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arget="_blank">●张枥 李果王林均
南部县大堰乡纯阳山村属八尔湖重淹区,因受自然条件限制,当地群众长期受贫穷困扰。去年以来,该村通过抓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增加集体收入等方式,步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穷则思变寻出路
纯阳山村距离县城40公里,全村共有301户997人,耕地406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280人,贫困发生率28.1%。其中,18户、27名贫困群众被纳入大病医疗救助对象。
今年,该村加大***、精准脱贫的力度,在贫困群众中发展小养殖户32户,养殖生猪25头、山羊40只、小家禽1700只,种植果树423亩,为该村脱贫致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可以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脱贫增收,但对于像我家这样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该村贫困户王兴全和妻子都患有慢性疾病,一直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贫困,却始终未能如愿。今年7月中旬,在市、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该村15户贫困户牵手食用菌加工企业森肽集团公司,组建了脱贫奔康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划修建了食用菌脱贫奔康产业园。
龙头企业引领带动
10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该村的食用菌脱贫奔康产业园,只见一个个双孢菇集装箱整齐地排列在平整后的山坡上。“今年底,这些双孢菇就能给我们带来真金白银了。”为了了解双孢菇的长势,已经成为食用菌脱贫奔康产业园“股东”和“棚主”的该村贫困村民赵家良每天都要到产业园来好几趟,看着集装箱中的双孢菇,他对今年脱贫充满了信心。
“引进龙头企业建食用菌脱贫奔康产业园,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该县政府办下派到该村的“第一书记”魏小洁介绍,合作社由企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贫困户出资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种植双孢菇的盈利则按企业13%、企业管理人员12%、贫困户75%的比例分配。
据了解,目前,该村种植双孢菇的集装箱达15个、7500平方米,预计年产双孢菇30吨。公司负责回购,最低收购价格为8元/公斤,预计年产值可达240余万元、利润150万元,入股群众户均每年保底增收10万元。
对于像王兴全这样家中缺少劳动力的5户贫困群众,该村动员他们用5万元的小额信贷入股合作社,参与销售环节的分红,每年可保底分红7000元。
多方联动强力保障
“我家有一个常年多病的老母亲,经济非常困难,自己哪有那么多钱入股哟,全靠银行贷款支持。”赵家良说,今年7月,通过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担保,他从银行贷款5万元入股食用菌脱贫奔康产业园。
“我们村像赵家良这样通过银行贷款入股脱贫奔康产业园的贫困户不止一家。”魏小洁告诉记者,在建设食用菌脱贫奔康产业园的过程中,该村通过争取市、县相关部门的支持,让有意愿的贫困户在银行申请由政府担保贴息的5万元贷款入股脱贫奔康产业园,参与产业园的经营管理,而且可以分红。
为充分发挥金融功能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该县制订了《南部县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强化它们与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而组织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我们为生产、销售环节和产业园区的所有财产都制订了专门的保险方案。”据承保食用菌脱贫奔康产业园的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在种植食用菌过程中遇到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在销售过程中价格低于企业与贫困户约定的价格,以及贫困户在食用菌产业园中的相关财产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将按照约定对贫困户进行赔付。此外,该村新建了纯阳山电商中心,让偏僻的贫困山村进入“互联网+”的快车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曹伯同)10月17日是第三个全国“扶贫日”,当天,南部县在县城市民广场举行了“10·17邀您一起”捐赠活动,共募集善款50余万元。当天上午11时许,记者在捐赠活动现场看到,活动吸引了来自该县工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