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晚,何正波(右)还在跟工人一起采摘小米椒。
□李果 王林均特约通讯员 张枥 文/图
9月初,在南部县永庆乡骑凤院村一大片小米椒地里,一位村民穿梭其间,忙于采摘鲜红的小米椒。他叫何正波,是该县宏观乡梨花村返乡创业村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何正波曾是一位身家上千万的建筑商。
北漂积累资金
1986年,19岁的何正波外出打工,他先后拜师学过修理钟表、绘油漆彩画等技术。后到北京一边打工一边函授学习。毕业后,何正波组建了一支施工队伍当起了包工头,并先后承包了一些仿古装修工程。2000年,何正波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资产规模达到1000余万元。在随后的几年间,他每年都要承接上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
2006年,何正波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搞建筑工程外面的欠账太大了,利润也比以前降低了很多。”何正波说,逐渐他的公司很少承接业务,他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又转向自己的老本行——油漆彩画。
“尽管每年也有近20万元的收入,但竞争太激烈了,压力非常大。”何正波说,这时他萌发了回乡发展的念想。2011年,经朋友介绍,何正波投资50万元购买了该县永庆乡的一家页岩砖厂。“由于自己不懂行情,一年后亏损了20万元。”何正波说,后来他将页岩砖厂交给儿子经营。
“到底投资什么才既有前景又有‘钱景\’呢?”何正波在经历了又一次失败后,陷入了沉思。
返乡回归农业
“搞现代种植业,当新时代新型农民!”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何正波决定投资在家乡种植珍稀林木,发展水果产业。
何正波说,他种植珍稀林木一方面是发现它们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是为了将家乡大量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同时,这样也可以将像我父母那样的老年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2011年,他利用自己家里的庄稼和房前屋后的荒坡试种了12.5亩红豆杉、银杏、紫薇、千层金和桂花树等花卉和珍稀林木。“种植花卉和珍稀林木可真是一项技术活儿。”何正波说,为了种好这些“宝贝”,他每次外出购买树苗的时候,都要亲自向技术人员咨询和学习相关种植技术。
2012年,看到自己试种的珍稀林木绝大部分已经成活后,何正波便在该县宏观乡和永庆乡承包了1100亩耕地和荒山坡,分别种植了200亩红心蜜柚、600亩银杏和60亩小米椒。
带领乡亲致富
“种植银杏树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见到经济效益。”何建波说,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他采用“以短养长”的办法,在银杏树下套种油菜、玉米、小米椒等农作物。
“4年来,我在林下种的庄稼每年产油菜籽20余吨、玉米近20吨、小米椒120吨。”何建波说,种油菜、玉米和小米椒能补贴很大一部分土地租金、人工费等日常开支。“明年红心蜜柚正式挂果后,每年产量可望达到20吨,到时候经济效益会更好。”
银杏树下套种粮食作物不仅增加了何建波的经济效益,还让当地村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家住永庆乡骑凤院村的冯乃松便是其中之一。“我60多岁了,由于儿孙们都外出务工了,家里的近3亩土地已经荒废很多年,自从2012年他将我家所有的土地流转后,我不仅可以得到600元的租金,还能通过打工得到8000余元的额外收入。”冯乃松说。
“农忙时节和树木的管护期何正波会在当地聘请很多村民参加劳动。”据宏观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何正波在该乡以及邻近的永庆乡承包的土地60%为闲置土地和荒山坡,每年除向当地村民支付30万元的土地租金外,还需要支付90万元的人工费。
何正波计划,等到银杏树长大后,他要开办工厂对树叶进行深加工,制作银杏茶叶等相关保健用品,并根据需要扩大种植规模。
新闻推荐
□李果王林均特约通讯员张枥今年8月底,南部县在该县民政局、盘龙镇、南隆镇望月村等乡镇(部门)以及村级组织试点“清单工作法”。两个多月过去了,“清单工作法”到底给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哪些...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