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记者站陈定军游觅本报记者胡青青刘夏
11月11日,记者走进前锋区观塘镇莲花村,只见一排排川东民居风格的“小洋楼”,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道路,这里的一切显得井井有条。
“搬下来好啊,还能靠种植花椒发家致富,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提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刘兵感慨不已,他家之前住在山上,交通不便,出门困难,“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我家的命运。”
刘兵家的变化只是前锋区脱贫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勇当脱贫攻坚先锋,把各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扎实推进。日前,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批准南部县等5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前锋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不“撒胡椒面”精准“一对一”
11月11日早上8点,前锋区虎城镇双河村村民陈世平带着清洁工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去年,村上让陈世平负责村里的垃圾清运,这也是他57年来的第一份“正式工作”。陈世平家里只有年迈的母亲与他相依为命。因为母亲经常生病,加上家里没有其他固定收入来源,生活十分困难。这个岗位,让他每月可从村里领取300元工资。
陈世平家的变化不止于此。考虑到陈世平母亲常年卧病在床,村上为他母亲申请了医疗救助基金,代缴了新农合,看病的钱能全报销。家里住的危房也经过“五改三建”修葺一新。“村上还给我送来了两只山羊和几头种猪,帮助我发展养殖业。”
陈世平说,现在他家年收入已经过万元了。
陈世平家的改变得益于该区“一对一”***举措。“扶贫不能‘撒胡椒面\’。”区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说,***,关键在于“精准”二字。
该区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组建业务指导组赴乡包村,紧密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由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一对一”分别具体制定村、户脱贫方案。针对贫困户脱贫问题,重点围绕家庭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四大类稳定达标问题,编制完善“一户一策”脱贫方案,确保帮扶出实效。
发展特色产业盘活一方经济
11月12日,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热闹不已。该村新打造的越野赛车场、“亲子乐园”农家乐生意异常火爆。业主李明介绍,自开业以来,每天要接待游客近500人,日营业额超过两万元。
会龙村位于“111”产业环线。近年来,该村依托这里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立桃园800余亩。同时,引进业主打造出山地赛车、休闲垂钓、农家品茗等10余个主题游乐项目,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的兴起,村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代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村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桃园基地,是名副其实的股东。桃园基地项目总收入的30%将归村合作社。“生意越好,村民的收益就越高,分红就越多。”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是脱贫的主要依托。选准扶贫产业,成了前锋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区针对扶贫产业选择培育难、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难、贫困边缘人口多等实际困难,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紧密结合观塘现代农业园区和广安“111”环线建设,注重镇园结合、产村相融、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建立脱贫致富产业园50个,打造优质产业基地13万亩,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持续稳定脱贫、有质量脱贫的目标。
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
11月11日,前锋区光辉乡高岭村第一书记刘亮来到村里的茶园基地,查看茶树生长情况。“有了这2000亩茶园基地,大家的致富信心更足了。”刘亮说。
高岭村位于前锋区光辉乡东侧,全村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836人,群众收入多为传统种养业,2016年人均收入为4780元。
如何盘活现有集体资产,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工作要求,高岭村确定了“龙头带动、三产联动、连片推动”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建立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成立广安千佛茶叶有限公司、广安肖家大院红色旅游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高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个实体项目公司,让村民从中受益。
高岭村依法赋予农民对集体股份的占有、收益权利,对经营性净资产进行折股量化,全村共折合资金100.32万元,村民836名,每股单价1200元,将股份配置到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村民,并向村民发放股权证,保障其对集体经济股份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参与管理决策权。
目前,公司有20余名村民常年在此务工,带动本村村民和周边群众务工300余人,本村村民除享受股份分红、农业综合补贴、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外,还可享受土地租金、务工收入、产业增益,同时带动周边6个村群众实现可持续增收。今年,三个项目公司已实现产值52万元,实现利润8.5万元,全年预计实现产值140万元,销售收入114万元,利润20.6万元,带动全村实现人均增收480余元。
据了解,该区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采取村级农业公司带动、专合组织带动、集体资产租赁、资产收益试点等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在每个乡镇确定2个以上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带动其他村集体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晓江)为弘扬高雅艺术,丰富师生课余生活,10月30日晚,四川音乐学院原创民族歌剧《卓文君》在川北医学院顺庆校区世纪礼堂精彩亮相。该校8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场音乐盛宴。“有一美...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