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来到南部县大堰乡封坎庙村。几台大型挖掘机和推土机忙碌地工作着,一个戴着草帽的年轻人正挥汗如雨地指挥修路。“我是主动领命来封坎庙村做‘第一书记\’的。”黑瘦、精干的李翼宏聊起了他在脱贫一线的经历。
主动请缨担任“第一书记”
2015年9月18日,对时任南部县委办公室农村经济股股长的李翼宏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县委办主任将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主动到封坎庙村做‘第一书记\’的申请已经批准,希望你不负组织重托,做一名合格的‘第一书记\’,改变那里的贫困面貌。”就这样,李翼宏来到南部县最南端、毗邻西充的八尔湖水库重淹贫困村———大堰乡封坎庙村,成为该县198名下派“第一书记”中的一员。
当好一名机关干部不容易,当好一名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更不容易。李翼宏到村上后首先弄清贫困现状,了解贫困群众的愿望,迅速融入贫困群众当中。白天,他与村民一起劳动。晚上,他带上手电筒、拿着小本子挨家挨户调查走访,走一户记一户,问人口、问收入、问困难,与贫困群众一起拉家常,写好《民情日记》。
一个阴雨绵绵的晚上,贫困户刘明理正准备关灯睡觉,这时,敲门声响起,他披衣开门一看,李翼宏一个人站在外面,脚上、裤腿上又是泥又是水。当听到李书记还没有顾得上吃晚饭,老人主动生火烧水,煮了一碗挂面,你一言我一语地边吃边聊。李翼宏说:“吃了老百姓的饭,就违反了纪律。不吃的话,又伤了老人家的心。接过老百姓双手递过来的庄稼饭,百姓才会把你当自己人。”一碗挂面,让李翼宏跟贫困户的感情更近了。
不到一个月,李翼宏走遍了封坎庙村的32户贫困户,迅速掌握了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贫困户的脱贫愿望,厘清了全村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
贫困户代子财曾经对村干部意见大,看到村干部就躲得远远的,不愿搭理。“没有想到李书记来的第二天晚上就到我家,没有嫌弃我,问我有什么困难,还一起商量怎么脱贫,他真是个好干部呀!”代子财逢人就讲李书记的好。(下转2版)
新闻推荐
袁险峰在全市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会上要求凝聚共识 凝聚力量决战全胜地方人大换届选举
本报讯(记者贾春)9月12日至14日,为期两天半的全市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会在南部县举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险峰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杨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