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德利
水,乃生命之源,万物之本。对于南部这样一个干旱少雨、农村饮水相对匮乏的丘陵大县来说,人和水之间的感情更是情逾骨肉。
“为民解困办实事 引得甘露润民心”“百姓疾苦惦心头 安全饮水进农家”“送安全卫生水 享盛世太平福”……6月20日,记者在南部县村镇供水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当地村民将一面面饱含感激之情的锦旗挂在了该公司的会议室。
这一面面锦旗,折射出南部县委、县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全域供水工程建设的生动实践,让所有的山区农村群众吃上与城里人同等水质标准的安全放心饮用水。
用事实佐证更具说服力:去年以来,南部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去年3月在仪陇召开的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书记李仲彬提出“***、精准脱贫重在‘精准\’,首要任务解决一水、二路、三产业”的要求,将城乡全域供水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项目来实施,通过整合项目资金15亿元,依托嘉陵江、西河和升钟湖“三大水源”,建成6个大型水厂、铺设9条供水干线,形成了“三源六厂九线+N”全域供水架构,集中供水系统覆盖57个乡镇的300多个行政村,其中60个“摘帽”的贫困村将于10月底全面通水,65万人将吃上与城里同等水质标准的安全饮用水。“挂图作战”推进一年铺设主管道600多公里
“水通啦、水通啦!”6月20日,对于南部县五灵乡丁字桥村二组村民孙永芳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我今年70岁了,万万没有想到还吃上了大水厂的自来水,真的办了一件大好事啊!”她迫不及待地拧开屋后的水龙头,一股清澈的自来水流淌而出,溅起晶莹剔透的水花。
五灵乡海拔700多米,处于旱山走廊,整个村落都在山脊上,一遇天旱,老百姓在山下的小河沟背水,乡小学校没水吃的话只有放假。“前年这个季节,老百姓天还没亮就到山下的小河沟里面去排队等水、找水,甚至为争水吃打架。今年就不再为吃水的问题发愁了哦。”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过去五灵乡也实施了人饮工程,但因这个区域的页岩层氯化钠含量超标,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活饮用水的难题。“现用上了楠木水厂的水,我们放心!”
如今的南部农村,随着全域供水模式的推行,一股股甘甜的清泉流进万户千家,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水致贫、因贫返贫”的顽疾,滋润着15万农村群众的心田。
实行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挂图作战”推进项目,目标任务细化到天、挂牌到周、每月一次“现场验靶”巡查考核,好的授予流动红旗,差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三次受到黄牌警告的“一把手”引咎辞职。记者所到之处,全域供水工程项目全面实行“挂图作战”,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总投入6000万元的楠木制水厂,从开工到竣工投入运行,仅用8个月时间,提前2个月实现通水目标,解决了9个乡镇、7万多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谈及建设的艰辛程度,县水务局负责人至今记忆犹新:去年春节,分管县长和他一起,进村入户与农民谈拆迁、入户签订拆迁协议,迁坟是最棘手的问题,上门多次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推动了项目场平,实现了顺利开工建设。
目标倒逼,压力传导。今天欠的进度明天补,白天欠的进度晚上补,雨天欠的进度晴天补。6座水厂、9条主干线管道,细化考核到天、挂牌到周,每天的进度用微信发布,让群众监督。
“没得节假日,安装技术人员和土建施工人员三班倒。”楠木供水服务中心副主任杨东告诉记者,安装供水主管道要穿越灌木丛林、翻山越岭,开挖管道沟难度相当大。
改造提升县城一水厂,新建大桥水厂、杜家湾水厂、偏柏树水厂、楠木水厂、大坪水厂……6座大型制水厂和9条串联64个乡镇、辐射各村的供水主干管网的顺利建成,仅主干线管道铺设630公里,入村到户的支线管道铺设5000多公里。为了防止供水二次污染,整个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用的世界通用的环保无公害产品PE管,真正让几十万深居丘陵山区农民用上了安全水、喝上了放心水。
新机制破解多道难题“南部样板”在全省推广
“一盘棋”城乡全域供水统筹规划、“一本账”多元化分级投入、“一把尺”标准化品质建设、“一条龙”企业化制水供水服务……南部用新理念、新机制推进城乡全域供水工程,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历史性跨越。此举在全省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南部样板”在全省推广。
升钟镇柏树垭村贫困户敬中阳告诉记者,自从通上了自来水,他家庄稼地里的“内容”多了起来,除了种植粮油作物外,还栽植了核桃树、藤椒,像今天这样的大热天,地里的庄稼不再“渴”。说话间,敬中阳将记者带进了厨房,轻轻拧动水龙头,汩汩清泉喷溅而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下转5版)
新闻推荐
产盐历史追溯到东汉时期,与盐有关的地名达到160多个盐乡故事
●李果王林均南部县位于嘉陵江中游,历来是川北盐业主产区,所产食盐销往川、陕、甘多个省份。1000多年来,当地不仅盛产盐,还积累了厚重的盐乡文化。据了解,在该县境内,与盐有关的地名达160多个,...
南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