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森
禹迹山是家乡南部县的一座名山。 但我长期在外地工作,常以尚未观览而为憾事。不想阳春的一天,我有幸回乡参加笔会,得专程造访禹迹山。
乘车刚走近禹迹山,但见满山松柏在雨后初晴的晨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点点滴翠。近处更有桃花喷火,李花展白,菜花铺金,鸟语声声。新鲜而芬芳的空气,让人一来就觉神清气爽,美意满怀。我们哪能不兴奋万端地立刻投入禹迹山怀抱?
伫立山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五层重檐斗拱、翅角凌空、色彩斑斓的大佛寺庙。直到进入寺中,才能真正看清这尊面世千年的释迦牟尼大佛的容颜和佛身。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抬头仰望,但见大佛由镶花袈裟罩体,面南而稍向西,背负后山而立,除肩部与山崖相连外,全身不与岩石相属。大佛面颊丰满,双目微启平视,两耳垂肩,鼻尖粗壮,鼻尾直贯额心,嘴角微微上翘,容态表情庄严肃穆而不乏慈祥。大佛头上长有肉髻佛珠,袒胸束腰,裸肘赤足,左手平举与胸齐,掌心向上,托舍利一枚,右手高举,掌心向左,拇指与中指、无名指相扣,作施“说法印”状。整体造像严谨,雕刻精工细腻,使大佛显得灵气十足。
陪同者介绍说,大佛高17.5米,腰宽6.13米,下摆宽5.2米,肢掌长、宽均为1.3米。据专家考证,大佛凿刻于唐末宋初,是习惯用刀矛的祖先花了大致20多年时间,才生生地从山体上镂空圆刻出来的。虽经朝代更迭、自然洗礼、地质变迁,但由于大佛石质坚实耐久,经受得住无数考验,所以能在此间庄严沉着地站立千年,最终与乐山坐佛、大足卧佛并称为“巴蜀三大佛”。
沿着石阶向上,来到禹迹山山梁。这时,山高、树绿、天蓝,丽日高照,清泉长流,让我对禹迹山更多了几分神秘幻想。在几株高大的松柏树下,我清楚看到有长约1米、宽约半米的好似人足的一对青石摆放在地。
陪同的人手指青石告诉说,这叫禹迹石,相传为大禹治水曾来此山的驻脚之处。据说当年大禹来到此山,察看对面嘉陵江一带的水情,根据实地情况,定下治水方略。这对大青石,就是他上山时留下的足迹,日积月累变化成石。我们来访的禹迹山自然也因此而得名。
这对青石是不是真为大禹足迹,只凭传说不可查证,你信则信,不信也罢。但当我们上到山顶,见到那里留下的禹迹庙遗迹,其规模宏大,基石上刻有模糊不清的相关图画,当地人民对大禹的无比崇敬也是铁定的事实,大禹来过此山不得不令人深信不疑。后经了解,在宋代以前,这里的人民即在山顶修建了禹迹庙和禹王祭祀广场。现存《蜀中广记》卷二十四《名胜记》中载:“县东南与蓬州相接三十里为禹迹, 禹治水所经也。”《水经注》中也有记载,“禹迹脚印石”作为一大景留在山顶。由此,我相信,当年大禹治水,的确到过此山。
我们沿大佛右侧上山,不远处出现一道高约5米、宽约3米的大石门,门头上方蓑草垂挂,陈迹斑斑,向人展示着它的历史久远。巨大的石门虽重达数吨,但仍能开启。此刻,它就正向我们洞开着,好像是在特意欢迎我们的到来。
进入里面询问才知,这便是当年闻名于世的禹迹山石窟及以它作为据点的禹迹山寨。据说在清朝嘉庆年间,这里的农民起义军为抵御清王朝军队的围剿而构筑起“五门合围”的军事防御工事体系,形成“山是一座堡、堡是一座山”的奇特景观。石窟上通禹迹山顶,下至安溪河源头。里面自然条件甚好,即便是在石窟里生活数年也不会担心有缺水的危险。 我仔细观望,看到石壁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小孔。据说这些小孔当年有的是用来透气的,有的是用来瞭望,有的则用于攻击敌人,设置得非常适用巧妙。如今,此山寨当之无愧地成为四川境内保存规模最大、最完善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
后来,查阅《南部县志》及有关资料记载方知,原来在这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震动清廷的白莲教农民起义。当年,起义军忍受不了清朝政府残酷的封建压迫和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当地白莲教徒及广大民众,以官逼民反为由,纷纷揭竿而起投军反抗朝廷,曾使围剿的清军武力大大削弱,陷入困境。起义军在这里筑寨为营,一度与清兵浴血奋战达4年之久,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
新闻推荐
(张枥李果)11月4日,南部县南隆面塑艺人郑爱国应邀到县城第五小学为该校学生传授面塑技艺。记者在现场看到,郑爱国手握彩色面团,几揉、几捏、几掐、几梳、几刮,便将面团塑造成小鸟、小虫。“这...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