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 曹伯同
37岁的钢材老板梁雄在事业发展得一帆风顺之际,回到南部老家开荒山、搭圈舍,当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10月27日,记者来到南部县碾盘乡,了解梁雄及他的生态农场梦。
事业有成时 回乡当农民
1978年,梁雄出生在南部县柳树乡一个普通农家。2001年大学毕业后,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顺利进入北京一家公司上班。2005年,梁雄开了一家贸易公司,销售钢材。靠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诚信经营积累的良好口碑,梁雄的公司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生意越做越大,贸易额连续多年突破10亿元关口。
“尽管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心中一直有个‘农场主\’的梦。”梁雄告诉记者,2013年,他在与家人、朋友交流中得知,现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土地撂荒严重。于是,他决定回到家乡看看。“回来后,我发现家乡的田地肥沃,环境优美,很适合搞生态种养业。”梁雄说,经过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我要打造川东北第一的标准化生态农场。”梁雄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招来大学生 一起干事业
“我给父母打电话,说要回乡种地当农民时,他们极力反对。”梁雄说,他父母认为,放弃每年利润上千万元的贸易公司回家搞农业,不但会耽误公司的发展,还有可能让公司面临亏损的风险。
梁雄怕父母担心,没有回到老家柳树乡,而是选择在该县碾盘乡发展种养业。2013年8月,梁雄投资1500余万元,建起一个占地800余亩的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和一个占地8亩多的生态养殖场,并注册成立了北京鲜季农业有限公司。
“山下的种植基地条件相对成熟,但建在半山上的养殖场的基础条件较差。”梁雄说,为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他自己运回水泥、砂石,修建了一条宽约3米、长约400米的从山下通往山上的便道。又埋下管道,将养殖场产生的沼液、沼气引到山下的种植基地。
“我给养殖场里的鸡、鸭、猪、牛喂的都是‘青饲料\’。”梁雄说,他把种植基地里的废弃菜叶、秸秆等全部运到养殖场加工成饲料。这样一来,整个农场实现了生态循环。为达到绿色生态标准,梁雄还邀请环评公司对农场进行环评。
“不搞农业不知道,这事根本不轻松。”梁雄说,做现代农业,必须有专业技术人才帮助经营和管理。但是,很少有技术人才愿意留在偏远农村发展事业。因此,他跑遍了川内及周边省市的农业大学,终于招到5名志同道合的大学毕业生和他一起打拼。
“尽管发展生态农业很有前景,但要做好却十分困难。”梁雄说,他还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并在产品开发、销售及信息化建设上成立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未来大目标 川东北第一
“第一年,公司农产品实现自产自销;第二年,搭建电商平台,让农产品走遍全国;第三年,让农产品成为知名商标,在一线城市推行‘实体+电商’模式;第四年,实现农场机械化、灌溉智能化;第五年,通过电子标签对农产品进行动态监管,对农产品从产到销全程监管。”梁雄说,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五年之约”。为了这个“五年之约”,他将贸易公司交给下属打理,安心在老家搞农业。
“15年后,不管成功失败,我都坦然接受。但我希望跟我一起打拼的人及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能受益。”梁雄告诉记者,他已将15年的土地租金按每5年递增5%的标准,一次性支付给当地村民。梁雄说,目前,他在县城设立的4个实体经销店,年销售收入达300余万元。且网站、微商、淘宝等电商平台架构已初步成型,还实现了成都、北京两地的网销覆盖。
“尽管存在自然灾害或禽畜意外死亡等风险,但我对发展生态标准化农场的前景充满信心。”梁雄说:“虽然这条创业路走得有些艰辛,但我有信心,打造川东北第一的标准化生态农场。”
新闻推荐
“2015寻找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南充4个村落入围候选名单
(记者贾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你心中的幸福美丽新村长什么样?昨日,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为了更好地促进、引导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同时能更好地宣传推广各地独具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使之成为...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