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南部新闻 > 正文

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专合社组织”产业扶贫新机制,破解贫困群众想脱贫却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胆量难题———“五方联动”破解“

来源:南充日报 2017-02-22 11:27   https://www.yybnet.net/
"> " target="_blank">●本报记者 李奎

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如何破解一些贫困群众面临的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胆量的“五无难题”?南充市探索出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专合社组织”的“五方联动”产业扶贫新机制,让“五无难题”迎刃而解。

打造利益共同体 贫困户可持续增收

在南部县大堰乡纯阳山村,村民赵家良最近每天都要采摘双孢菇几十公斤,卖完后收入400余元。

2016年,赵家良和其他15户贫困户各贷款5万元,与龙头企业四川省森肽集团公司组建脱贫奔康食用菌种植产业园,建成15个智能菇房,经过村里“农民夜校”的系统培训后,赵家良成为4号棚“棚主”。

赵家良算了一笔账:4号棚面积500平方米,智能菇房一年能产四季双孢菇,1平方米能产17公斤,一年产值大约27万元,除去成本,能收入10万元左右。“我们不担心销售价格问题,因为公司实行保价收购,还有保险公司为产品保驾护航。”赵家良说。

同赵家良一样,这些天,家住蓬安县锦屏镇西拱桥村的关福元也在忙着收割地里的蔬菜。“我都快63岁了,去年在园区还挣了3万多元,比在外面务工强,现在是越干越有劲。”关福元说。

西拱桥村党支部书记张琼华介绍,村里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和特色产业,推行“业主+园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建起了占地200亩的脱贫奔康产业园,规划种植“不知火”柑橘、大棚蔬菜等。去年,产业园年产柑橘200吨、蔬菜225吨,产值200多万元。除了土地租金和园区务工报酬,贫困户还以5000元产业周转金和2万元小额信用贷款入股村里的产业园,年终按每户2500元保底分红,业主与贫困户则按7∶3的比例参与盈利分成。有能力的贫困户还可反租蔬菜大棚,业主统一提供菜苗、生产物资并负责销售。

通过利益联结,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深度参与,实现贫困群众人人有致富门路。嘉陵区龙蟠镇大柏山村是个典型的贫困村。2016年年初,村里通过“政府引导+两委参与+公司经营+群众保底分红”模式,以村集体名义建起了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起了由16个大棚,以及水、路、板房等基础设施组成的脱贫奔康食用菌产业园,再引进业主经营,每年向村上交10万元“房租”,村集体拿出其中的10%用于大棚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及补充,90%用于贫困群众分红,贫困户既可坐地“分红”,也可在“工厂”打工挣钱。

南充市探索出的“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专合社组织”的“五方联动”产业扶贫新机制,破解了贫困群众想脱贫,却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胆量的“五无难题”。

目前,全市共建成326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带动2.5万户贫困户入园发展,户均年增收万元以上。

产业扶持全覆盖 1290个贫困村都将建产业园

今年南充市还将建设550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带动3.6万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将来,全市1290个贫困村,村村都将建起脱贫奔康产业园。南充市还选派了1290名农技人员驻村进行技术指导,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

“村里一直有栽桑养蚕的传统,但过去是散养,卖不起价钱。如今终于盼来了业主,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蓬安县新园乡油坊坝村村民许晓辉说。根据蓬安县的规划,今年将在三个乡镇7个村连片打造万亩桑蚕种植基地,油坊坝村位于基地核心区。

南充市坚持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带动大脱贫,不搞“小打小闹”。蓬安县麦伦脱贫奔康产业园横跨两个乡6个行政村,涉及贫困户106户346人。园区成立合作社后,由合作社直接从厂家购进物资,仅化肥每袋就比市场价便宜15元,统一翻地每亩又节约了8元;营山县黑山羊养殖从3万头扩大到10万头,养羊户人均收入大幅提升;西充县古楼、太平、金源、李桥4个乡镇共建百村百里香桃产业带,实现了近百个产业园连片发展。

在脱贫奔康产业园规划上,南充市突出精准、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按产业类别、地域范围和带动主体建园,初步形成了香桃、脆香甜柚、核桃、小家禽、食用菌等支柱产业,户均年增收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 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主线 本报讯 (记者 李淼)1月22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

年,全省实现.8万贫困人口脱贫、个贫困村退出、5个贫困县摘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增长9.3%,增幅居全国前列,继续保持“三个高于”;粮食总产达.5万吨,增长1.2%;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个,创建首批省级“...

南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专合社组织”产业扶贫新机制,破解贫困群众想脱贫却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胆量难题———“五方联动”破解“)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