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1版)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切实使医疗卫生为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定点帮扶形成脱贫攻坚社会合力
“我家养了300只鸡,一年收入至少上万元。”4月25日上午,蓬安县西拱桥村64岁的农民陈兴礼一边给鸡喂食,一边给记者算账,而这都是市政协定点帮扶西拱桥村以来他家中切实发生的变化。
去年以来,市政协机关组建6个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队,组织政协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摸清家底,逐一调查、核准帮扶村、户的基本情况,找准致贫原因,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的定点帮扶台账,做到帮扶主体、帮扶措施一目了然。倡导借助政协界别专业优势,提供政策、技术、管理经验,注重智力帮扶,提升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市妇联也动员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各级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及社会组织、女企业家、“三八”红旗手、巾帼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通过科技脱贫、电商脱贫、互助脱贫、创业脱贫等举措,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巾帼力量。
截至目前,南充市落实各类定点扶贫项目资金1.3亿余元,帮助引进资金1.9亿余元,引进项目574个。举办各类培训班368期,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资助贫困学生2459人,组织劳务输出7518人次。在南充市1290个贫困村,共实施希望工程、产业扶贫、人饮工程、卫生扶贫、教育扶贫、劳务扶贫等各类项目4215个,受益贫困人口达14.3万多人。
项目攻坚重大项目支撑扶贫
4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阆中市东兴镇东岳坝村看到,栽满各类蔬菜和景观林木的田地被一条条新建的水泥沟渠分隔开来,错落有致,田地里村民们在忙着排灌和锄草。
“现在路通了,水通了,种地由合作社统一规划。”东岳坝村村民冯元清高兴地说,现在只管放心干活挣钱,种的菜一成熟,自然有人来收购,不愁销路,日子比以前好过得多。
近年来,阆中市在编制完成金沙湖库区发展规划和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启动了金银台电站淹没区的文成镇梁山关村、大桥村,五马镇杨家垭村、东滩坝村,东兴镇东岳坝村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
记者了解到,在重点项目———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方面,南部县作为全省第一批“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县,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通过省上验收;阆中市、蓬安县作为全省第二批“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县,共到位资金3803万元,完成项目建设109个。其中,蓬安县和营山县被中、省列为移民避险解困工作试点县,共争取移民避险解困资金8728万元,已完成投资5667万元。
“2015年共争取到位中、省投入专项财政扶贫、移民资金5.7亿元。”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向贵瑜介绍,通过整合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行业项目资金打捆使用,去年全市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0亿元,整合项目资金14.5亿元用于扶贫开发。另外,落实定点帮扶资金1.35亿元。“扶贫日”活动发动全社会捐助扶贫资金1201万元。今年一季度共到位中、省扶贫资金2.3亿元,市、县两级预算专项资金4.5亿元,启动了310个贫困村扶贫工作。同时组织各相关单位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专项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挂图作战”,按图施工,确保项目限期完成,任务如期交账。
新闻推荐
截至目前,全市实施150个重点项目,1至4月,完成投资201亿元,占年度投资的35.1%;一季度全市实现GDP322.6亿元,增长8%“项目推进年”的精彩开局
●本报记者易立权张春华2016年,既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南充重塑形象、重振雄风的关键之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和产业转型阵痛双重挑战,南充市深入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富民强市“...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