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农业的基础。
因水兴农,因水兴村,骨干工程与毛细血管配套,结合农村产权改革,明确管护责任,让水润之利在贫困地区散漫开来,让生命之源不停流淌;一个个自来水厂,将干净的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老百姓不再为一口放心水发愁难过;一处处地方水电工程,点燃一个个深山村寨,送去温暖和光明。
这,就是过去几年四川水利交出的漂亮答卷。
自古善治蜀者,必先治水。藉水润之福,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十二五”以来,借助“再造一个都江堰”的契机,全力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蓄引提水能力,不断提高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和水质,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扶贫攻坚战役中,唱出一曲美妙的乐章。
近日,我们赶赴岳池、南部等地,了解四川省“十二五”以来水利扶贫的点点滴滴。
□王成栋 李立平 图片由省水利厅提供
保水土 贫瘠山坡变致富热土
7月6日,岳池县白庙镇和镇裕镇交界处,有一处山丘,当地称之为宝龙寺。站在山上,南瓜地、西瓜地和核桃林尽收眼底。几年之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宝龙寺面积达7.84平方公里,主要为土质疏松的红壤,属植被较差的丘区。这里每年流失土壤2900吨,相当于地表每年被冲走1厘米。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石漠化趋势,周边7000多村民生活也陷入困顿。
“草都长不好。”岳池县水务局水保办主任左勇说。2012年,在外务工的杨月礼准备返乡流转土地创业,却发现这里土层太稀薄,玉米秸秆还没有手指粗;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山平塘、沟渠早就淤塞严重,蓄引水能力大大减退。
左勇说,他曾做过统计,水土流失区和贫困区高度重合——治理水土流失,是当地扶贫攻坚的核心之一。
这是四川省水土流失区的一个缩影。省水土保持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与贫困地区具有高度重合性,“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土地产出能力差,农民增收空间有限,人地矛盾突出。”
治理被摆上日程。2012年起,四川省在嘉陵江中下游、金沙江下游等地区开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目前,全省99个项目县共完成投资14.2亿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0平方公里。
宝龙寺的转机也在此时出现。2013年底,宝龙寺被省水土保持局列入治理范围。一年之后,当地整治了塘堰12座、配套建设蓄水池50口、沉沙凼160个、排水沟10公里,泥不出沟,水不出山。完工后,县水务局将这些工程移交给当地村委会和村民管理,确保工程长期效益。
2014年,杨月礼和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每年流转价格为200元左右,农户可以在合作社里务工,“差不多每人年纯收入超过15000元”。
宝龙寺只是全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省水土保持局监测,自2013年以来,四川省已竣工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60%以上。土壤保水、保土、保肥、保墒能力显著增强,项目区人均增加高产农田0.8—1亩,农户收入成倍增长。
修沟渠 千亩旱地变荷塘景区
7月6日下午,南部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汪文成来到回龙乡黑龙观村,检查当地接待准备工作。还有三四天,这里就要举办荷花节,届时将会有数万人前往这里赏花游览。听到这个消息,村民们精神振奋。
“穷哟!”黑龙观村村民敬在敏说起过往,忍不住抹泪——儿子成家之路相当坎坷。他说,都是穷根害的,整个村子都这样。眼下,他和老伴住着小洋楼,经营着小卖部,每天足不出户就能收入100元以上,而整个回龙观村村民都住进了新房,做起了老板。
他说,感谢县水务局引来了水,让这块干旱的土地长满了荷花。南部县水务局农水科科长黄虹说,2011年,县水务局牵头,针对贫困集中连片的回龙乡进行摸底,发现人均耕地不足1亩,且多为缺水的旱地,土地产出效益极差。“要脱贫,必先解决水的问题。”现场察看黑龙观村情况后,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把脉,当地工程性缺水严重、土地少,但是相对低洼集中,水引来之后,可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此,省农水局特批小农水专项资金600万元,用于疏通渠道和连接升钟水库的渠系。
其实,黑龙观村不是个例。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基础相对薄弱,农业靠天吃饭现象普遍。自2012年以来,四川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积极向“四大片区”贫困县倾斜。
黑龙观村通水后不久,就有业主找上门来,想流转田地种植莲藕,并承诺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2012年莲藕种下,敬在敏开始经营小卖部,当年赚下3万多元。当地靠水脱贫的群众达到4万人。
省农水局统计,3年多的时间内,四大片区共投入48.65亿元农田水利建设,新建渠道9813公里,新建蓄水池25027口。行动有力,效果显著。项目集中连片的实施,带动了贫困县特色优势、高效农业的规模化发展——2012年以来,全省新增灌溉面积107.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61.16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3万吨。
建水厂 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
解决“十二五”全省农村安全饮水任务和规划外藏区新增任务,实现集中供水率、普及率、保障率和水质合格率全部100%达标,是省委、省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硬指标。如今,交卷的时刻越来越近,“硬骨头”啃得如何?
73岁的董尚祥家住南部县回龙乡董家村,自打记事起,他就到村口山脚下的水井挑水吃,往返二里路。赶上干旱年份,则需要到两公里外的河里挑水。
最近几年,伴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只能和老伴抬着水桶打水。半年前,乡上供水站将水管装到家里,拧开水龙头,就能吃上自来水。
水质如何?董尚祥说,比之前村里的老水井甜多了。
南部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当地贫困地区多位于山区,喀斯特地貌广布,打井困难。为让每家每户吃上自来水,县里专门分片区建立水厂,实现集中供水。水务、环保、防疫部门启动联动机制,实现对自来水水源地监测、制水环节在线监测、出厂水动态监测和末端不定期抽检。水厂投入使用至今,水质合格率均是100%。
省农水局统计,在四川省贫困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仍客观存在,这一现象不仅危及到农民健康,也束缚了劳动力。以大小凉山为例,当地农户每天的背水成本为20元,而外出务工每天收入至少50元,仅此一项每年每户就有1.8万收入被消解。
对此,四川省自2013年以来,国家、省级对“四大片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投入43.21亿元,计划解决726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计划兴建各类工程2.97万处。
目前,四大片区农村居民长期找水、背水已成为历史。同时,部分农村居民还用上了洗衣机、淋浴等卫生设施,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有了根本改善。逗硬自来水水质监测,也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居民喝上自来水,减少了肠道病、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生率。
五大行动打响水利扶贫攻坚战
以秦巴山片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四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88个县(市、区)为重点,深入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田水利精准灌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防洪抗旱减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贫困地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五大行动。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人人喝上干净水,农业灌溉有效保障,县城和重要乡镇达到国家相应防洪标准,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贫困地区水利人才不足有效缓解,为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到2020年
678
亿元
四川省五大行动争取投入资金678亿元。
17
亿立方米
四川省力争在四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88个县(市、区)新增引提水能力17亿立方米,相当于1700个小型水库容量。
3419
平方公里
四大片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将达到341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恶化现状初步遏制。
87
万千瓦
未来5年,四川省将投入89亿元,力争贫困地区新增水电装机87万千瓦,在33个县继续实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
10%、5%、5%
到2020年,全省贫困地区县级及以下部门(单位)水利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和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比例,分别较2014年底分别提高10%、5%和5%。
未来五年,四大片区将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6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39万亩,贫困地区人人喝上干净水,丘陵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山区和高原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凌熊润频)3月30日下午,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举行辅导报告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作脱贫攻坚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开到全省2...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