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百度百科记载:北宋初年,南部县大桥镇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相继中进士,陈尧叟和陈尧咨还考中状元,大桥镇也因此闻名。在大桥镇,现今还存留着不少“陈氏三兄弟”当年读书和生活过的遗迹。如今,大桥镇的小学教师沈鸿和当地一名刚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大学生杨之羽一起合作,历时半年拍了一部名为《状元故里行》的纪录片。近日,他们又筹划着一部名为《陈母教子》的电影,这部电影里的角色,大多为当地村民。
上戏学生教村民们演戏
“大叔,表演醉汉时动作不能太僵硬,一定要自然。”7月9日下午,记者在南部县大桥镇一间会议室看到,10多人正在学习演戏,一位年轻人正在指导一位中年人如何表演醉汉,这位年轻人就是导演杨之羽。
被教的中年人叫胡小兵,家住大桥镇,在《陈母教子》电影中饰演成年陈尧咨。“我在镇上看到了招演员的告示,我也想过过当演员的瘾。”胡小兵说。
随后,杨之羽又来到另一间办公室指导20多名小孩练习面部表情,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刚上幼儿园,最大的也就是高中生。“面部表情是演戏基的本功。”杨之羽说,基本功练熟后,才能开始演戏排练。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都是小孩,在杨之羽发出哭与笑的指示时,不少人都没回应。“你们要想想自己平时最开心的事情和最难过的事情。”杨之羽引导说。在一番指点下,孩子们已经能哭笑自如。其中,4岁的女孩刘莉莉在导演发出哭笑指示后,表演得惟妙惟肖。
少女演状元郎为节约成本
据介绍,今年5月,沈鸿在镇上贴出了招演员演电影的告示,并利用自己的办公室面试、试镜。“告示发出后,镇上有好几十个村民、学生前来试镜。经过选拔,最终选了30人。”据沈鸿介绍,这部名为《陈母教子》的电影剧本,是他创作的,主要是讲述陈母教导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的故事。
“我喜欢表演,我以后的理想就是考上海戏剧学院或者北京电影学院。”即将上高三的女生熊怡兰说,她在电影中饰演陈母。据了解,《陈母教子》的演员名单已基本确定,其中,少年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均由3个长发小女孩扮演。正上小学三年级的邢凤娟一头长发,且记忆力好,使她在竞争少年陈尧叟的扮演者中脱颖而出。“古人头发长,陈氏三兄弟年少时刻苦读书,为了演绎他们头悬梁的情节,选女生也是为了节约成本,如果选男生,还要买假发当道具。”沈鸿指着房内的一些道具说。
自掏腰包邀村民拍电影
“演员、摄像全由村里的村民担纲,电影故事传递的都是正能量。”沈鸿说。
据了解,沈鸿自2005年以来,就在大桥镇内考察“三陈文化”遗址,寻找“陈氏三兄弟”历史故事。
拍摄第一部《状元故里行》纪录片时,沈鸿已自掏腰包6万元。如今,第二部电影还未开拍,沈鸿就已花去2万元。
对“三陈文化”如数家珍的沈鸿,最欣赏陈母教子的故事,在身为小学教师的他看来,陈母的一些教学方法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注重子女品行教育,要求子女全面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冠霖)昨日,记者从南部县纪委了解到,该县确定新任领导干部、新考录公务员、新聘用事业人员以及管人管钱管审批重要岗位中层人员等9类人员必须考廉政法规知识,测评结果作为是否任职、录用...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