艺从清朝流传下来,能够存放1个月以上不变质。
除了颇具特色的大麻花,牛王会上的大馒头也令人垂涎欲滴。又白又大的馒头软甜可口,配以十字花刀,一个就有0.5公斤左右。当地人介绍,过去由于山高沟深,村民劳作十分不便,而大馒头一个就能抵壮汉一顿的饮食,于是村民也就有了制作大馒头的习惯,同时也祈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B.川剧来助兴
牛王会期间,“唱大戏”必不可少。所谓大戏,就是传统的川剧表演,这也是吸引人们前往的原因之一。不用口口相告,不用广播宣传,只等鼓乐一响,人们就必定准时到来,早到的有机会坐到现场摆放的简易条凳,来晚了的则只能靠墙站着观看,但现场个个看得津津有味。
平日里,大力寨村的山上行人稀少,村民生活比较单调,而到了农历三月十八,在这里就会碰见很多熟人,因此牛王会也成为拉近彼此关系的纽带。
靠着戏台的一间宽敞瓦房内,搭上十来张折叠桌椅,就成了一个简易的餐馆,几个简单的农家菜肴,不但量足味美,价钱也极为公道,熟人在一起,气氛也不错,畅快地喝上两盅,相谈甚欢。
亲朋好友在一起,或喝茶聊天,或把酒言欢。一时间,简陋的餐馆成了升华亲情、友情的所在,牛王会也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活动。
C.睹“牛神”风采
大力寨山顶上有一尊高约8.8米的紫铜牛像,凡赶会者多会前来一睹“牛神”风采,同时还会祈求牛王保佑来年丰收、六畜兴旺、家庭和睦、子孙健康。
牛王会这天,公鸡的交易历来特别火爆。许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大多会带着公鸡到牛王庙里祭拜祈福,然后出售给商贩。也有一些人到商贩手中购买,然后再到庙里虔诚祈福。
据传,过去人们以公鸡祭拜牛王,通常用一把弯刀将公鸡宰杀,然后取血祭拜,而鸡肉则被视为牛王的恩赐,带回家去让全家食用,以求家人都享受福泽。如今随着人们文明程度提高,这一祭拜方式被逐渐简化,演变成将公鸡的鸡冠切掉一点,滴血在地即祭拜完毕。
“耕地全靠耕牛,且年年收成不错,村民便认为这是牛王在暗中相助。”当地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养牛的农户都要让牛在家休息,并把牛厩收拾得干干净净,用最好的谷草和饲料喂养。现在农村的耕牛少了,大家祭拜牛王更多是一种心理寄托,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传,唐末宋初,老百姓为逃避战乱搬迁到大力寨山一带依山建起房屋。由于这里的耕牛耕种庄稼十分卖力,人们便在大力寨山上修建了牛王庙进行祭拜,祈求牛王保佑耕牛不生病、爱卫生、力气大、不偷吃庄稼。从清乾隆年间起,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起举行为期3天的牛王会,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新闻推荐
突出“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等方面,开启农村农业农民发展新模式———纯阳山村的乡村振兴探索
●张枥李果曹伯同南部县八尔湖镇纯阳山村坚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开展“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等方面的探索,不仅实现了村退出,今年初还被省委农工委、省水利厅评为“水美新...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