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第三步引企业:在搞好规划、建好园区的前提下,引进真心干农业、真情带农民的龙头企业。
第四步聚要素:制定激励措施,落实支持政策,整合项目资金,聚集技术、品牌、服务等要素资源,抓好园区产业填充。
第五步严考核:坚持日督查日通报,逗硬奖惩,强势推进产业园区发展。
远看乌龟壳,近看红山坡;野草难生长,飞鸟难歇脚……
声声童音入耳,滴滴汗水沾裳,一曲童谣唱尽险岩村昔日贫穷的辛酸。
险岩村与巴中市恩阳区群乐乡毗邻,这里山高坡陡、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差。记者来到险岩村采访,但见昔日的土坯房,建成了错落有致的川北民居;昔日的泥结石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家家户户有了当家产业。
走进险岩村脱贫奔康产业园食用菌大棚,眼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人正在大棚采菇。见到记者的到来,这位叫张守方的老年人放下活儿与记者聊起来,“过去我喜欢打麻将,成天泡在牌桌上,手气好的话,还能赢几个零花钱,手气孬的时候,还倒巴钱。”张守方讲着讲着,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钱,这就是今天早上卖香菇的钱。他笑呵呵地说:“过去牌桌上混日子,今天在大棚里种植食用菌搞‘大钱\’”。张守方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袋食用菌的成本只有几角钱,一袋香菇的纯利润有1.5元,今年把银行的几万元贷款还了,至少到手还有5万元,年底就可以摘掉“穷帽子”。
洗脑子、转观念,培育懂产业、闯市场的新型农民。去年3月,驻村工作组带领险岩村48名贫困群众外出考察了食用菌和生猪养殖等产业,让群众大开眼界,纷纷表示要承包土地和租赁园区大棚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不到两个月时间,该村就迅速建起了80亩脱贫香菇产业园。
人们不禁要问:户户有了当家产业,如何规避种养业风险?南充在产业扶贫上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一是调节带动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分配,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二是建立风险基金,规避农民的风险。南部县楠木镇驷马村为推动贫困户生猪养殖,安排30万元项目资金建立了养殖风险基金,贫困户养殖的生猪一旦发生死亡,按购买价格补偿,消除了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记者踏访南部县升钟镇柏树垭村,新栽植的核桃果树郁郁葱葱,3年后就将进入丰产期。“现在村子里引进祥和农业公司发展核桃产业,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既能入园打工挣钱,还有入股分红”“我家栽植了200棵核桃树,养了50多只蛋鸡,种植了六七亩地的经济作物,今年就要脱贫”……敬天雄、敬国安、敬中阳、敬先文等村民们争先恐后告诉记者。
业主何毅与记者摆起了龙门阵,之前他在外地打工,去年春节返乡看到父老乡亲还如此贫穷,萌动了返乡创业的想法,自己投资连片发展核桃100亩,成立了核桃专业合作社,带领12户贫困户发展核桃小庭院,并承诺:到了3年丰产期后,由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统一回收。
走进安溪潮村蛋鸡养殖园区,记者看到,整个蛋鸡养殖场自动喂养给食、自动捡蛋、自动除粪、自动检测系统。随着现代养殖园区的创建,当地10多名贫困村民进入园区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另外还有土地租金,加上年底分红,农民的收入更可观。
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是今年就要脱贫摘帽的贫困村。该村引进四川花好月圆农牧业公司,整村流转土地发展特色种养业。目前已养殖野猪、骆驼、梅花鹿等特种动物3000余头,孔雀、鸵鸟等珍禽5000余只,现已初具规模,共吸纳了100多位村民常年务工。项目业主算了一笔账:公司每年支付土地租金90余万元,村民入园务工收入约110万元,同时,村民还可以通过认养、代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加收入。这样算下来,入园农户人均年收入可以超过2万元。
随着一个个产业园区的强势崛起,开启了贫困群众向幸福出发、向小康迈进的新征程。
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检验各级党员干部党性原则强不强、为民情怀深不深、工作作风实不实的重要标尺,用最严的责任、用最严的督导、用最严的奖惩,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瞄准突出短板,精准发力施策。
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着力办实一批民生实事。
深入实施贫困地区教育帮扶计划,加快推进294所学校新改建,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市县财政预算专项资金1.15亿元用于扶贫助学,决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八免五补助”等扶持政策,全面推行基层首疗、远程医疗、分级诊疗,加快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年底前实现贫困群众县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贫困群众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
“国家政策太好了,干部找人来帮我把房子翻修一新,就连猪圈、厕所、厨房都改建了,住起好巴适哦。”仪陇县铜鼓乡雁山寨村三组村民苏云德高兴得合不拢嘴,面对记者的到来,他用淳朴的语言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原来,苏云德住的小青瓦房年久失修,一遇下雨天,就用脚盆来接水,屋内潮湿阴暗,讲起那段辛酸史,苏云德眉头紧锁。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南充在实施住房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突出实用,决不贪大求洋,不产生新的债务负担。同时,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方便群众就地生产生活。
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29日,今年省上下达南充易地扶贫搬迁980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120户、危房改造15635户,已按要求全面开工,坚决确保年底前全面建成入住。
一栋栋川北民居错落有致,依山而建,前庭后院、鸡犬相闻……这是记者在蓬安县相如镇油房沟村看到的一幅和谐美丽新村画卷。在采访时得知,这个聚居点现入住贫困户22户,都是马回电站库区移民易地搬迁户。油房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元国介绍说,围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他们制定了村规民约、村风村训、家风家训,开展了以孝老敬老、勤劳致富、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村风文明建设,全村没有一起治安案件,没有一户上访户,没有一起打架斗殴的事件发生。
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扶贫。按照省委书记王东明提出“四个锁定”的要求,全省脱贫攻坚蹲点督导工作电视电话会结束后,南充市委立即对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蹲点督导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用最严的责任、用最严的督导、用最严的奖惩,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严督导、重落实。宋朝华亲历亲为,利用双休日,率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冒着高温酷暑,深入南部县、蓬安县、仪陇县26个贫困村开展为期5天的蹲点督导,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实地察看项目推进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一”帮扶机制落地落实情况,要求蹲点督导全覆盖,明察暗访全天候,问题整改全到位。
紧接着,28位市级领导、404名县级干部、996个帮扶单位、1290个驻村工作组、1290名“第一书记”、1375名驻村农技员全部下沉、蹲点督导,与贫困户家家见面,全覆盖、满辐射。
全程考核、随机抽查、动态调整,一系列的督查考核问责机制呼之欲出。
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已召回“第一书记”49人、调整驻村工作组组长32人,处理工作不力的干部138人。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提拔重用科级干部886人、县级干部12人。
建立“三个一”调度推进机制和“三个一”督导暗访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月一调度,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周一调度,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包括“第一书记”一天一调度,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实行“9+5”暗访督查推进机制,成立9个督查组,分别负责对9个县(市、区)进行明查暗访,实行一日一快报、一月一推进、一季一拉练、半年一小结、年终一考评,重点督查进度是否完成、标准是否达到和履职是否到位,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把各项部署要求真正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决战决胜”到“决战全胜”,南充脱贫攻坚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地驱走贫困阴霾,让贫困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必将带领贫困群众走进小康社会。
新闻推荐
持之以恒从严治党不断开辟四川发展新境界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引起热烈反响□本报记者 吴忧 刘宏顺殷鹏 阳帆 林凌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谋划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近两天来,全会公报在社交软件中“刷屏”,也在四川省各级干部群众中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