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枥 李果 王林均
日前,四川省首届“天府好家规”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南部县三清乡的“马氏家族家规”获评“天府好家规”提名奖。
三清乡马氏家族家规形成于何年?何以传承至今?5月16日,记者来到三清乡桡片村的马家大院进行探访。
A 历经百年风霜的马家大院
当天上午,记者乘车来到三清乡桡片村马家大院。整个院子川北民居风味浓郁,为单檐悬山顶,青瓦屋面,穿斗结构。上房正堂屋及左右侧间为平房,左右厢房及下房均为一楼一底,有吊脚廊道,总建筑面积784平方米。
马家大院朝门外宽阔的平地上堆放着大型条石,上面布满了青苔。据说,这些条石就是当时修筑影壁的石材。在大门两侧各摆放着一个上了年代的石槽,以前上面还竖立着旗杆。在中国古代,大门口竖立旗杆是功名的象征,是族人的荣耀,说明这个地方以前曾有人中过科举或当过官。
马家大院有一独特之处———保存有7道清代匾额。从马家大院匾额上的刻字分析,大多为清道光年间的匾额。在上房正堂屋上挂着两道匾额,分别为“欧文郭福”“名标铜柱”。正堂屋里有匾额“公辅房杜”,神龛上的匾额为“福德堂”,这些匾额书法精湛,或为大红字体,或烫金,历久而更显风韵。
马家大院正堂屋门两侧的一副对联,上联为“孝悌忠信无外伦纪”,下联为“礼义廉耻莫大纲常”,格外醒目。马家的老人告诉记者,这副对联是先祖留下的家规。
B 马氏先祖立下家规
“孝悌忠信无外伦纪,礼义廉耻莫大纲常。既是马氏先祖留下的家规,更是后世子孙立身处世、持家立业的遵循。”今年已经年逾9旬的马氏家族后人马德文告诉记者,这副对联是200多年前马家祖先马礼祥在修建这座四合院时请人刻写在上面的。
据介绍,马礼祥出生在三清乡桡片村的鞍子山下。通过刻苦努力学习,马礼祥成为一名千总(总兵)。晚年时期,马礼祥告老还乡后修建了这座马家大院,并一直和家人居住在这里。
“马礼祥一生淡泊名利,十分注重培养良好的家风。”马德文说,马礼祥无论是在任职期间,还是回到家乡,对家人的要求都十分严格,立下家规,要求子孙后代要谨记行善积德、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兄弟和睦等人之常伦,并制定了违背家规者将受到杖责以及罚钱20吊等惩戒措施。
在马礼祥的影响和教导下,马家不仅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与乡邻以及亲友之间的关系也相处得十分融洽。
C 后世儿女谨记祖训
在马礼祥的言传身教下,他的3个儿子恪守家规,耕读传家。三儿子马兵龙更是在中举之后毅然放弃入朝做官的机会,选择了在家中孝敬双亲,教育子女。
晚年时期,目睹附近乡邻因不守纲常、破坏社会伦理道德而影响家庭团结、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后,马兵龙决定对父亲制定的家规作进一步完善,特意增加了“顾廉耻”一项。至此,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内容的马氏家规更加完善。
在以后的200多年时间里,马氏家族的后人一直遵循祖上流传下来的家规家训,并利用清明祭祖等时机,让族人了解和铭记。
马德文说,近年来,随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马氏家族的成员都积极响应和参与清明祭祖等活动。在祭祖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教育族人铭记祖训,还会对表现优秀、对社会贡献大的族人进行表彰奖励。
D 祖传家规与时俱进
“公安英烈,共和国不会忘记。”在马家大院的上房侧间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红框牌子,几个鲜红的大字格外醒目。
这块落款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匾额见证了从马家大院走出去的“救火英雄”马开明的英雄事迹。
从小受马氏家规教育的马开明生前为四川省消防总队绵阳地区支队广元县中队班长,1983年11月13日,年仅21岁的马开明在扑救大火时不幸被倒塌的围墙砸中牺牲。
“忠孝为本,礼仪为纲。”每当回想起儿子的英雄壮举,年逾八旬、常年居住在马家大院的马元钊认为,能够培养出这样的英雄儿子,主要得益于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家规家训。
在马家后人中,因遵守马氏家规而成才的还有秉承“教育为本,耕读传家”的三清乡小学教师马元贵家。现年60岁的马元贵养育了两儿一女,都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门三硕士在当地很是少见,而只有中专学历的马元贵培养出3个硕士生,更是在当地传为美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族成员的分散,祖传下来的家规变得更加多元化。”马德文说,“良好的家规、家训和家风是保证一个家族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完善马氏家族的家规家训,目前,马德文正与马氏家族后人马本良、马元凯等人进行族谱修编工作。“我们不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对马氏家规进行充实和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还准备设专栏,记载家族中优秀人才的事迹,激励后人。”马德文说。
新闻推荐
3月17日,何明强一下车,见到父亲何志万,两人抱头痛哭(图片由南部县公安局提供)本报记者蒋京洲归家之路,对于每一个游子而言都诱人而漫长。对于祖籍南部县的何明强来说,这条路一走就是半辈子。39...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