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甜)日前,中央电视台栏目组委托民革南充市委,在南充市寻找能唱《长城谣》的抗战老兵,届时将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6月25日,记者从民革南充市委获悉,经过多方努力,南部志愿者在南部县已找到一名能唱《长城谣》的抗战老兵,目前,南充市已将该老兵的相关资料上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6月21日,央视栏目组请民革南充市委帮忙,在南充市寻找能唱《长城谣》的抗战老兵。得知这一消息后,民革南充市委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寻找能唱《长城谣》的抗战老兵的相关活动,为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会唱《长城谣》的抗战老兵,志愿者将寻找的消息发布在各区、县关爱抗战老兵QQ群和南充当地各网站论坛。6月24日,通过多方努力,南部县志愿者在南部县南隆镇找到了一位能唱《长城谣》的抗战老兵———杜永福。
据了解,抗战老兵杜永福1925年6月10日出生在南部县,今年90岁。根据杜永福回忆,他原先是老家的一个教书先生,1942年8月到重庆军事委员会后方事务部的政治部学习,主要学习如何救治伤兵等后勤服务工作。1942年底,他来到当时的云南省镇南县沙桥镇,主要负责救治前方伤兵工作,后被调到国民革命军第76军24师。“这首歌我很小的时候就会唱了。”采访中,杜永福告诉记者,这首歌的音乐苍凉悲壮,纯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倾述了人民被迫离家流浪的苦难,从而激发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长城谣》这首歌是潘孑农、刘雪庵1937年创作的,原为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影片讲述一位东北的京剧艺人,“九一八”事变后携妻女流亡,在颠沛流离中,自编小曲,教育幼女牢记国仇家恨的故事。故事里,幼女在流亡途中走失,被一音乐家收养。后来,在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募捐演唱会上,幼女演唱了一首《长城谣》,这是音乐家根据幼女父亲编的小曲谱成的。由于战争,影片没有完成,但是刘雪庵把影片插曲《长城谣》刊载在自办的刊物《战歌》上。很快《长城谣》被一些青年抗日宣传队演唱。不久,19岁的青年歌唱家周小燕在武汉合唱团领唱了这首歌曲,次年她去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录制了《长城谣》唱片,这首歌曲更加广为传唱,感动了广大侨胞,他们踊跃捐款、捐物,有的回国参加抗战。
“目前,在南充市已经寻找到一位符合条件的抗战老兵,老兵的相关资料和照片已经上报至中央电视台栏目组供选择。”据民革南充市委负责抗战老兵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充市还在继续寻找能唱《长城谣》的抗战老兵,“如果上报去的老兵能顺利参加央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对我们南充人民来说,不仅可以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南充抗战老兵的风采,更是南充人民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新闻推荐
市委中心组举行“严以修身”专题学习会严修理想信念 严修为民情怀 严修道德品行 严修责任担当 把严的标准和实的要求体现到做好南充各项工作上来李仲彬主持并讲话 向东
本报讯(记者张德利)7月2日至3日,市委中心组举行“严以修身”专题学习会,市委书记李仲彬主持学习会并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始终把严以修身作为做人的头等大事,作为为官的第一要...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