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从顺庆区出发,先后乘客车、摩托车前往南部县双峰乡龙马镇村。这里有一位57岁、名叫王守奇的小学教师,为了不让村里儿童失学,在一座被喻为“孤岛”的山上,“撑”起村小31年。
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一个人的力量又有多大?这座位于“孤岛”上的村小,近年来发展情况如何?那里的孩子生活学习情况又如何?带着这些采访话题,记者11月18日中午来到了龙马镇村小学。
接过重担 31年坚守村小
从双峰乡乘摩托车10多分钟,就来到了龙马镇村小学。这所小学临近一条平整的村道公路,校外围一堵近2米高的水泥围墙和铁门,校内有一幢两层高的水泥房,一棵枝长叶稀的分叉树,以及一间近百米长的白墙黑瓦平房。
此时一间教室内正有一位中年人在教学生数学,他见到记者走了出来。一番自我介绍得知,他正是王守奇,浓眉大鼻,一头黑发与记者之前了解到的早生华发略有不同。“虽然我年龄大了,但我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染黑头发是找回年轻的状态。”王守奇幽默地说。记者发现,王守奇耳发处,依然透着几撮白发。
记者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升钟水库1982年开始蓄水,全村8个组1260人从山下收缩到4座“岛”上,山民变为岛民,出门靠坐船。当年5月,村小学唯一代课教师患脑溢血去世,外面教师不愿来,村里孩子又只能就近上学,中学毕业后回村担任团支部书记的王守奇,成了唯一可能的接任人选。当王守奇听说村小有可能撤销时,他毅然接过村小教师的担子,一扛至今已有31年。
起初,王守奇划着自制的木船,给缺课的学生“送学上门”,挤出家里的钱给学生补贴学费、购买书本。课堂也时而在院坝、时而在堂屋、时而在船上。记者在龙马镇村小学和附近看到,学校院坝内的白墙黑瓦平房,以及校外一条山间小路下的老房屋,就是龙马镇村小学的过去,那里至今还留着黑板、课桌和生火煮饭的痕迹。
何谓“孤岛”?记者随王守奇走上水泥房顶看到,小学虽然临近村道公路,但学校背面不远处就是一大片望不到边的重山和升钟湖,学校学生每周五乘船回家,周日又乘船来校。
自费出资 建起围墙与食堂
记者在这个面积仅600平方米的学校看到,只有两间教室有学生,一间教室房门上用白色粉笔写上“一年级”三个大字,另一间教室房门上写有“二年级”字样。一年级教室内坐着20个3至7岁的孩子,二年级教室内坐着7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每间教室各有1名教师在上课。两间教室中间还有两间房屋摆着床铺、洗脸盆、洗脸帕等物品,用作学生寝室。
“这间两层楼高的教学楼,是南部县委、县政府在2007年建起的。爱心人士捐助了一部分资金。”王守奇说,自从教学楼建起后,学生们才有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固定学习场所。
记者发现,由于这所村小在村道公路旁,时而驶过蓝皮卡车和前来钓鱼的私家轿车。“2012年以前,学校没有围墙,过往车辆多,存在安全隐患,我就用工资买砖、买水泥,请工人做起这堵围墙。”王守奇告诉记者,这堵围墙将学校围成独立的封闭式校园。
下午5时过后就是这所村小的下午放学时间,孩子们走出两间教室,来到二年级教室旁的一间食堂内排队打饭,晚饭是炒鸡蛋下面条。这间100多个平方米的食堂内,摆放着3张用于就餐的带凳长桌和一张放映机投影幕布。“过去条件有限,我和学生们只能端着碗,或蹲或站或坐在院坝里吃饭,在风中进食,条件艰苦,曾经有100多个学生在院坝内吃饭。”王守奇说,他用自己的工资,在2012年初盖起了这座食堂,让孩子们在一个遮风挡雨的房内就餐。
为了学生 4个人留在村小
