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猛
家之有牒,犹国之有档史也,档史以记存亡而牒则系昭穆。所谓昭穆,是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南部县档案馆保存的《陈氏宗谱》以及清道光版《南部县志》,记载了北宋陈氏宗人的谱牒及族规家训。9月15日,笔者来到南部县大桥镇,了解北宋陈氏的家风家规。
在南部县大桥镇小学后面,有一座名叫“瑞笋堂”的古建筑。门上有一副仅能看见大致轮廓的对联:地接三元一门衍庆,家藏八字千古流芳。这副对联映照了北宋文学家司马光在《陈氏四令公祠堂记》的记载:秦国公省华官至京尹,三子“相继登进士科,文忠、康肃公仍居群士之首,遂接踵为将相,始大其家,子孙蕃衍,多以才能致显官,棋布中外,故当世称衣冠之盛者,推陈氏。”文中三子即北宋新井县(今属南部县大桥镇)县令陈省华的3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和陈尧咨。三兄弟中,尧叟(长)、尧咨(幼)先后中状元,尧佐高中进士。后来,3人官越做越大。其中,陈尧叟官至枢密使,执掌枢机位列枢相;陈尧佐先后任参知政事,宋仁宗时官至丞相;而陈尧咨也官至太尉。而且,“三陈”后代一半以上在朝为官,可谓“陈氏一门两相,四世六公,昆季双魁多士,叔伯继率百僚”。由于“状元,科第之极选;宰相,人臣之极品”,由此产生“北宋之盛,唯陈氏一门矣”赞叹。
“陈氏家族的兴旺,还得从陈氏家法严谨,教子有方说起。”据该县档案局副局长冯春明介绍,陈氏家法中,对“必须做什么?”“坚决不能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这就是《陈氏族谱》著名的家法“十六务”和“十六戒”。所谓“十六务”,就是16条务必遵守的规矩,包括:务忠敬、孝顺、友爱、齐家、礼仪、节俭、笃族、睦邻、择婚、和内、保身、行善、诗书、勤勉、择友、完纳;“十六戒”,即16条不得违犯的规矩。包括:戒忤逆、废祀、窃盗、奸淫、赌博、邪术、凶暴、游惰、嗜酒、吃烟、族婚、健讼、平塚、大利、瞒昧、戕生。陈氏家训“十六务”、“十六戒”虽然只有短短64个字,但包含的人生哲学非常丰富,涉及读书、交友、礼仪、忠孝、节俭方方面面,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朴素道理。
《南部县志》载:“宋陈省华对客,子尧叟、尧佐、尧咨列待,客不安。省华曰:学生列待,常也。”良好的家规家训,使“三陈”为官后勤政爱民、清正廉洁。宋真宗赵恒在《赐尚书陈尧叟出判河阳》诗云:“文苑昭清誉,朝端仰盛才。”能得到皇帝如此高的评价,可以说是古代极高的荣耀。
陈母教子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宁府志》载:“陈冯氏,南部人,陈省华妻,多智术,有贤行,教子以礼法,以尧叟贵,封鄢国夫人。”
在陈氏三兄弟小的时候,陈母为了让孩子们静下心来读书,便为他们选择了远离闹市的一处弯月形天然岩洞下读书,就是现在的“漱玉岩”。她还在洞内放一堆突出的小石锥,在洞顶凿开3个小石孔,让兄弟3人效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寒壁十年终结硕果。宋淳熙三年,杨异悚诗云:“入户万君子,当岩数老龙。”诗赞陈氏兄弟。
功成名就后,陈母教子要“敬业爱业、亲民爱民”。陈康肃公尧咨善射,但在陈母眼中,尧咨常常练习射箭技术是不务正业,为此,陈尧咨遭到陈母严厉的教育。《南部县志》载:“宋尧咨守荆南归,母冯氏问尧咨:汝典郡,有何异政。答云:过客己见善射。母怒曰:不能以孝报国,一夫之技,岂父训哉。击以杖,坠所佩金鱼。”
在大桥镇,笔者还了解到,陈氏家教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明确规定了后辈坚决不能干的事情,即家法“十六戒”,其中的戒游惰、戒大利、戒瞒昧影响深远。
新闻推荐
中秋节快到了,马全民夫妇又开始动手做糍粑和月饼。每年中秋节,他们都要用亲手做的糍粑和月饼祭祀刘连长——三代人接力 守护红军墓80载
9月16日清晨,在南部县中心乡漏米岩村,马全民坐在自家院子里,拿着擀面棒舂着糯米,他的妻子冯秀琼在一旁和面……在马全民夫妇家的旁边,是他们的家族墓地,红军烈士刘连长就长眠在此。中秋节快到了,马...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