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蓉萍)把法理、情理、事理说清说透,让老百姓“看得见”、“听得懂”和“听得进”,变刚性执法为柔性执法,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南部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信访案件时,针对文化程度不高、法律知识较为欠缺的群众,及时启动“第三方”参与释法说理工作机制,从程序和实体等方面为申诉人解释相关法律及政策规定,化解信访人与办案人之间的矛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第三方参与案件适用范围包括:已走完所有诉讼程序,信访人仍然不服处理决定的案件;信访人与司法机关对案件认识存在重大分歧,久诉不息的案件;经多次释法析理,信访人对原处理决定仍不服,并有缠访、闹访倾向的案件;因信访人心理偏执而对法律法规产生认识偏差,不接受办案人员解释疏导的案件;办案机关认为有必要引入第三方介入的其他情形等。
“为方便信访人自主选择第三方介入,我院与人大、政协充分协商后,建立了‘信访工作第三方力量人才库\’,共汇集了10多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并制作菜单式名册目录,详细对姓名、职业、特长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同时,与街道、社区等有一定声望、擅长化解矛盾的社区工作者建立协作关系,根据案件需要,灵活性地邀请社区干部等加入。”南部县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该机制建立以来,该院共邀请法律援助工作者、律师参与接待群众涉检信访、申诉、控告案件3件,通过第三方参与释法说理,对化解缠访缠诉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闻推荐
(紧接1版)竭诚为投资者、创业者提供宽松的政策、友好的环境和高效的服务,携手共书企业成长与南充发展的崭新篇章。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海鹰,绿地控股集团南充公司总经理朱训宜,...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