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义成 实习生 杜滨洋
2016年是南充市实施 “脱贫攻坚三年大决战”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市的减贫人口目标任务数为11.8万人,贫困村脱贫目标任务数为317个,南部县、蓬安县完成“摘帽”任务。5月3日,记者从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获悉,南充市着力通过实施***、医疗卫生扶贫、社会合力扶贫、重大项目支撑扶贫等手段,确保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让一名老乡掉队。
***脱贫解困成效显著
“扶岭村,贫困根源在于交通建设滞后。”在蓬安县杨家镇党委书记彭桂林的办公室墙上,张贴的脱贫攻坚图注明了该镇所有贫困村的贫困原因和脱贫路径。为消除制约扶岭村脱贫的交通瓶颈,该镇组织村民修筑通村道路,并延伸到村里各个角落。
扶岭村40户贫困户散布在全村7个组,镇上的扶贫工作组花了两天时间,挨家挨户询问走访。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逐一制定帮扶措施,帮助村民建房、养羊、养猪、种果树。
深入群众中间,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搞扶贫,蓬安县杨家镇扶岭村的做法仅是南充市***工作的一个缩影。从2014年10月开始,南充市全面推动建档立卡工作,按照标准严格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为实施***提前把脉。去年建立互联互通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管理信息系统,精准掌握了1290个重点贫困村、15.2万贫困户、45.13万贫困人口的情况。
南充市制定出台14个专项扶贫规划,针对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逐村逐户制定了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了“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在产业扶贫中,全市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5万亩,培育专合组织626个、种养大户1万余户。贫困村建成村组公路1482公里,整治、新建水库及山坪塘、蓄水池1674座。强力推进新村扶贫,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03个,新村聚居点630个,新改建农户住房1.1万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1435户。在能力扶贫中,完成技能培训12.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6.4万人。
政策兜底医疗卫生扶贫持续推进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南充市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的常见现象。去年以来,南充市加大了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的整体投入,把“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作为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全市卫生计生脱贫攻坚的持续有效推进。
“我患大病花了25万多元,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共报销了14万多元。”4月23日上午,南部县河坝镇范家沟村三组村民苏毛子告诉记者,原本以为这样高额的医疗费会让自己债台高筑,没想到大部分医疗费都有政策报销。
随着南充市医疗卫生脱贫攻坚步伐的加快,像苏毛子这样享受大病保险待遇的还有很多。家住仪陇县马鞍镇南海路12号的王华琼去年因脑溢血入院治疗,前后花去医疗费26万多元,她通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10万多元,通过大病保险再报销了5万多元,切实感受到了大病保险给老百姓带来的利好。
“随着筹资能力增强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南充市将逐步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市卫计委主任郑和平介绍,2015年全市有524.93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9.47%,基本实现了农村居民全覆盖。今年将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和大病医疗保险政策,积极探索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严格落实“七免一补助”政策,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合理控制医药费用支出,充分发挥医保对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支付主体作用、专项救助的补充作用和医疗爱心基金的减负作用。2016年起,力争使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在县域内就诊提高到90%, (紧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林均)5月8日,由省音乐家协会、市文联主办,南部县文联等单位承办的首届南充市青少年音乐才艺展演———“南部之声”在该县二小举行。此次展演在器乐合奏《我的祖国》中拉开帷幕。在...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