11月19日早上6时过,天还是黑蒙蒙的一片,村里的寂静不时被几阵鸡鸣打破。在两间学生寝室内,27个留守儿童还在被窝里酣睡,但龙马镇村小学内已“热闹”了起来:早起的王守奇拿着扫帚,打扫被夜风吹散到院坝内的落叶;厨房内也传来阵阵剁菜声。
“昨晚12点和好的灰面,我5点起来把灰面做成馒头、花卷,并蒸好。”来自双峰乡曹家窝村的曹炳芳,已在龙马镇村小学为留守儿童做菜6年半。她的女儿和2个孙女曾在村小就读,目前最小的孙女也在村小读书。
早上7时,睡醒的学生们穿好衣服鞋裤,来到食堂排队盛稀饭,拿鸡蛋、花卷和馒头,吃完饭后自己洗碗洗筷,端起洗脸盆来到厨房接热水洗脸。再运动一番就已是早上8时过,龙马镇村小学开始了一天的课程。 一年级是由王守奇和他儿媳妇李丽共同负责。“一年级有个叫冯炳辉的学生生病住院了,两周都没来上课了,王老师去看望他了。”李丽说,班上20个学生全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和爷爷婆婆或祖父祖母居住,放学回家大多数人在乘船后还需走山路。其中一个叫李唐帅的5岁男生,需坐船半小时,再走1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今年刚30岁的李丽告诉记者,现在她已习惯这里的生活环境,每天6点半起床在食堂给孩子们盛饭,白天教书,晚上批改作业、备教案。
今年59岁的王正光,7年前调到龙马镇村小学,是二年级的任课老师。与一年级学生做游戏、朗读课文、写字不同的是,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大声朗诵乘法口诀。朗诵完后,王正光让7个学生一个个到自己面前背诵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教了6周了。这个班的数学、语文和思想品德课都是我教。”王正光说。
一天的课程期间,学生们除了上课,还每隔一段时间到院坝内踢足球、打篮球、在大树下追逐嬉戏。村民王学玲告诉记者,她的儿子曾在这个村小就读,如今孙子也在这里读书,她很放心。
当晚,王守奇回到村小后告诉记者,7岁的冯炳辉因为尿道感染,已住进乡卫生院,和他相依为命的婆婆靠卖粮凑够了医药费,下周一就能回学校上课。“我嘱咐他婆婆,在冯炳辉病好后一定要来读书,课程不能耽误。”王守奇说。
爱心捐助 村小孩子观看投影动画
11月19日晚,是龙马镇村小学学生们最欢喜的时间。这天晚饭后,学校食堂会播放动画电影。这些3至7岁的学生吃过晚饭后,麻利地洗好碗筷,又跑进食堂坐在板凳上观看动画片《冰河世纪》。
“这张幕布和投影机,是南部县水务局送给我们学校的。”王守奇说,自从有了这个,每周星期天晚上和周三晚上,都是孩子们看电影的时间。他告诉记者,村小内的电线以前不仅呈蜘蛛网状,而且电线也裸露,打雷天容易短路,平时电器开关也反应不灵,今年以来,南部县水务局帮助把教学楼脱色的外墙重新粉刷一道,并安装了自来水和更换了老化的电线。
11月21日中午放学后,就是27名留守儿童回家的时间。他们在3名老师带领下,沿着山间小路向升钟湖边走去,将身着救生衣、乘坐停靠在岸边的机动船回家。“这辆机动船曾经发生过故障,有位叫杨永刚的爱心人士出资对船进行了维修。送学生回家往返要3个小时,但他们自己回家走的路却很远,最多的要走1个多小时山路。”王守奇说,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能让这些留守儿童不失学,他这一生无怨无悔。
新闻推荐
(曹伯同)11月25日,南部县升保起义纪念碑迁建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该县升钟镇桥坝头村隆重举行。升保起义纪念碑是纪念园建设的一期工程,选址桥坝头村,占地7亩,预计年底建设完工,纪念馆、雕塑、广场、停车...
南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